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言是女郎脑袋,满脑子只为女郎转。
她点点头,“女郎说得是。”
月落日升,一夜无梦之后,众人开始启程利运县。
消息传到利运,左氏家的大门连开两日开始打扫筹备。
左香君此时已经知道柳府的人对她已经绝了心思,其中少不了表姐在里面的缘故。为此,她特地给扈家姐姐亲手绣了锦囊和帕子。
家里的人忙上忙下,抬眸一瞧,梁上不过眼的地方都被仆妇小厮擦得锃亮。
下面小一些的妹妹喜欢热闹,但又不知内情。“姐姐,家里每日人来人往,厨子都新进了一批,这是为啥啊?”
有的知道是亲戚远道而来,家里要招待。
可家里什么时候不来亲戚啊?往日可没这么大阵仗。
重要的事情长辈们只跟脑子清醒的人说,为的就是怕消息传出去,对表姐和左氏不利。
现在人快到利运了,左香君也可以陈明。“是一位有身份的表姐要来咱们家,她今后身份非同小可,不止是我们,就连祖父、祖母都要恭肃待之。”
“啊?”祖父、祖母可是在家里说一不二的存在。
若是连他们都要……岂不是要进天家了!
小姐妹们目瞪口呆,以手掩唇,惊诧不已。
“天爷呀,那这么一位贵戚过来,咱们家里不是要放炮吧?”
抵达利运当天,从马车抵达左宅居住的文和巷开始,巷子里的炮仗声就不绝于耳。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大爆竹炸炸炸。
马车上的帘子掀开,扈通明看着眼前的场面充满了疑惑。
不是说好了低调么?
都开始放炮了,算什么低调。
左丹臣看着面容俊朗的少年,他眉开眼笑道:“二郎?是二郎吧!”说起来二人通信的时间也不算短,见到真人却是十来年头一遭。
说完,左丹臣期待地看着马车车厢里的人。
等了一会儿,人还没出来。
扈通明随着左丹臣的视线一转,发现这些人可能是误会了。“三姐在后面一辆马车。”
这辆又大又宽敞的她让给他这个病号来坐,其实原本是一起坐的,后来她嫌他吵,就跑到后面和小丫鬟一起去了。
他一个人占了一辆马车,位子不够,后来又临时租了一辆。
所以一行车马里,就他享受得最好。
因此,这前头鞭炮齐响的场面也尽数落到了他的眼里。
左丹臣一听三娘都没有听到响,一时就急了。“再放,再放。”
谢依水一下车就听到这群人又要开始炸炮,“诸事可一不可二。”放了又放,意思就变了。
一开始放是为了迎她,第二次便成了奉承。
听扈赏春所言,左氏一族相当低调。
今天这般,估计也是因为她帮四娘说话,所以才破例行事。
“欢响震天,三娘已经收到了族亲们的心意。”谢依水行动间来到左丹臣众人的面前,屈膝行礼,“见过小外祖父、小外祖母。”
左丹臣上次见扈成玉还是她刚出生那会儿,一转眼,孩子都这么大了。
一群人欢声笑语互相介绍着,谈笑间,文和巷的热闹已经被利运县的大户们知晓。
县衙的县令自然也收到了离王妃远道而来的消息,信笺展开陈于桌面,县令老神在在,抱臂悠闲。
下属看着来信问道,“大人,咱们要不要……”
县令食指轻抬,不用。
下属:我说什么了?都还没说呢。
县令将东西收好,放到一旁,“山不就我,我不就山。互不打扰最好。”
如今的朝堂乃多事之秋,咱们只能守好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管他什么王妃、皇妃,事不摆到面前,何必出言。
“越繁华奢靡的地方,越容易登高跌重,京都的权贵一天一变,一天一落。人不好的时候你赶不上,人好了你出现,难免有阿谀之嫌。”
下属眯眼深思,“可我们就是想阿谀一下啊~”
县令笑着点点这不成器的下属,“我都开始有长进了,你这么多年还是不思进取。”
什么阿谀不阿谀,真上了那叫关心民情,体察民意,通晓民生境况。
下属匆忙记下——为官之道,第一,在于嘴硬。
只要你理由够充分,无事不可为!
不管这些人怎么想,至少谢依水在进入左宅的三天内,都没有人来打扰她。
连休三日,谢依水在一阵午后暴雨中醒来。
雨点砸到檐上瓦,清脆悦耳,令人心神宁静。
除了……扈通明。
“不说好了秋穗节通宵达旦三日么,现在下雨了,晚上的活动怎么办?”
他愁得具体,六郎也回得仔细,“利运时常下雨,下了就延期。这很正常的二郎,无需忧心。”
今天算是第一天,但没开始的话,那这第一天就改到明天。
若中途有雨,也是顺利延期。
只要达成欢庆三日的目的,这秋穗节就算过了。
说到延期,六郎提到一件有意思的事,“最长的一次秋穗节跨越了半个月的时间。”但由于节日气氛浓厚,大家不觉降雨有雨误,反而高高兴兴地过了半个月的节。
当时全县都弥漫在一种幸福的氛围里,余韵久久不散。
其实本质是秋穗节会有很多店铺商贩搞活动售卖物品,若是精打细算的人,便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囤货,从而为家庭省下一大笔开销。
类似于后世的——节日大促。
扈通明不管什么促不促的,他想出门,他已经三天没出门了。
“你出门去作甚?”一道声音突兀响起,令扈通明后脊一凉。
无须转身,扈通明讪笑片刻,“消磨时间。”
谢依水:“太好了,我最近找到了一个消磨时间的好法子,你想不想听听?”
卑微弟弟上线,“可以不想么?”
“可以。”
此话一出,当事人眼睛立即射出充满希冀的光芒。真的??
真的是真的。“只要你敢。”
扈通明时常觉得自己是被爱的——被别人不爱的!
所以他的命运才会从京都照搬到了望州。
眼前的经书成山如海,他心如死灰,“都要抄下来?”
谢依水扯了下嘴角,“这是为祭祖做准备,你当然也可以漏几个字。”就看你祖父梦里找不找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