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被这气势骇住,金色卷发随着他的吞咽动作微微颤动。
半晌,他嘟囔着妥协:“好吧,我答应……但你得保证,日后不会过河拆桥。”
朱允炆背过身,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语气缓和下来:“只要你用心做事,咱自然不会亏待。”
可这个西洋人心里却在想:哼!等老子赚够了钱,你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走着瞧!
一抬头正碰上朱允炆的严厉目光,急忙低下头,装作解鞋带......
朱允炆却在想,我可不惯他的脾气!不老实就收拾他!
他换成笑脸,宣布:从这个月起,作坊全部工匠每月聚餐一次喝酒吃肉!
这是朱允炆的许诺
大家一听立刻欢呼起来——
有的还摘下帽子往天空扔——
甚至高呼:万岁!
朱允炆:“咱剩下的钱给大家开荤!”
“好好干!面包会有的!”
朱允炆的话又得到满堂喝彩!
大家鼓掌!
(写到这里,笔者都想穿越到大明,和朱允炆过那样自由自在,创新勃发的生活了!不知道读者有何感想)
规矩立下后,工坊里悄然生变。
工匠们的干劲更足了!都在开动脑筋想一些好办法,把工作干的又好又快。
生产的效率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了!
西洋匠人没了酒精麻痹,苍白的脸色逐渐恢复血色,那双深陷的蓝眼睛也重新有了神采。
他开始主动绘制火绳枪图纸,骨节分明的手指握着炭笔,在宣纸上沙沙作响。
老老实实干活吧!哪儿也不养大爷!大鼻子学乖了,效益也提高了。
当十几把崭新的火绳枪陈列在眼前时,朱允炆拿起一把细细端详,枪身打磨得锃亮,扳机处的机关精巧灵活,忍不住赞叹:“不愧是行家!”
“可以批量生产了。”西洋匠人甩了甩发酸的手腕,突然瞥见朱允炆案头的红衣大炮草图,顿时跳了起来,
“你居然还想造红衣大炮?就凭这些粗陋的工具?你们连如何瞄准、填装弹药都不知道!”
他夸张地挥舞着手臂,金色卷发跟着乱颤,“这简直是异想天开!”
朱允炆不慌不忙地抿了口茶,茶盏轻叩桌面:“阁下只需负责出图纸、写操作指南,其余的无需操心。”
他心想,大鼻子瞧不起咱,殊不知在现代AI智能技术爆炸发展,恐怖的你们西方也得甘拜下风!
西洋匠人却不依不饶,突然凑上前,眼神警惕:“我帮你造出这两样东西,你得答应我两个条件。第一,每周必须让我喝一坛酒!”
朱允炆挑眉:“一坛,多一滴都不行。”
“第二,我工作时,闲杂人等一概不许靠近!”匠人抱起双臂,高挺的胸膛剧烈起伏,“我可听过你们东方的‘卸磨杀驴’,我得留一手!”
朱允炆闻言,忍不住笑出声:“没想到你对我朝典故还颇有研究。放心,只要你尽心,这五台山便是你的安身立命之所。”
暮色渐浓,工坊内的炉火依旧明亮。
朱允炆望着匠人重新投入工作的背影,又看了眼案头的红衣大炮蓝图,心中盘算着:待橡胶轮批量产出,红衣大炮也该破土而出了。
突然,他的“异想空间”启动了!
我造那玩意干啥呀?不如直接制造山炮、野战炮,还有迫击炮,无后坐力炮。
红衣大炮属于重型前装滑膛炮,需精密铸造抛光和加固炮架,对冶金技术如(铜铁合金比例)要求严格 ,
得依赖进口,成本高,成品率低。但杀伤力大,射程500——1500米,可摧毁城池。
但弹炮身长3米左右,重量超过一吨。射速慢,炮身重,机动性差,而且炸膛风险性高。
而山炮、迫击炮就不同了。
而山炮是为山地作战而量身制定的,解放战争中立下的汗马功劳!
他一个理工科博士,深知制造啥样的大炮在在古代,要考虑攻城和守城,大炮也这样考虑?
在前世,朱允炆也对各种炮关注过。他对解放战争中立下的汗马功劳的山炮和迫击炮情有独钟。
在山地作战适合山炮和迫击炮,好运输。还可以拆卸用马驼。
?守城更适合用臼炮或轻型火炮?:因其高弹道特性,可部署在掩蔽廊道或三角堡内,精准打击城头目标。 ?
?攻城推荐重型火炮?:如清代九节十成炮可拆卸运输,适合野外机动作战。
制造哪一种呢?朱允炆犯了核计,再说吧,和郑和研究研究。
只是这西洋匠人,究竟是助力,还是隐患?这场跨越地域的技术合作,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朱允炆想到这里,不禁想起了那可恨“八国联军”进北京烧杀掠夺的强盗行径。
看来制造大炮还是行近而道远,不能太急于求成了。
郑和,你快来吧!
不可否认郑和是朱允炆诸多创新发展的益友......
五台山的风裹挟着淡淡的药草香,掠过朱允炆的鬓角。他捏着飞鸽传书的信纸,眉头拧成一个深深的“川”字。
信纸上,朱棣病重的消息刺得他眼眶发烫——倒不是为这位叔父的身体担忧,而是敏锐地察觉到字里行间暗藏的算计。
“皇叔这病来得蹊跷,也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朱允炆喃喃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信纸上晕开的墨迹。
此刻,柳雨嫣身着一袭月白色襦裙,发间斜插的银步摇随着步伐轻晃。她莲步轻移,端来一盏冒着热气的灵芝茶,还加了大枣。茶香混着淡淡的药味在屋内弥漫。
“夫君,可是为朱棣的邀约犯愁?”她轻声询问,温婉的嗓音里带着一丝忧虑。
朱允炆抬眼望向她,眼中满是疲惫与思索:“不去,便是坐实了谋逆的嫌疑;去了,又不知他设下什么圈套。”
柳雨嫣放下茶盏,素手轻轻搭在他的手背上,柔声道:“依我看,这一趟非去不可。去了,方能消弭猜疑;若不去,反而落人口实。只是,得提前做好万全准备。”
朱允炆不禁怀疑,朱棣是真的病危还是......
阳光把他的影子拉长,是龙潭虎穴都是要闯一闯!怕他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