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弘治十三年的初冬,北风已带着凛冽的寒意扫过京畿大地。

然而一道如同春雷般震撼人心的八百里加急捷报,已从遥远的东南海疆,一路疾驰,悍然撞开了京师沉寂的朝堂。

那是一个天色未明的清晨,急促的马蹄声踏碎了京师承天门外的宁静。

一名身背赤色令旗、满身风尘的驿卒,在验明关防后,被早已得到讯号的宫门禁军一路引导,几乎是脚不点地地直趋皇极殿。此刻,正是大朝会之时,文武百官分列丹墀之下,庄严肃穆。

“报——!浙江守御千户马武,八百里加急捷报!!”传令兵嘶哑却高亢的声音,如同裂帛,骤然撕破了殿内惯有的沉凝。

他跪伏于地,双手高高举起贴着羽毛的军报匣子,声音因激动和疲惫而颤抖,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位官员的耳中:“我大明新编水师,于十一月丙申日,在福州府以东约一百二十里外海域,遭遇大规模倭寇船队!激战两个时辰,我军大获全胜!计击沉、焚毁大小倭船三十七艘,毙伤倭寇七百余,生俘二百三十人!缴获兵械、物资无算!我军……我军‘扬威’、‘靖远’等五艘新式战舰,无一损失!将士……将士仅十七人轻伤,无人阵亡!”

静!

死一般的寂静!

偌大的皇极殿内,落针可闻。几乎所有官员,包括御座上的弘治帝,都在第一时间怀疑自己的耳朵。

零战舰损失?毙伤俘近千?这……这怎么可能?!自正统年间以来,东南倭患渐炽,朝廷屡次用兵,胜少败多,即便偶有小胜,也往往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水师战船折损更是常事。何曾有过如此悬殊、如此干净利落、近乎碾压式的胜利?

这战果,已经超出了他们对海战认知的范畴。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如同火山喷发般的哗然与骚动!官员们再也无法维持矜持的仪态,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脸上写满了震惊、难以置信,以及随之而来的狂喜。

兵部尚书刘大夏,这位老成持重的勋臣,此刻也激动得身躯微颤。

他猛地出列,手持玉笏,因情绪激荡,声音比平日更加洪亮,甚至带着一丝破音:“陛下!陛下!此乃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庇佑,陛下圣德感天,方有此旷古烁今之大捷!马武将军忠勇善战,指挥若定,临阵决断,当居首功!然——”

他话锋一转,目光炯炯地扫过在场众人,最终落在一旁肃立的陆仁身上,“然此战能胜,根基何在?非赖将士不勇,实赖战舰之坚、火炮之利!若无‘破浪’新舰劈波斩浪,若无新式火炮克敌于远距,纵有十万貔貅,亦难奏此功!此战舰、此火器,皆由工部左侍郎、总理海防船政事务处督办陆仁,一力倡导、督造而成!格物致用,化虚为实,今日方显其经天纬地之力!老臣……老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此战,陆侍郎当居定鼎之功!”

他这番话,掷地有声,直接将战役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归功于陆仁所推动的技术革新。

户部尚书周经几乎是小跑着出列,他脸上泛着兴奋的红光,仿佛已经看到了金山银海:“陛下!刘尚书所言极是!海疆大捷,意义非凡!自此,东南沿海商路可靖,倭寇之患可望根除!往年为抵御倭寇,朝廷岁耗钱粮何止百万?巡哨、修船、募兵、抚恤,皆是巨大开销!如今一战而定乾坤,未来可省却无数军费!更紧要者,海上贸易通道自此畅通无阻,市舶之利,必将滚滚而来,充盈国库!陆侍郎之功,不仅在战场破敌,更在为国开源,奠定万世之基!实乃社稷之臣,国士无双!”

这两位部堂重臣的定调,如同风向标。

那些原本对开海政策、对格物之学抱有疑虑甚至激烈反对的官员,此刻面对这铁一般的事实,全都哑口无言。

什么“奇技淫巧败坏人心”,什么“开海引狼入室”,什么“祖制不可违”,在这辉煌到令人瞠目的战功和国家实实在在的利益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不堪一击。一些人面红耳赤,低头看着笏板,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更多的人则迅速改弦更张,争先恐后地加入到颂圣和赞美陆仁的行列中。

“陛下圣明烛照,简拔陆侍郎于微末,方有今日海疆之固!臣等拜服!”

