随着贾公义的到来,贾政对江南的整顿正式拉开序幕,扬州成了这场风暴的大本营。
谁都没想到,扬州城里最大的地主、半数繁华铺子的主人,竟是贾家与秦可卿。
秦可卿早年间就看中扬州的漕运便利与蚕桑优势,悄悄购置田产、开设工坊,如今纺纱织布的工坊已达数十座,织机上千台,雇工逾万,规模早已壮大到能影响江南的布帛市价。
贾公义一身戎装,带着七千精兵进驻扬州城外大营,甲胄鲜明,旌旗蔽日,刚一扎营就传遍了扬州城。
这七千兵力,有禁军精锐,也有京畿抽调的农户护卫,个个训练有素,足以威慑周边州县的豪强旧臣,为新政推行撑起坚实后盾。
“贾将军,扬州府的豪强们都在观望,要不要先拿几个跳得欢的开刀?”副将赵虎抱拳问道。
贾公义坐在中军大帐,目光锐利:“不急,先稳住局面,摸清底细再动手。”
他转头对亲兵道:“去请小王爷来大营,新政推行需以他的名义牵头。”
宝玉接到消息时,正在驿站里与丫鬟们斗草取乐,闻言顿时皱起眉头:“又是议事?烦都烦死了!”
身边的袭人劝道:“小王爷,贾将军是奉旨行事,您不去怕是不妥。”
宝玉不耐烦地挥挥手:“去去去!告诉贾公义,凡事他看着办就行,别来烦我!”
亲兵无奈,只能回去复命。
贾公义听后,并不意外——早已知晓这位小王爷顽劣成性,不喜政事,当即道:“既如此,便按计划行事,凡事我先处置,事后再向小王爷报备。”
沈万山等扬州豪强得知宝玉一心享乐、不问政事,顿时松了口气,甚至生出几分轻视。
“我当贾政派了个什么厉害角色,原来是个只知与丫鬟厮混的草包!”沈万山在府中设宴,对着几位豪强笑道,“贾公义虽有七千兵,可没有小王爷撑腰,名不正言不顺,咱们怕他作甚?”
“沈老爷说得是!”周福气道,“新政要减租减息,断咱们的财路,不如直接拒了,看他能奈我何!”
几人一拍即合,当即联名写了封信,派人送到贾公义大营,直言“新政不合江南实情,恳请暂缓推行”,字里行间满是挑衅。
贾公义看着信,冷笑一声:“敬酒不吃吃罚酒!”
他立刻让人张贴新政告示,同时派士兵前往各乡,监督减租减息推行,可刚到沈万山的地界,就被家丁拦了回来。
“我家老爷说了,没有小王爷的亲笔令,谁也别想在这儿推行什么破新政!”家丁们手持棍棒,气焰嚣张。
士兵们怒不可遏:“放肆!贾将军有令,谁敢阻挠新政,格杀勿论!”
双方剑拔弩张,差点动手,最终士兵们只能暂时退回,向贾公义禀报。
沈万山一不做二不休,暗中让人夜袭秦可卿的最大工坊,放了一把火,烧毁了数十台织机,还留下纸条,写着“新政害民,自取其祸”。
次日一早,工坊管事慌张来报:“贾将军,工坊被人烧了,损失惨重!”
贾公义赶到工坊,看着烧焦的织机和满地狼藉,眼神阴鸷:“沈万山,你这是自寻死路!”
他正欲下令捉拿沈万山,却接到驿站急报——宝玉被工坊失火的消息吓着了,哭闹着要回京城。
贾公义连忙赶往驿站,只见宝玉坐在地上,身边丫鬟们围着劝,他却哭喊道:“什么破扬州!又是放火又是闹事,我要回家!我要找母后!”
贾公义躬身道:“小王爷息怒,不过是些跳梁小丑作祟,末将定会尽快捉拿凶手,保您安全。”
“捉拿凶手?”宝玉猛地站起来,指着贾公义怒道,“都是你!非要推什么新政,惹得人放火,现在我连安稳日子都过不了!你要是处置不好,我就写信告诉父皇,让他治你的罪!”
贾公义心中无奈,却只能道:“末将遵命,三日之内,定给小王爷一个交代。”
离开驿站后,贾公义立刻下令:“封锁沈万山府邸,严查工坊纵火案,凡参与此事者,一律拿下!”
沈万山没想到贾公义动作如此之快,连忙联系扬州盐运使李道宗和盐商总纲王怀安。
“贾公义动真格的了,再不想办法,咱们都得完!”沈万山急道。
李道宗阴笑道:“慌什么?扬州百姓吃盐全靠盐商,只要咱们断了盐供,不出十日,百姓们就会怨声载道,到时候宝玉定然会逼贾公义停手!”
王怀安立刻附和:“好!我这就下令,所有盐铺停售,盐船不准靠岸!”
不出三日,扬州城里就闹起了盐荒。
百姓们买不到盐,怨声四起,纷纷聚集在府衙门口:“我们要吃盐!快让盐商开铺!”
有人甚至喊道:“都是新政惹的祸,赶紧停了新政!”
消息传到驿站,宝玉吓得脸色发白,对着赶来的贾公义吼道:“你看看!都怪你!现在百姓们都闹起来了,要是出了乱子,父皇非杀了我不可!快让盐商卖盐,把新政停了!”
贾公义却沉声道:“小王爷,这是盐商和旧臣勾结,故意断供逼宫,绝不能妥协!一旦妥协,新政就彻底推行不下去了,江南也永无宁日!”
“我不管!”宝玉耍起了性子,“我只要安稳,只要能吃好睡好,新政跟我有什么关系?你要是不停,我就自己回京城!”
贾公义眼神一厉:“小王爷,陛下让您来江南,是让您历练,不是让您逃避!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算小王爷要走,末将也会按陛下旨意,推行新政到底!”
宝玉被他的气势震慑,一时不敢作声,却依旧满脸怨怼。
与此同时,贾公义早已暗中布局——秦可卿的产业中本就有盐场,只是一直交由盐商打理,他立刻让人接管盐场,按平价向百姓售盐。
“乡亲们,盐商断供是为了阻挠新政,如今官府开放盐场,平价售盐,大家不用慌!”士兵们在街头高声喊道,同时引导百姓有序购盐。
百姓们买到盐,怨声渐渐平息,反而对断供的盐商生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