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珏眼睛一亮,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正好!明天让他们过来,咱们开个短会,把授权、权责划分都说明白,免得夜长梦多。”
聊完正事,两人散去,苏明宇凑过来,手里的小本子已经翻开,上面记着这几天在川蜀的见闻,小本子不少地方都折了角,脸上带着困惑:“先生,您常说‘心为理之本体,天下无心外之理’,可之前读旧籍,有说法称‘事事物物皆有定理’,需向外求索才能得真学问,这两种说法似乎相悖。若只在心上求理,难道不会遗漏外界的万事万物之理吗?”
陈珏接过本子,目光在 “心即理” 与 “事事物物皆有定理” 之间滑过,缓缓开口:“明宇,你且想:所谓‘理’,是藏在事物本身,还是藏在人与事物相触的本心之中?比如谈‘是非’,难道是事物自己有‘是非’,还是人心面对事物时,自然生出的分辨之心?旧籍说向外求理,好比在镜外找影像,殊不知影像本是镜光所显,若无镜,再清晰的物也无从显其理。”
苏明宇笔尖一顿,追问道:“可先生又说‘学问要能致用’,若理只在心中,那学算学、辨器物这些向外的功夫,又算什么?难道不是在求心外之理?”
“这便要说到‘知行’的根本了。”
陈珏靠在窗边,月光正落在案头的宣纸上:“心是理的本体,行是理的发用,二者从不是两截事。比如你知‘当守诚信’,这是心之理;与人交易时如实算账,这是行之实 ,若只说‘知诚信’却欺瞒行事,那便不是真‘知’;若行事诚信却不知其本于心,那便只是盲行。”
他点向苏明宇的本子:“所谓‘向外求功夫’,从来不是求心外之理,而是让心中之理在事物上显出来。算学、器物之学,不过是让‘明辨、不欺’这些本心之理,有处可落、有用可施。就像光在烛芯里是本体,照在器物上显其形,你能说光影是烛芯外的东西吗?”
苏明宇猛地抬头,双眼闪烁着顿悟的光芒:“先生,我懂了!理本在心中,行是让理显于事物 ,所以‘心即理’与‘致用’从不是相悖的,反倒是一体的!”
他忽然想起什么,又问:“那您说的‘格物’,也该是在心上格,而非对着事物死磕吧?”
“正是如此。” 陈珏颔首:“‘格物’的‘物’,本就是‘意之所向’。意在于辨是非,是非便是一物;意在于谋生计,生计便是一物。格物,就是在这些事上正心意、明本理,让每一念、每一行都合于本心之理,而非对着草木器物穷究不休。”
陈珏为苏明宇讲解了很久,真真切切的将自己前世了解到的很多心学理论传授给苏明宇,许多甚至都是在这个世界上陈珏没有提出的新理论。
第二天一早,韩浩和郑凤羽踏进别院时,手里的文书都带着油墨香。
韩浩摊开川蜀州府图,红圈在成都、绵阳、乐山三地格外醒目:“玉修,一期计划就从这三城起,每城十所小学,用旧宅改建,官府出工匠物料,天民学出师资教材,下个月动工,年前定能让孩子入学;二期覆盖十二州府,每州至少五所;三期往县镇延伸,明年底争取让川蜀七成地界都有天民小学。”
郑凤羽手指敲了敲文书上的条目:“只是近来有不少声音,说玉修你的学问‘杂糅无序,无典可依’,还有人说教普通人是把学问拉低了档次’。我和韩太守商量,不如办一场公开论道,就设在青城山上次举办盛典的三清殿前广场,谁都能来问,您亲自答,开一场公开课,既是回应质疑,也让天下人看看您这套学问的根柢,这比咱们私下解释管用得多。”
韩浩立刻附和:“就叫‘青城论道’如何?现场直播,不分士农工商,来者不拒。您尽管放心,场地、设备我们来安排,保证让所有人都能听清、看清。”
陈珏拿起文书,指尖扫过 “无典可依” 四字,眼底掠过一丝了然。
他知道这是世家常有的质疑,毕竟这套思想来自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本就 “无典”,只能靠逻辑和落地来证明。他点头应下:“好!有问必答,有疑必解。道越辩越清,理越辩越明,这对于天民学派的宣传也有好处。”
说完,陈珏笑着看向面前的韩浩与郑凤羽。
这是世家的质疑,更是面前两人的质疑,自己能不能让他们彻底倒向天民学派,就看这一次的论道能不能压服四方了。
陈珏自然明白,虽说世家这一年不断找自己麻烦,而自己也不断成功反击,但是这依旧不够,说到底就是自己在这个世界提出的学问并不是脱胎于先贤的理论,无迹可遁,因此哪怕自己说的再天花乱坠,在他们看来依旧是根基虚浮。
可是前世那些理学,儒家,心学着作,动不动就是十数万字,搭配上各种解析,每一派的着作起码都得有百万字以上,而自己也不能完全照本宣科,毕竟两个世界的历史虽然相似,但是人物的经历不尽相同,直接搬过来不说露出鸡脚,也会水土不服。
一一修改,其难度不弱于重新编纂一本新书,这个工作又不能靠其他人,只能自己完成,更何况很多着作陈珏自己记得也不完全,将工作难度更是提升了一个级别,如今陈珏的天民学派,已经成为了一门融合了前世各个学派精华的全新学派了。
总之,这并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任务,相较于诗词,着作实在是太难了,众所周知,华夏的着作都是相辅相成的,汉语也是一个高度压缩的压缩包,任何一个成语甚至是词语都可能蕴含一个甚至数个典故,不同的语境意思完全不同,甚至相悖,这种解压工作,可以让任何人头皮发麻。
对此,陈珏并不着急,毕竟除了尽力而为,自己没有任何其他办法。
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