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晶星系的引力场比星图标注的更强,星穗号的外壳在穿越小行星带时被划出几道浅痕。小汐紧握着操控杆,额前的碎发随着船体的轻微震颤浮动,她盯着舷窗外不断掠过的冰晶陨石,语气却带着几分雀跃:“这些陨石里含有高纯度的液态水,要是能收集起来,说不定能给下颗星球做初始水源储备。”
阎丘北刍一的指尖在监测屏上滑动,红色的引力波动曲线逐渐趋于平缓:“已经调整好航线,避开了核心引力区。不过蓝晶星系的恒星活动异常,接下来三天会有磁暴,得提前加固能量护盾。”他话音刚落,主控室的灯光突然暗了一瞬,随后又恢复正常——这是进入未知星系的常见状况,却让每个人的神经都多了几分紧绷。
阿木抱着装有“固土共生体”新菌株的培养箱走进来,透明箱体里的绿色菌丝正随着飞船的节奏轻轻摆动。“这次的菌株加入了蓝藻基因,能在低光照环境下进行光合作用,”他将培养箱固定在实验台,调出全息数据图,“就是不知道蓝晶星系的目标星球‘青荧星’,能不能给它提供合适的生长条件。”
林教授正对着青荧星的遥感数据皱眉,屏幕上成片的灰黄色区域标注着“强酸性土壤”,只有极地附近有零星的蓝色斑点。“根据星际联盟传来的资料,青荧星曾经有过繁荣的海洋生态,但一场恒星耀斑让大气层变薄,海水蒸发后留下大量盐渍,”他指着那些蓝色斑点,“这些是残留的盐湖,也是我们改造的关键突破口。”
当星穗号缓缓降落在青荧星的盐湖边缘时,众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干涸的湖床布满了白色的盐晶,在恒星的照射下泛着刺眼的光,远处的山脉光秃秃的,连一点绿色都看不到。阿木穿着防护服踏出登陆舱,刚走几步就陷进了松软的盐层里,他苦笑一声:“这地方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恶劣,共生体想要扎根,得先中和土壤里的酸性物质。”
阎丘北刍二立刻启动了便携式分析仪,屏幕上的数据不断跳动:“土壤ph值2.3,含有大量氯化物,普通植物根本无法存活。”朵朵蹲下身,用取样勺挖起一点盐土,看着粉末在指尖簌簌落下:“要是能找到能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本土微生物就好了,就像上次那颗星球的紫色苔藓一样。”
阿凯望着远处的盐湖,突然眼睛一亮:“盐湖里说不定有惊喜。小汐,跟我去探测一下。”两人驾驶着探测艇驶向盐湖中心,随着距离拉近,水面下逐渐浮现出细碎的光点。小汐急忙打开水下探测仪,屏幕上立刻出现了密集的生物信号:“是藻类!它们在水下形成了一层薄膜,正在吸收盐晶里的矿物质!”
阿凯操控探测艇靠近,透过舷窗能清晰看到那些淡蓝色的藻类,它们像柔软的绸缎铺在湖底,在水流的带动下轻轻摇曳。“采集样本,带回给阿木分析。”他话音刚落,探测艇突然剧烈晃动起来,仪表盘上的警报灯疯狂闪烁——水下突然出现了巨大的阴影,正朝着探测艇快速靠近。
“是什么东西?”小汐握紧了操控杆,心跳瞬间加速。阿凯盯着雷达屏幕,阴影的轮廓越来越清晰,那是一条长达数十米的生物,身体覆盖着坚硬的甲壳,头部有两根长长的触须。“是本土生物,它好像把我们当成了入侵者。”他立刻启动了防御系统,同时下令,“全速撤离,不要攻击它!”
