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清晨,带着一周伊始特有的忙碌与规律。林砚和王梓博随着早起的人流走向学校,空气里弥漫着秋日的清爽与淡淡的路边早餐摊的香气。
早自习的教室里书声琅琅,林砚试图将注意力集中在面前的英语单词上,但周末残留的疲惫和某些不愿回想的片段,仍像蛛网般偶尔缠绕他的思绪。跑操时,熟悉的哨声和口号声暂时驱散了杂念,他与同学们一起绕着操场奔跑,初升的阳光将他们的影子拉长,汗水微微浸湿了额发。食堂的早餐时间依旧拥挤,林砚快速解决了食物,只想尽快离开那人声鼎沸的地方。
上午的课程按部就班地进行。第一节是数学课,陈老师讲解的函数图像变幻莫测,林砚努力跟上节奏;第二节是语文课,古文的佶屈聱牙让不少同学眉头紧锁。就在第二节课还剩下约莫半个小时的时候,教室门口出现了一位陌生的、穿着行政人员服装的男老师。他示意语文老师暂停一下,两人在门口低声交谈了几句。
语文老师回到讲台,拍了拍手吸引大家的注意:“同学们,打扰一下。这位是学校的团委王老师。今天是周一,按照惯例,每周的升旗仪式由不同班级轮流负责护旗和升旗。这次临时安排到我们班,需要四位同学,等会儿大课间时负责本次的升旗仪式。”
话音未落,几乎全班同学的目光,齐刷刷地、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靠窗的那个位置——林砚。他出众的外形和挺拔的身姿,似乎是完成这项庄严任务的不二人选。
“林砚!林砚去!”有同学小声起哄。
“对!林砚肯定行!”
坐在林砚旁边的王梓博也立刻来了精神,高高举起手,自告奋勇地喊道:“老师,我去!算我一个!”这种能在全校面前露脸的事情,他向来积极。
另外两个平时和林砚、王梓博一起打过篮球,身高体健的男生也被点名加入。于是,林砚、王梓博以及那两位男生,在同学们或羡慕或鼓励的目光中,随着那位团委王老师离开了教室。
他们这一走,隔壁班级靠窗的同学立刻注意到了,纷纷好奇地探头张望,低声议论着林砚他们被叫去做什么了。
四人跟着王老师来到教学楼一间平时堆放杂物的空闲教室。这里已经被简单整理过,四套折叠整齐的军装(学校升旗仪式用的礼仪队制服)放在桌上,旁边还有一面叠得方方正正的鲜艳国旗。
“同学们,时间比较紧,我们抓紧练习一下。”王老师神情严肃,“换上军装,我来教你们持旗、行进和升旗的基本要领和步骤。”
四人迅速换上了军装。深绿色的制服,金色的纽扣,肩章,以及配套的军帽,瞬间将四个少年衬托得英姿勃发。尤其是林砚,当他戴上军帽,整理好衣领的那一刻,仿佛天生就该穿着这身衣服。合体的剪裁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形,宽肩窄腰,双腿笔直,平日里清冷的气质中融入了不容置疑的坚毅与庄重,一种截然不同的、极具冲击力的俊美展露无遗。连王梓博都看呆了,啧啧称奇:“兄弟,你这……也太帅了吧!”
王老师眼中也闪过一丝惊艳,但他很快收敛心神,开始认真指导:“持旗要稳,动作要干净利落。行进时,步幅要一致,注意节奏。升旗是关键,国歌响起时开始拉动旗绳,要匀速、庄严,确保国旗在国歌结束时准确升到顶端……”
四人认真听着,反复练习持旗的姿势,模拟行进,配合着王老师哼唱的国歌节奏练习拉旗绳的动作。杂物教室里回荡着他们略显生涩却无比认真的练习声。
当下课铃声响起,大课间到来,全校师生按照班级顺序陆续来到操场集合时,林砚四人已经穿戴整齐,手持国旗,在指定的位置肃立等待。
操场上人头攒动,喧闹声不绝于耳。当主持升旗仪式的同学通过广播宣布:“升旗仪式现在开始!请护旗队出旗!奏国歌!全体师生行注目礼!”
激昂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前奏响彻整个操场。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跑道起点。
只见四名身着笔挺军装的少年,分成两排,迈着虽然稍显稚嫩却无比坚定的正步,护卫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朝着旗台庄严行进。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军装熠熠生辉,少年们的脸庞上写满了神圣与专注。
而走在队伍最前方右侧,负责执旗的林砚,更是瞬间成为了全场无可争议的焦点。
“快看!是林砚!”
“我的天!他穿军装的样子……”
“好帅啊!怎么会有人穿军装这么好看!”
“这气质……绝了!”
惊叹声和窃窃私语如同涟漪般在操场上扩散开来。许多女生激动得捂住了嘴,眼神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惊艳与崇拜。就连许多男生也不得不承认,此刻的林砚,确实耀眼得令人移不开视线。
站在教师队伍里的王晓丽,目光紧紧追随着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她的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平日里穿着校服或常服的林砚已是俊美非凡,此刻换上这身象征着纪律与庄严的军装,更是将他的优点放大到了极致。那是一种糅合了少年清俊与军人硬朗的独特魅力,让她感到一阵心悸,几乎忘记了呼吸,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他怎么可以……好看成这样……
同样在人群中的李艳艳,激动地拉着身旁李可欣的胳膊,压低声音兴奋地说:“快看!是我弟!帅不帅!
