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脉,万仞擎天,云雾缭绕如同玉带。
自盘古殿归来,三清便一直在此静修。
宫门紧闭,隔绝内外。
与巫刚一番论道,尤其是那“盘古正道在于开辟创造”之言,如同投入古井深潭的石子,在他们近乎圆满无暇的道心上,荡开了一圈圈难以平息的涟漪。
此刻,三清相对而坐,气息比前往盘古殿前更为幽深,周身有道痕若隐若现,与昆仑祖脉隐隐共鸣。
只是三张面容上,少了往日那种尽得鸿钧真传、天命所归的从容,多了一丝沉凝的思索。
老子居中而坐,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淡漠似乎淡了些许,他缓缓睁开眼,眸中不再是纯粹的清静无为,而是多了一种洞察世情的了然。
他目光扫过元始与通天,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定下基调的力量:
“巫刚此巫,虽出身祖巫,其言却非全然无理。”
他开口,打破了玉虚宫长久的寂静,
“吾等以往,或过于执着于老师紫霄宫所传斩三尸之法,视其为混元唯一正途;或囿于‘盘古正宗’之名,以此自矜自持,却似忘了……‘道’之本,在于行,在于验。闭门造车,坐而论道,终是隔了一层,难窥大道全貌。”
元始天尊端坐右侧,闻言,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他天性崇尚秩序,注重根脚礼法,对巫刚之辈本能不喜,更对其质疑鸿钧之道心存芥蒂。
但老子的判断,他向来重视。
且盘古殿中,巫刚周身那圆融的元神气息与纯粹的盘古血脉意志做不得假。
他沉默片刻,方缓缓道:“大兄之意是?”
老子目光似乎穿透玉虚宫顶,望向了无垠洪荒:
“老师之法,自是玄妙无穷。然,法为舟筏,渡人过河,终非彼岸自身。吾等之道,究竟该立于何处?是仅仅遵循老师划定的轨迹,还是……走出吾等盘古正宗自己的路?”
他顿了顿,继续道,
“巫刚提及‘开辟创造’,此乃父神根本。吾等继承父神遗泽,或不该只守着这昆仑清静地。当效仿古之先贤,亲身入世,体悟众生。”
“入世?”
通天道人眼睛一亮,他性子最是洒脱不羁,早觉得困守昆仑有些气闷,闻言立刻接口,
“大兄此言大善!洪荒广袤,奇人异事层出不穷,神通妙法各有千秋!我等终日在此清修,所见所闻,不过是洪荒一隅!唯有亲身踏入那万丈红尘,经历生死搏杀,见证爱恨情仇,方能真正明了天地运转之机,截取那一线属于吾等的证道天机!”
他周身剑气隐鸣,显得跃跃欲试。
元始天尊看着通天那兴奋的模样,眼底闪过一丝无奈,但老子的话确实点醒了他。
他追求的是建立天地秩序,若连这天地众生真正需要何种秩序都不明了,空谈何益?
他微微颔首,语气依旧带着固有的矜持:
“见天,见地,终需见众生。或许,唯有亲眼目睹众生纷扰、族群征伐、文明兴替,方能窥得立教之根基,明了吾之‘阐’道,究竟该为何等存在‘阐明’天意秩序。”
他虽仍不喜浊世纷杂,但也知此乃必要之途。
老子见二人皆无异议,便定下方案:
“既然如此,吾等可各斩出善尸化身,隐去本源气息与修为,投入洪荒游历。不必局限于仙山福地,更需深入凡俗国度、新兴妖族部落、乃至幽冥血海边缘。观察生灵如何生存,如何争斗,如何繁衍,如何建立规则,又如何被规则束缚。观其喜怒哀乐,感其生老病死。”
“善!”
元始与通天齐声应道。
决议既定,三清不再犹豫。
各自运转玄功,头顶泥丸宫中清光大放!
三道氤氲清气冲天而起,于空中盘旋凝聚,渐渐化为三道与本体容貌一般无二,但气质更为纯粹温和、不带丝毫恶念与执着的化身。
老子善尸,面容慈和,眼神通透,仿佛已看尽世事沧桑,他对着老子本体打了个稽首,旋即身形一晃,已出现在玉虚宫外,骑上一头凭空出现的板角青牛。
青牛蹄下生云,驮着老君善尸,不紧不慢,悠哉游哉地下了昆仑山,投入那茫茫山林之中。
他并不急于赶路,而是任由青牛信步由缰,观察山间草木枯荣,鸟兽生息,偶尔经过一些人族或小妖部落,便驻足观看其祭祀、耕作、争斗,如同一个沉默的记录者。
元始善尸,神色肃穆,周身自带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但比之本体的高傲,多了几分平和。
他对元始本体一礼,脚下自然生出一朵纯净祥云,托着他升空而起。
他并未降低高度贴近地面,而是驾云巡视于名山大川之上,目光如电,审视着下方大地上各族建立的城池、划定的疆界、发生的冲突。
他看到妖族部落弱肉强食的混乱,也看到某些人族部落初具雏形的礼法规矩,眉头时而紧锁,时而微展,心中不断推演着秩序建立的可能与方式。
通天善尸,最为年轻活跃,眉宇间锋芒毕露,背后负着一柄清气凝聚的长剑。
他对着通天本体咧嘴一笑,身形化作一道犀利剑光,直接撕裂虚空,瞬间消失在昆仑山。
他并未选择清净之地,反而专门朝着洪荒中散修聚集、争斗频繁的区域而去。
或是坊市,或是古战场遗迹,或是险地秘境入口。
他收敛气息,混迹于诸多散修之中,听他们交谈,看他们为资源争斗,甚至偶尔亲自出手,体验那种生死一线间的锋芒砥砺,于万丈红尘中印证他的“截取”之道。
三道善尸化身,如同三颗投入洪荒大湖的石子,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滚滚洪流之中。
送走善尸,玉虚宫内重回寂静。
但三清的本体并未就此放松,反而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索与参悟之中。
善尸出游是“向外求”,而他们此刻要做的,是更为根本的“向内求”。
老子的目光再次投向元始与通天,声音低沉了几分:
“巫刚之言,尚有一点,值得深究。他提及‘圆满’,提及‘根基’。老师所传斩三尸之法,乃是不断剥离善恶执念,最终三尸合一,寄托先天灵宝,便可证道混元。此法自是堂皇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