“格物之学,实乃强国富民之正道!陆侍郎高瞻远瞩,身体力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开海通商,非但不是弊政,实是富国强兵之良策!臣等往日愚钝,未能深体圣意与陆侍郎苦心,恳请陛下恕罪!”

一时间,朝堂之上几乎只剩下一片赞美之声。之前的纷争、攻讦、阻力,在这无可辩驳的胜利面前,顷刻间烟消云散,仿佛从未存在过。

龙椅之上,弘治帝朱佑樘努力维持着天子威仪,但微微前倾的身体、紧握扶手的指节,以及眼中那难以掩饰的欣慰、激动与如释重负,都揭示了他内心汹涌的波澜。

东南倭患,如同悬在他心头多年的一把利剑;国库空虚,更是他夜不能寐的隐忧。如今,陆仁与马武,这一文一武,用一场近乎完美的胜利,一举斩断了这双重枷锁,为他,也为大明帝国,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充满希望的天地。

“好!好!好!”弘治帝连道三声好,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回荡在大殿之中,“马武忠勇可嘉,善于练兵用兵,扬我国威于万里海疆,厥功至伟!擢升其为浙江都指挥同知(正四品),赐绯袍、银带,仍兼整饬浙直海防参将,总领东南水师事宜,所部将士,论功行赏!”

对马武的封赏,合情合理,众臣皆无异议,纷纷称颂陛下赏罚分明。

紧接着,弘治帝的目光越过众人,精准地落在了班列中那位依旧身姿挺拔、面色沉静的年轻人身上。陆仁,这个年仅十八岁的臣子,从最初献水泥、制肥皂,到创立格物院,督造新舰,一次次用超越时代的见识和实实在在的成果,挑战着旧有的认知,推动着帝国这艘古老的巨轮缓缓转向。

“工部左侍郎陆仁,”弘治帝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与期许,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自执掌格物、船政以来,勤勉王事,卓有建树。献利国利民之术,造坚船利炮之器,更创立新学,培养人才。

此番海疆大捷,卿运筹帷幄,奠定胜基,功在社稷,泽被苍生!着,擢升陆仁为工部尚书(正二品),仍总理海防船政、西山格物院一应事务,加太子太保衔!赐斗牛服,赏银千两,纻丝十表里!”

旨意一出,满殿皆惊!随即便是更大的哗然!

工部尚书!正二品!部院正堂!太子太保!斗牛服!

这一连串的封赏,每一项都重若千钧!尤其是工部尚书之职和正二品的品阶,陆仁以十八之龄,位列部堂,这在大 明开国百余年来,几乎是闻所未闻!即便是当年的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入阁时也远不止这个年纪!这已不是简在帝心可以形容,这分明是皇帝将其视为未来数十年辅佐太子、匡扶社稷的绝对核心,是托付国柄的明确信号!

无数道目光瞬间聚焦在陆仁身上,充满了难以置信、惊叹、羡慕、敬畏,以及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所有人都明白,从这一刻起,这位年轻的工部尚书,已不再是那个可以等闲视之的“技术官僚”,而是真正一步踏入了帝国权力的最顶层,其影响力与话语权,将远超同侪。

“臣,陆仁,领旨谢恩!陛下天恩,臣感激涕零!然臣年少德薄,骤登高位,唯恐有负圣望。必当夙夜匪懈,兢业从事,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于万一!”陆仁出列,撩袍跪倒,行大礼参拜。他的声音沉稳平静,并无少年得志的轻狂,只有如履薄冰的审慎与沉甸甸的责任感。

退朝之后,陆仁瞬间成为了整个京师,乃至整个帝国最炙手可热的人物。恭贺的人潮几乎淹没了西山格物学院,也挤满了他在京城那座原本门庭冷落的尚书府邸。各部院官员、勋贵皇亲、封疆大吏的代表,络绎不绝,车马塞道,拜帖名刺堆积如山。

寿宁侯张鹤龄、建昌侯张延龄这两位国舅爷,几乎是踩着退朝的鼓点就追到了西山,脸上堆满了前所未有的热切与恭敬。

“陆尚书!恭喜高升!真乃实至名归,实至名归啊!”张鹤龄几乎要执陆仁之手,语气亲昵得近乎谄媚,“当初我等就认定陆尚书非是凡品,如今果然一飞冲天,位列部堂!这开海通商的大事,往后可就全赖陆尚书掌舵了!我等定然鼎力支持,唯陆尚书马首是瞻!”