李可欣没有回答,她只是怔怔地望着旗杆下那个挺拔如松的身影,脸颊绯红,心跳如鼓。军装下的林砚,仿佛褪去了最后一丝属于尘世的疏离,变得如同从画卷中走出的、不容亵渎的守护者,让她心中的仰慕与那份隐秘的占有欲,交织得更加复杂难言。
国歌声中,林砚和他的同伴们配合默契,将国旗准确地固定在旗绳上。随着国歌的旋律,林砚和王梓博一起,匀速而有力地将国旗向上拉动。鲜红的旗帜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迎风展开,缓缓上升,如同燃烧的火焰,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的爱国情怀。
当国歌的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国旗也恰好升到了旗杆顶端,在秋风中猎猎飘扬。
仪式结束,四人再次列队,迈着整齐的步伐退场,直到离开操场,才松了一口气。王梓博兴奋地捶了一下林砚的肩膀:“兄弟,咱们今天可算出大风头了!”
大课间结束后,课程继续。但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间休息,关于林砚穿军装升国旗的讨论热度丝毫未减。不少同学围过来询问感受,林砚只是简单回应。物理课上,连一向严肃的陈老师都难得地开了句玩笑:“林砚同学今天这身‘行头’,很精神嘛,解题的思路是不是也更清晰了?”引得同学们一阵善意的哄笑。
中午,林砚依旧去了王晓丽的宿舍。王晓丽看到他,脸上的笑容比平时更加明媚,准备饭菜时甚至不自觉地哼起了歌。吃饭时,气氛却不像往常那样自然。
林砚放下筷子,看着王晓丽,语气平静却认真地说道:“王老师,我……不能总是这样麻烦您。天天来您这里吃饭,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王晓丽正在夹菜的手顿了一下,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随即连忙说道:“不麻烦,真的不麻烦!你看,我自己也是要吃饭的,多个人也就是多双筷子的事。”她仔细观察着林砚的表情,带着一丝小心翼翼问道,“还是说……今天的饭菜,不合你胃口?”
林砚摇了摇头:“没有,饭菜很好。只是……”他顿了顿,似乎找不到更合适的词,“只是觉得不应该总是打扰您。”
“这怎么能叫打扰呢?”王晓丽语气急切,甚至带上了一点她自己都未察觉的委屈,“老师关心学生是应该的。你就安心在这里吃,别想那么多。”她几乎是带着点恳求的意味。
林砚看着她真诚而坚持的眼神,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谢谢老师。”
饭后,王晓丽一边收拾碗筷,一边状似随意地说:“今天起得早,又升国旗,肯定累了吧?继续在沙发上躺着休息会儿吧,等快上课了我叫你。”
林砚确实感到有些疲惫,便没有推辞:“谢谢老师。”他依言在沙发上躺下,熟悉的柔软和淡淡的馨香包裹着他,加上上午的劳累,他很快便沉沉睡去。
王晓丽轻手轻脚地收拾好厨房,擦干手走出来时,看到的就是林砚在沙发上安然入睡的模样。阳光透过窗帘,温柔地洒在他脸上,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柔和的阴影,睡颜纯净得像个孩子。她的心瞬间软成了一滩水。
她不由自主地走近,蹲在沙发旁,静静地凝视着他。脑海中又浮现出早上他穿着军装时那英挺的模样,以及此刻毫无防备的睡颜,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像重叠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致命的吸引力。
一个疯狂的念头再次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偷亲一下,应该没事吧?他睡得这么熟……
心跳骤然加速,脸颊也开始发烫。理智在挣扎,但情感却如同脱缰的野马。她像是被蛊惑了一般,屏住呼吸,慢慢地、极其轻柔地俯下身,将自己的唇,再一次小心翼翼地印在了林砚的额头上。
那触感温热而真实。一触即分!
她迅速直起身,心脏狂跳,如同做了贼一般,脸颊红得几乎要滴出血来。她紧张地看着林砚,见他呼吸平稳,丝毫没有醒转的迹象,这才捂着胸口,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既有做坏事得逞的窃喜,更有挥之不去的罪恶感。
快到上课时间时,王晓丽才平复了心情,轻轻唤醒了林砚。
下午的课程在平静中度过。历史课的岁月长河,化学课的分子变幻,暂时占据了学生们的心思。
晚饭,林砚依旧是在王晓丽那里解决的。两人都默契地没有再提中午的话题,气氛似乎恢复了往常的平和。
然而,这一天,穿着军装、在国旗下肃穆行礼的林砚,其影像早已通过无数偷拍的手机,在校园网络和各种聊天群里飞速传播开来。“林砚 军装”瞬间成为了江城一中最热门的话题,他的魅力值,在这一天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那张穿着军装、神情庄重的侧脸或正面照,不知又成为了多少女生手机里私藏的珍宝,也成为了这个秋天校园里一道难以磨灭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