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后,贾政没有直接回府,而是转身走进都察院。
门前的差役见他前来,正要见礼,却被他抬手制止:
“关上大门,任何人不得入内打扰。”
语气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差役不敢怠慢,连忙将门紧闭,守在门外严阵以待。
贾政缓步走入正堂,拂去案几上的浮尘,盘膝而坐。
他双目微闭,周身气息渐渐收敛——距离突破鬼仙境界只有一步之遥,而这最后一步,恰恰需要人道大势的加持。
“成则列仙班,败则死后封神。”
贾政在心中默念。
他太清楚这场博弈的分量,如同《封神演义》中的诸仙站队,选对了阵营,借势而上,便能踏破境界;
若是站错队伍,哪怕修为再高,也只会沦为时代的牺牲品。
而他作为荣国府的代表,早已因捐资助饷、力挺边防站在了“保家卫国”的胜利者阵营,如今只需借这场边防战事的东风,便可稳固人道气运,助自己突破瓶颈。
不多时,他的呼吸变得悠长而平稳,识海之中,神魂渐渐脱离肉身,化作一道无形的流光,从都察院的屋顶穿出,朝着清河县的方向疾驰而去。
神魂飞行,速度远超车马,不过盏茶功夫,便已抵达清河县上空。
悬浮在云端,贾政的神魂俯瞰着下方的县城与军营。
他能清晰地看到县城内富商们聚集在酒楼里窃窃私语,也能感受到军营中士兵们因饥饿而躁动的情绪,更能察觉到牛继宗帐内那股压抑的怒火。
“三倍粮价,趁火打劫。”
贾政的神魂感知着富商们的心思,眉头微蹙。
这些人只看重眼前利益,却不知若大同失守,清河县迟早会被女真铁骑攻破,到时候再多的钱财也无济于事。
他的神魂缓缓下沉,靠近牛继宗的中军帐。
帐内,牛继宗正对着地图唉声叹气,将领们的争论声清晰入耳。
贾政能感受到牛继宗的焦虑与无奈,也明白强行征粮绝非良策,只会反噬人道气运,与自己突破境界的初衷相悖。
“需得让富商们看清利害,主动松口。”
贾政心中有了决断。他的神魂化作一道微风,吹向县城内的酒楼雅间。
此刻,周老板正端着酒杯,得意地对其他富商道:
“放心,牛继宗缺粮,迟早会答应咱们的条件。”
就在这时,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士兵的呐喊:
“女真骑兵已到大同城外三十里!大同危矣!”
这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雅间内。富商们脸色骤变,周老板手中的酒杯也晃了晃,酒液洒了出来。
这正是贾政的神魂所为——他并未凭空捏造消息,只是将边境的紧急战况放大了几分,传入富商们耳中。
他要让这些人明白,若不尽快供粮,一旦大同失守,他们的家业也将化为乌有。
做完这一切,贾政的神魂再次飘回云端。他能感受到富商们的心思从“漫天要价”渐渐转为“担忧恐惧”,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
接下来,只需静待牛继宗与富商们的谈判结果,借这场“粮草危机”的化解,进一步凝聚人道气运,助自己完成突破。
清河县的风依旧吹着,军营的焦虑与县城的动摇交织在一起。
而悬浮在高空的贾政神魂,如同一个冷静的旁观者,默默注视着这一切,等待着突破的最佳时机。
清河县上空,贾政的神魂悬浮在云端,思索着如何将富商心态的变化告知牛继宗。
他对牛继宗的行事仍有顾虑,直接现身相告,恐生变数;
派旁人传递消息,又怕走漏风声。
正犹豫间,下方酒肆里的议论声传入耳中。
“听说何家老母病重,这几日水米不进,何家老爷四处求神拜佛,却一点起色都没有。”
“何家也是咱们县的老字号粮商,要是老夫人有个三长两短,怕是要乱一阵子。”
贾政心中一动,一个计策渐渐成型。
他循着记忆中的路线,飘向何家府邸。
府内一片沉寂,唯有佛堂方向传来隐约的诵经声。
推门而入,只见何家女眷们围在佛前,个个面带愁容,手中念珠不停转动,嘴里念念有词,祈求老夫人平安。
家主何老爷果然不在府中,想必是又去城外道观求药了。
贾政凝视着跪在最前面的何家少奶奶,她眼眶通红,神情憔悴,显然是为老夫人的病情忧心不已。
他缓缓闭上眼,调动神魂之力,将一道温和的意念化作声音,悄悄传入每个人的心底:
“老夫人病重,乃过往因果所致。”
“如今大军缺粮,边防危急,若何家能卖粮助军,解万民于危难,便是大善举,可抵消过往因果,老夫人的病情自会好转。”
这声音不似外界传来,反倒像每个人自己的心声,清晰却不突兀。
何家少奶奶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又低下头,仔细回想那声音的内容。
其他女眷也纷纷停下诵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都带着诧异。
“方才……你们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
少奶奶轻声问道,声音带着颤抖。
“好像……好像有个声音说,捐粮助军能救老夫人。”
一个丫鬟小声回应,眼神里满是不确定。
“我也听到了!说什么抵消因果……”
另一个女眷接话道,语气越发激动,
“难道是菩萨显灵了?”
佛堂内顿时骚动起来,女眷们的愁容渐渐被希望取代。
少奶奶站起身,咬了咬牙道:
“不管是不是菩萨显灵,只要能救母亲,咱们就得试试!大军缺粮是真,边防危急也是真,卖粮助军本就是积德行善的事,就算没有那声音,咱们也该出份力!”
她转身对身后的管家婆道:
“快,去账房看看,咱们府里还存着多少粮食,全都清点出来,送到城外军营去!”
“再派人去找老爷,告诉他咱们的决定,让他别再四处求药了,卖粮救人才是眼下最要紧的事!”
“是!”
管家婆连忙应声,快步跑出佛堂。
其他女眷也纷纷附和:
“对!咱们多捐些粮,说不定母亲真的能好起来!”
“我去把我攒的私房钱也拿出来,换成粮食一起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