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榔独自站在巨大的大明江南图前,目光深邃地凝视着西南方向。
殿内侍立的太监宫女早已被他屏退,空旷的大殿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的呼吸声。
孙可望请封秦王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
孙可望的妥协,李定国的即将到来,意味着困扰南明政权许久的一大顽疾。
与跋扈军阀无休止的扯皮和内耗,终于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这比他预想中来得要快,也要顺利。
原本的历史中,请封秦王引发永历朝廷派系内斗,支持封王的妥协派与反对“异姓王”的正统派对立。
导致地方抗清势力对朝廷失去信任,纷纷观望自保,抗清统一战线彻底松动。
孙可望因封王诉求未被完全满足,对永历朝廷心生怨怼,虽名义上归明却实则割据云贵。
后续与李定国等大西军将领因地位之争爆发内战,南明最具战斗力的军事力量自相残杀,极大消耗抗清实力。
请封秦王事件彻底摧毁永历朝廷的权威,形成“军阀尾大不掉”的局面。
孙可望之后动辄以武力胁迫朝廷,其他拥兵势力纷纷效仿。
南明从此陷入“朝廷号令不出安龙”的分裂状态,给清军可乘之机,加速了西南抗清根据地的崩溃。
而如今孙可望虽同样割据云贵,但至少朝廷威信不会像原本历史上那般丧失殆尽。
再加上如今自己手中有足以和孙可望分庭抗礼的军事力量,在武器装备上甚至还要超过大西军。
孙可望再也别想通过以武力动辄要挟朝廷。
各地的大小军阀也不会效仿孙可望。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继续保持广西全境的各项政策推行。
待李定国、艾能奇二将到来,想办法将此二人纳入朝廷武将序列。
让这二人彻底脱离孙可望的掣肘。
至于云贵方向,待今年结束后,再调两个卫所过去,看住孙可望。
绝不能让孙可望投降建奴。
历史上孙可望作为云贵“国主”,掌握大西军全部军事部署。
降清后亲自绘制云贵地图、详报军情,引导清军三路大军直扑南明核心根据地。
清军凭借其情报,避开大西军精锐防线。
快速突破贵州、云南,南明最具战斗力的军事力量李定国部因防线被精准打击,被迫仓促应战,节节败退,西南抗清的军事根基彻底崩塌。
而孙可望的投降让南明“联明抗清”的旗帜失去号召力。
原本依附永历朝廷的地方土司、拥兵将领见大西军核心人物降清,纷纷动摇,或投降清军,或割据自保。
永历朝廷本就因封王事件威信扫地,经此一事,彻底沦为“流亡政权”。
再也无法凝聚各方抗清力量,形成“树倒猢狲散”的局面。
后来清军借助孙可望提供的情报和他对大西军旧部的影响力,一路追击永历帝。
1659年,永历帝被迫逃亡缅甸,失去最后的根据地。
1662年,吴三桂率军入缅擒杀永历帝,南明政权正式灭亡。
此外,孙可望还主动劝降大西军旧部,导致部分将领倒戈,进一步削弱了抗清力量,让清军几乎未遇强烈抵抗便占领西南全域。
穿越之前,他每每看到这些只觉心中郁闷。
而现在在自己的一番操作下,如今整个西南局势,朝廷和孙可望的关系,已经不再像原本历史那般。
但他心里也明白,现在孙可望的退让是暂时的,也是不得已的。
未来恐怕还会继续生事。
但朱由榔心中已经有了计划。
无论如何,也决不能重蹈历史覆辙。
“李定国……”朱由榔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这位被后世誉为“明末第一良将”的男人,不仅勇猛善战,更难得的是其忠贞不渝的抗清之志和对大明正统的认可。
这才是他最看重的品质,远比那几万兵马更重要。
…
十日后,桂林城外。
朝阳初升,霞光万道,将整个天地染成一片金红。
官道两旁,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尽是顶盔贯甲的京营精锐。
他们手持燧发枪,身姿挺拔如松,冰冷的甲胄在晨曦中反射着凛冽寒光,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按品级肃立道旁,鸦雀无声。一面面龙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而在迎官亭前,朱由榔傲然屹立!
他今日未乘銮驾,而是一身玄色山文甲,外罩明黄团龙战袍,腰悬天子剑,头戴金冠。
阳光照在他身上,甲胄熠熠生辉,仿佛战神临凡!
“没想到陛下竟然亲自出迎!”
“这可是天大的恩宠啊!”
百官心中震动,暗自咋舌。
这时,地平线上出现一队人马。
李定国、艾能奇率领本部兵马缓缓行来。
当看到城外这阵仗时,所有人莫不震动。
“这...陛下竟然...”
李定国瞳孔猛缩,急忙挥手止住部队。
两人立即下马,一路小跑上前,在距朱由榔十步外噗通单膝跪地:
“臣李定国、艾能奇,叩见陛下!恭请陛下圣安!”
声音颤抖,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朱由榔龙行虎步上前,弯腰亲手扶起二人。
他先紧紧握住李定国的手臂,声如洪钟:
“宁宇,字一,朕盼你们多时矣!”
“你们在川蜀抗清,朕都听说了。今日得见,果然是人中龙凤!”
字字铿锵,句句真心。
随即,朱由榔转身面向云南将士,声传四野:
“云南的儿郎们!你们辛苦了!从今日起,你们就是朕的亲军,是朝廷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他大手一挥:“营房已经备好,酒肉已经备足!朕,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忠勇之士!”
“万岁!万岁!万岁!”
京营将士齐声高呼,声震天地。
云南将士无不热血沸腾。
李定国看着眼前这位英武不凡、礼贤下士的皇帝,再想起在云南时孙可望的种种猜忌,心中顿时涌起一股热流。
“陛下...”二人声音哽咽,想要说什么。
朱由榔却拍拍他们的肩膀,爽朗一笑:
“宁宇,字一,随朕去演武场。朕要让你们亲眼看看,我大明儿郎收复河山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