探测艇在水面上划出一道白色的弧线,身后的生物发出低沉的嘶吼,却没有继续追击,只是在原地盘旋。当两人带着样本返回星穗号时,后背都已经被冷汗浸湿。阿木立刻将藻类样本放进培养皿,显微镜下,那些淡蓝色的细胞正在快速分裂,细胞壁上还附着着微小的盐晶颗粒。
“太神奇了!这些藻类能将盐晶转化为有机盐,还能分泌碱性物质中和土壤酸性,”阿木的声音因为兴奋而微微颤抖,“它们的基因序列和‘固土共生体’有17%的契合度,要是能进行基因融合,就能创造出适应青荧星环境的超级共生体!”
林教授凑过来看着显微镜,眼中满是惊叹:“这就是大自然的智慧,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命也能找到生存的方式。”他转头看向阿凯,“不过刚才出现的生物提醒我们,青荧星已经有了原生生态系统,我们的改造不能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星穗号的成员们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改造工作。阎丘北刍一和阎丘北刍二在盐湖周围搭建了能量转化站,将恒星的光能转化为电能,为基因融合实验提供动力;朵朵则带着便携式监测仪,深入周边的山脉,绘制青荧星的生态分布图,确保改造计划不会影响到本土生物的栖息地;阿凯和小汐每天驾驶着探测艇巡逻,观察盐湖中生物的活动规律,记录下它们的迁徙路线。
阿木的基因融合实验却遇到了瓶颈。尽管蓝藻、固土共生体和青荧星本土藻类的基因序列有契合度,但在融合过程中,细胞总是会出现排斥反应,培养皿里的菌丝一次次枯萎。他坐在实验台前,揉了揉熬得通红的眼睛,看着屏幕上失败的数据,忍不住叹了口气。
林教授走进实验室,看到阿木失落的样子,递给他一杯热饮:“别着急,科学研究本来就是在失败中前进的。你有没有想过,或许我们不需要强行融合,而是让它们自然共生?”他指着培养皿里的本土藻类,“这些藻类在青荧星生存了这么久,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固土共生体可以辅助它们生长,而不是取代它们。”
阿木恍然大悟,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对啊!我之前太执着于创造新物种,反而忽略了最基础的共生原理。”他立刻调整实验方案,将固土共生体的菌丝与本土藻类混合培养,不再进行基因切割,而是通过营养液引导它们建立共生关系。
三天后,当阿木再次观察培养皿时,激动得差点打翻了手边的试剂瓶:绿色的菌丝缠绕着淡蓝色的藻类,形成了一张细密的网络,菌丝上还长出了微小的气囊,正在释放氧气。“成功了!它们不仅没有排斥,还形成了互补关系!”他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所有人,主控室里瞬间响起了欢呼声。
投放共生体的那天,青荧星的盐湖上空飘着淡淡的云彩。星穗号的机械臂将装有共生体的容器缓缓投放到湖床周围,随着容器打开,绿色的菌丝和淡蓝色的藻类像潮水般蔓延开来,所到之处,白色的盐晶逐渐溶解,土壤的颜色慢慢从灰白变成了浅褐。
阿木每天都会去监测共生体的生长情况,屏幕上的绿色区域不断扩大,土壤ph值也在稳步上升,从2.3升到了3.5,再到4.8。更让他惊喜的是,盐湖里的本土生物开始靠近共生体生长的区域,那条曾经追击探测艇的巨大生物,甚至在菌丝周围停留了许久,像是在观察这些“新邻居”。
就在改造工作顺利推进时,阎丘北刍一突然发现了异常:“星际联盟的通讯频道受到了干扰,只能接收到断断续续的信号。”他调出监测数据,脸色变得凝重,“干扰源来自青荧星附近的一颗废弃空间站,信号频率和上次遇到的掠夺者舰队很相似。”
阿凯立刻召集众人召开紧急会议:“掠夺者很可能已经盯上了青荧星,我们必须做好防御准备。阎丘北刍一,升级能量护盾,将共生体生长区域纳入防御范围;小汐,改装探测艇的武器系统,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林教授,尝试联系星际联盟,获取更多情报;朵朵,加强对空间站的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立刻报告。”
接下来的几天,青荧星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众人各司其职,不敢有丝毫懈怠。阿木在监测共生体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共生体释放的氧气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气体成分,这种气体能干扰电子设备的信号。“说不定这种气体能用来防御掠夺者的探测系统!”他立刻开始研究如何提取这种气体,制作成干扰装置。
五天后,废弃空间站突然有了动静,三艘掠夺者战舰从空间站背后驶出,朝着青荧星飞来。“掠夺者来了!”朵朵的声音带着几分急促,“它们的目标是共生体生长区域!”
