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幕”系统的闭环测试数据仍在“灵枢”的虚拟战场中如瀑布般奔流,分析着每一次模拟拦截的精度、反应时间与抗干扰表现。然而,另一条优先级更高的线索,正随着GtI兑现的报酬——那片关于“北极圈异常”的数据海洋——开始泛起幽微的磷光。
主控室内,弧形的巨幕被极地的苍白所占据。不再是实时的战场监控,而是无尽的冰原、扭曲的极光光谱图,以及密集到令人眼晕的、来自不同时期不同探测手段的能量读数波形图。
“灵枢,交叉比对GtI提供的北极异常数据,与我们之前从‘先驱’装置上捕获的能量特征,以及伊萨姆馆长口中‘星尘’的任何已知或推测属性。”顾临站在屏幕前,目光如鹰隼般扫过那些冰冷的数据。
【任务建立。数据流清洗中……剔除已知的地磁扰动、太阳风活动及人类活动残留信号……聚焦于非自然、持续性或周期性异常点。】
庞大的数据开始在“灵枢”的核心中进行着无声的碰撞与筛选。无用的信息被迅速剥离,如同淘金般,只留下那些闪烁着异常光泽的碎片。
“馆长,”顾临没有回头,声音在安静的主控室内格外清晰,“你家族记载中,关于‘星尘’,除了是能源,还有更具体的描述吗?它的形态?它的……‘感觉’?”
伊萨姆坐在一旁的休息椅上,努力回忆着那些近乎神话的只言片语。“感觉……古老,非常古老。记载中说它‘内蕴星海,触之微温,似有生命’。形态……并非我们理解的固体或液体,更像是一种……‘凝固的光’或者说‘拥有形态的能量’。” 他摇了摇头,“这些都是先祖留下的模糊描述,无法用现代科学理解。”
【关键词‘凝固的光’、‘拥有形态的能量’纳入筛选逻辑。发现三处潜在关联信号。】
“灵枢”的提示音让顾临精神一振。主屏幕上,三个位于格陵兰冰盖深处的坐标被高亮标记出来,旁边附带着极其微弱、但确实与“先驱”装置能量签名存在某种谐波共振关系的信号读数。
“信号强度远低于背景噪音,几乎被自然波动淹没。”威龙看着那几乎贴在基线之上的波形,皱紧了眉头,“如果不是知道要找什么,根本不可能发现。”
“正是这种近乎完美的隐匿,才符合‘先驱’的风格。”顾临走近屏幕,指尖划过那三个坐标形成的、一个近乎完美的等边三角形区域中心。“‘寂静图书馆’……如果它真的存在,入口或许不在任何一个点上,而是在这个三角区域构筑的某种……‘场’内。”
【建立三角区域能量场模型。注入‘先驱’装置能量签名作为激发源进行模拟推演……】
屏幕上,以三个异常点为支点,一个无形的、覆盖了数百平方公里的能量场被构建出来。当模拟的“先驱”装置能量被注入场域中心时,整个能量场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开始荡漾起复杂的干涉波纹。
【模型反馈:检测到符合‘空间共振’理论的能级峰谷分布。推测存在一个需要特定‘钥匙’与‘频率’才能激发或开启的隐匿结构。当前‘钥匙’(先驱装置)处于深度休眠,无法提供足够激发能量。】
“钥匙在沉睡,需要唤醒……”顾临沉吟着,“伊萨姆馆长提到的‘共鸣’,以及‘星尘’是能源……难道,‘星尘’不仅是能源,也是唤醒‘钥匙’的……‘火种’?”
思路逐渐清晰,但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他们知道了一个大概的区域,知道可能需要“星尘”来激活“钥匙”,但“星尘”在哪里?“钥匙”又该如何与那潜在的“图书馆”大门产生“共鸣”?
“骇爪,”顾临转过身,“调取我们所有关于极地环境生存、勘探,尤其是冰下探测的设备资料。无论是民用的深冰雷达,还是军用的潜航器技术,全部整理出来。”
“明白。需要开始进行极地行动的技术储备了吗?”
“未雨绸缪。”顾临的目光重新落回那片苍茫的冰原投影,“找到‘寂静图书馆’,可能意味着获得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基石。但通往基石的道路,必然布满我们尚未知晓的荆棘。在‘钥匙’完全苏醒,或者我们找到‘星尘’之前,我们必须先拥有踏入那片绝境,并能活着回来的能力。”
他顿了顿,继续道:“同时,利用‘铁幕’系统测试的空隙,‘灵枢’,开始秘密扫描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各主要势力控制区内的,所有非常规、无法解释的微小能量异常报告,特别是与‘凝固的光’、‘内蕴星海’这类描述可能相关的。优先级:最高。”
【指令确认。建立长期后台任务:‘星尘猎踪’。扫描范围覆盖公开及地下情报网络,能量特征库依据伊萨姆描述进行动态更新。】
寻找“寂静图书馆”的征程,在数据与推演中悄然迈出了第一步。这不再仅仅是一场关于武器交易的棋局,而是开始触及这个世界深藏的秘密。顾临很清楚,一旦他真的开始撬动这些古老的谜团,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将远远超出锈蚀镇,甚至超出阿萨拉与哈夫克的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