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棚里,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冰块。刘经理瘫坐在破板凳上,面如死灰,汗水顺着油腻的额角滑落,在他考究的西装领口洇开深色的痕迹。他那年轻的助理更是吓得双腿发软,几乎要站立不住,惊恐地看着杨涛手中那个小小的录音机,仿佛那是什么噬人的怪兽。
王大山和水生一左一右堵在门口,像两尊门神,断绝了任何侥幸的念头。
“你……你想怎么样?”刘经理的声音干涩嘶哑,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倨傲和优越。
杨涛没有说话,只是走到那张充当办公桌的破旧木桌前,从抽屉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两张信纸和一支钢笔。信纸是普通的横格纸,但上面的内容,却足以决定很多事情的走向。
他将信纸和笔推到刘经理面前。
“两份。”杨涛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一份,是承认你指使他人纵火,破坏‘黔山源’加工坊的经过,以及今天试图威胁、低价兼并的事实。签名,按手印。”
刘经理猛地抬头,眼中充满惊恐和抗拒:“这不可能!你这是逼我去死!”
“你可以不写。”杨涛拿起录音机,作势要操作,“那我只好请省报的方记者,还有地区公安局的同志,来听听这盘有趣的‘商业洽谈’录音了。不知道宏发贸易的董事会,听到刘经理如此‘开拓业务’,会作何感想?”
刘经理的脸色由白转青,再由青转紫。他知道,这录音一旦公开,他绝对没有好下场,宏发贸易为了自保,肯定会把他推出去当替罪羊!相比之下,写下这份“自白书”,虽然也是把柄,但至少……还有私下转圜的余地。
“第二份呢?”他咬着牙,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第二份,是赔偿协议。”杨涛指了指另一张纸,“‘黔山源’此次火灾所有损失,包括厂房重建、原料及成品焚毁、订单违约、商誉受损等等,均由你个人及宏发贸易承担。总计赔偿金额,三万块。签字,盖章。”
“三万?!”刘经理尖叫起来,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他的心理预期,“你这是敲诈!”
“敲诈?”杨涛冷笑一声,“刘经理,你放一把火,想毁掉的是我杨涛全家和几十号工人的生计!三万块,买你一个平安落地,买宏发贸易的名声,很贵吗?还是你觉得,你的前程和宏发贸易的招牌,不值这个价?”
刘经理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无话可说。对方拿捏住了他的死穴。他颓然低下头,看着那两份如同催命符般的文件,双手剧烈地颤抖起来。
挣扎了足足有十分钟,在杨涛冰冷的目光和那无声转动(他以为)的录音机双重压迫下,刘经理最终像是被抽走了所有骨头,瘫软地拿起笔,颤抖着在那两份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又从助理哆哆嗦嗦递过来的公文包里拿出私章,蘸了印泥,重重地盖了上去。
每一笔,每一划,都像是在割他的肉,放他的血。
杨涛拿起两份墨迹未干的文件,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小心地收好。有了这两样东西,尤其是那份签章俱全的赔偿协议,他就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
“钱,三天之内,汇到这个账户。”杨涛将一个写着信用社账号的纸条放在桌上,“逾期不到,或者要什么花样,后果你自己清楚。”
刘经理失魂落魄地点点头,此刻他只求能尽快离开这个让他栽了大跟头的地方。
“现在,可以……可以把录音带给我了吧?”他带着最后一丝希冀问道。
杨涛看了他一眼,从录音机里取出那盘小小的磁带,在刘经理渴望的目光中,却并没有递过去,而是随手放进了自己口袋里。
“这盘带子,我会暂时替你保管。”杨涛淡淡道,“什么时候赔偿全部到位,并且我确认你和宏发贸易不会再找‘黔山源’任何麻烦,什么时候,它或许会消失。在这之前,刘经理,你好自为之。”
刘经理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这意味着,他头上始终悬着一把刀,这把刀随时可能落下!他彻底被眼前这个年轻的“土老板”拿捏死了!
他再也不敢多待一刻,几乎是连滚爬爬地带着助理,冲出了工棚,钻进桑塔纳,狼狈不堪地逃离了榕树村。
看着绝尘而去的汽车,王大山和水生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杨哥!太好了!这下不仅重建的钱有了,还狠狠出了口恶气!”王大山兴奋地挥着拳头。
水生也咧嘴笑道:“看那胖子刚才那样子,真解气!”
杨涛脸上也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但眼神依旧沉稳。他拿出那盘磁带,递给水生:“找个稳妥的地方收好,这是护身符。”
“明白!”水生郑重接过。
“大山,重建工作可以全面加快了!按照我们最初的规划,要建得比原来更好!另外,用这笔赔偿款,去订购我们之前看好的那几台新设备!”杨涛吩咐道,语气中充满了干劲。
“好嘞!杨哥!”王大山精神抖擞,立刻去安排。
危机解除,阴霾散去,还获得了一笔意外的“重建资金”,“黔山源”因祸得福,迎来了新生。
杨涛走出工棚,阳光洒在他身上,暖洋洋的。他看向家的方向,父亲应该正在院子里晒太阳,母亲可能在准备午饭。一片安宁。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还带着淡淡的焦糊味,但更多的,是新生木材和泥土的清新气息。
省城的恶狼暂时被打退了,但经此一役,杨涛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商场的残酷和自身实力的重要性。他不能满足于偏安一隅,必须让“黔山源”更快地强大起来。
他想起石爷那句“根不能忘”。他的根,在这里,在这片黔东南的群山之中,在父母亲人身边,在那些信任他的工人和农户身上。
守护好这个根,然后,才能让枝叶伸展得更远。
他迈开步子,朝着家的方向走去,步伐坚定而有力。
废墟之上,新的厂房正在拔地而起,就如同他的人生和事业,经历过烈火淬炼,必将迎来更加坚实的未来。
而属于“黔山源”和杨涛的传奇,还远远未到落幕的时候。省城的波澜或许只是开始,前方,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