阿凯立刻下令:“启动能量护盾,小汐,驾驶探测艇牵制敌人;阿木,干扰装置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已经通过星穗号的通风系统将气体释放到周围空间!”阿木盯着屏幕,“掠夺者的雷达信号开始紊乱了!”
果然,掠夺者战舰的航线出现了偏差,原本朝着共生体区域飞去的战舰,竟然朝着相反的方向驶去。小汐抓住这个机会,驾驶探测艇发射了电磁脉冲弹,击中了其中一艘战舰的引擎,战舰瞬间失去动力,在太空中打转。
“干得好!”阿凯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阎丘北刍二,启动主炮,瞄准剩下的两艘战舰!”
星穗号的主炮积蓄起金色的能量,两道光柱划破长空,直接击中了掠夺者战舰的武器系统。失去武器的掠夺者战舰不敢恋战,拖着浓烟逃离了青荧星。众人松了一口气,看着屏幕上逐渐恢复正常的信号,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个月后,青荧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共生体已经覆盖了大半个湖床,土壤ph值稳定在6.5,达到了适合植物生长的水平。阿木在共生体区域种下了从地球带来的草种,短短几天就冒出了嫩绿的芽。盐湖里的本土生物也变得更加活跃,甚至有新的小生物出现,它们以共生体分泌的营养液为食,形成了新的食物链。
星际联盟的援军终于抵达青荧星,当联盟战舰的指挥官看到这颗星球的变化时,不禁感叹:“星穗号创造了奇迹,你们不仅改造了星球,还保护了本土生态,这才是真正的星际救援。”
阿凯站在星穗号的舷窗前,看着青荧星上的绿色不断蔓延,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转头看向身边的众人,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却坚定的笑容。“青荧星的任务完成了,但还有更多的星球在等待我们,”他的目光投向宇宙深处,“下一站,我们去拯救那些被遗忘的星球。”
星穗号的引擎再次发出沉稳的低鸣,这一次,它带着青荧星的希望,朝着新的目标飞去。舷窗里,青荧星逐渐缩小成宇宙中的一抹蓝绿色光点,却在每个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阿木在实验室里培育着新的共生体菌株,为下一次任务做准备;林教授整理着青荧星的生态数据,完善星际改造手册;阎丘北刍一和阎丘北刍二调试着升级后的防御系统,确保星穗号的安全;朵朵校准着通讯频道,联系着星际联盟,获取下一颗目标星球的信息;小汐则给探测艇涂上了新的颜色,艇身的徽章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像是在诉说着星穗号的传奇。
宇宙浩瀚,前路漫漫,但只要星穗号还在飞行,希望就不会熄灭。引擎的轰鸣声在寂静的宇宙中回荡,那是勇气的赞歌,是协作的交响,更是守护的誓言。星穗号的成员们知道,他们的旅程没有终点,因为还有无数沉寂的星球,在等待着重生的希望,等待着星穗号带来的那束光。
“下一站,赤沙星遗迹。”阿凯的声音在主控室里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星穗号冲破星际尘埃,朝着新的未知飞去,它的身影在宇宙中越来越小,却像一颗不灭的星辰,照亮了宇宙的黑暗,也为无数星球带去了重生的可能。而那些被星穗号拯救过的星球,就像散落在宇宙中的珍珠,串联起了一条希望的项链,见证着星穗号的传奇,也见证着人类对宇宙的热爱与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