“对对对!”张延龄忙不迭地附和,眼中闪烁着对海上财富的无限渴望,“陆尚书但有吩咐,我等无有不从!”

就连一向以清流自居、对陆仁之道持保留态度的某些翰林官,也或是亲自、或是遣人送来了贺帖。首辅刘健、次辅谢迁,更是派人送来了丰厚的贺礼。谢迁的信中,除了例行的祝贺,还意味深长地提了一句:“江南之地,关系错综,望尚书秉持公心,持重处置,顾全国家大体。” 这番言语,既是对陆仁新获权柄的承认,也暗含着一丝提醒与未尽的深意。

西山格物学院及其庞大的产业体系,本就因源源不断产出新奇实用之物而富可敌国,是各方势力眼中公认的“财神爷”。如今,陆仁本人更是官拜正二品尚书,执掌开海、船政、格物等要害部门,其权势之重,一时无两。

这更使得西山成为了所有人巴结、依附、乃至寻求合作的核心。陆仁,这位年仅十八岁的工部尚书,已然站在了帝国风云际会的浪尖之上,风头之盛,一时无两。

然而,身处这权力与名利漩涡的最中心,陆仁却保持着异乎寻常的冷静与清醒。他深知,位高则谤兴,权重则危至。眼前的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背后是无数双审视、期待乃至嫉妒的眼睛,以及随之而来的更加巨大的责任和潜在的危机。

他没有在应酬中迷失,而是在受命后的第一次正式陛见中,便向弘治帝呈上了一份厚达数十页的《全面开海及海事管理统筹条陈》。

这份条陈远比之前的设想更加系统、周密和具有可操作性,不仅规划了在未来三年内,于现有广州、泉州、宁波三港基础上,逐步增加松江(上海)、登州等开放口岸,更详细制定了水师护航体系、海关稽查流程、商引(贸易许可证)管理制度、分级关税税则、对外交涉礼仪与原则、乃至海事法庭的初步构想,为大明勾勒出一个清晰而宏大的海洋帝国治理蓝图。

弘治帝览奏,龙颜大悦,当廷准奏,并正式下旨,任命陆仁为“总理开海通商事务大臣”,全权负责开海一切事宜,有权协调甚至指令户、兵、工、礼各部及沿海各省督抚配合。

手握前所未有的巨大权柄,陆仁并未急于求成,盲目扩张。

他一方面严令马武,乘胜追击,务必肃清东南沿海残余倭寇与水匪,巩固来之不易的海防安全;一方面开始着手系统性地整顿和扩建市舶司体系,制定官吏选拔、培训标准,甚至计划从格物学院和民间招募精通算术、外语、律法的人才;

同时,他进一步加大了对格物学院的投入,尤其是对航海、船舶工程、火炮技术、地理勘探等关键学科的扶持,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持续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才是帝国未来能在海洋时代立足的根本。

站在西山之巅,俯瞰着山下为自己而来的、川流不息的车马与人群,陆仁的目光却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投向了那片依旧被旧势力阴云笼罩的江南。

他知道,徐文谦还在苏州的泥沼中艰难前行,梅林镇的血案尚未昭雪,江南根深蒂固的土地兼并问题,依旧是侵蚀帝国根基的最大顽疾。

海上的胜利,只是打开了局面,撕开了一道裂缝。真正的硬仗,关乎帝国内部深层次矛盾的改革,或许才刚刚开始。

但此刻,他已不再是那个只能暗中布局、借力打力的侍郎,而是手握国柄、圣眷正隆的正二品尚书,他有更充足的资源、更强大的权威和更广阔的空间,去推行他心中的那个宏图。

十八岁的工部尚书,如同一颗骤然升起的耀眼星辰,承载着帝国的未来,也必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与风雨。

属于陆仁的时代,正伴随着东南海疆那一声声胜利的炮响,波澜壮阔地展开。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帝王串串烧大唐:家父程咬金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