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完它!”
梁辰的脑海中,仿佛有无数断裂的线索,在这一瞬间被强行连接在了一起!
陈东那充满矛盾的呓语。
【童年之怨】那不成调的、充满了痛苦与憎恨的歌声。
还有这个任务最开始的提示——【一个孩子藏在钟声里,当指针不再哭泣。】
他们找到了所有的孩子。
但指针,却依然在哭泣!
为什么?
因为这场名为“捉迷藏”的游戏,还没有真正地结束!
这些可怜的孩子,他们被困在了这首永远唱不完的、被诅咒的童谣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死亡的痛苦。
他们不是在攻击,他们是在求救!
他们用最极端、最痛苦的方式,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谁来把这首该死的歌,唱完!
“我们都错了!”
梁辰用尽全身的力气,对着濒临崩溃的团队,发出了石破天惊的怒吼!
“规则是‘找到’他们,不是‘抓到’他们!更不是消灭他们!”
他的声音,如同晨钟暮鼓,狠狠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
“这场捉迷-藏,他们不想再玩下去了!他们累了!我们不是来抓鬼的,我们是来……结束这场该死的游戏的!”
高强被吼得一愣,脑中的剧痛似乎都因此而减轻了一丝。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聚焦在了梁辰的身上。
梁辰没有时间过多解释,他猛地转向那个蜷缩在角落、脸色惨白的女孩,用一种近乎命令的、不容置疑的语气,用尽全力喊道:
“戚月!”
“别抵抗!放弃所有抵抗!”
“唱!唱那首童谣最原始、最温柔的版本!用你记忆里,最完整的版本,把它唱完!”
戚月先是一愣,随即,她那双因为恐惧而黯淡的眼眸中,瞬间爆发出了一道智慧的光芒!
她明白了!
她瞬间就明白了梁辰的意图!
这才是真正的破局之法!
不是对抗,而是安抚!不是消灭,而是超度!
她强忍着那股几乎要将她撕碎的精神冲击,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她放弃了所有精神上的抵抗,任由那股怨念的洪流冲刷着自己的意识,然后,她开始在自己的知识殿堂中,疯狂地检索。
她找到了。
那首古老童谣最原始的、还未被诅咒污染的、作为一首真正摇篮曲的版本。
她张开干裂的嘴唇,用一种颤抖的、却又无比清澈的、带着一丝母性温柔的声音,开始在这片被怨念和憎恨笼罩的猩红空间里,轻声哼唱。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
“月光已为你,铺好银色的床被……”
她的歌声,仿佛一道穿透了无尽黑暗的、最圣洁的月光。
又像是一股温暖的、清澈的溪流,缓缓注入了这片早已干涸、龟裂的怨念大地。
歌声响起的瞬间,【童年之怨】那狂暴的、充满了憎恨的精神冲击,戛然而止。
它那庞大而扭曲的身体,停止了蠕动。
聚合体表面,那无数张哭泣的、愤怒的、绝望的面孔,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它们不再嘶吼,不再哭泣。
它们纷纷转过头,用那空洞的、充满了痛苦的眼神,望向歌声传来的方向,仿佛在侧耳倾听着那首它们已经遗忘了无数个世纪的、来自故乡的摇篮曲。
高强身上的压力骤然一轻,他震惊地看着眼前这不可思议的一幕,连呼吸都忘了。
戚月的歌声在继续。
“风儿已为你,关上夜的窗扉……”
“梦中的花园,有最甜美的露水……”
她的声音越来越稳定,越来越温柔,充满了安抚人心的力量。
随着她的歌声,那巨大的【童年之怨】聚合体,开始发生了变化。
它那由血肉和怨念构成的、狰狞可怖的身体,开始缓缓地变得透明。
那些镶嵌在它身体里的破碎玩具,开始散发出柔和的白光。
那些苍白扭曲的孩童肢体,也渐渐消融。
所有扭曲的、痛苦的、憎恨的一切,都在这首温柔的摇篮曲中,被一点点地抚平,一点点地净化。
当戚月唱完最后一个音符。
“晚安,我的宝贝……”
巨大的【童年之怨】聚合体,在温柔的歌声中,彻底地、缓缓地分解。
它没有爆炸,也没有消散。
而是化作了漫天的、如同萤火虫般的点点星光。
这些星光在半空中盘旋、汇聚,最终,凝聚成了一只造型古朴、雕刻着精致花纹的八音盒。
“叮——”
一声清脆的、悦耳的轻响。
八音盒从半空中,静静地落在了布满灰尘的地板上。
危机,解除了。
钟楼之外,那轮血色的月亮缓缓褪去颜色,重新变回了灰白。
颠倒错乱的小镇,也恢复了之前的光亮。
梁辰看着那只静静躺在地上的八音盒,又看了一眼身边那些惊魂未定的队友,他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轻声说道:
“晚安,孩子们。”
“游戏结束了。”
……
伴随着一阵熟悉的晕眩感,团队成功返回了中央车站。
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在他们耳边响起。
【恭喜各位候选人,成功通过站点:谎言博物馆。】
【任务结算:团队评价S级。】
【奖励发放:每位成员获得10张通用车票。】
【特殊物品奖励:安魂八音盒。】
【安魂八音盒:一次性消耗品,可在开启后,抵御一次强度不超过‘怨恨’级别的精神攻击。】
劫后余生的众人,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梁辰便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他拿着刚刚到手的、总计50张通用车票,毫不犹豫地走向了车站角落里那个永远笼罩在阴影中的黑市商人。
他要兑换一件东西。
一件在代号为“谎言博物馆”的站点,一支全军覆没的队伍所留下的遗物。
那是一本被烧得焦黑、几乎看不出原貌的日记。
梁辰翻开了日记。
日记的前半部分,记录着那支队伍在这个站点里绝望的挣扎,与他们的经历大同小异。
但日记的最后几页,却用已经凝固的、暗褐色的血迹,潦草地写下了几行令人毛骨悚然的、颠三倒四的文字。
“……他们不是在求生……”
“……那个组织……‘衔尾蛇’……”
“他们在寻找……”
“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