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甲要塞的凯旋仪式结束后,大唐的权力核心迅速转移至地面新建的中央指挥中心。高洋走在极具未来感的廊道上,对身旁抱着电子板快步跟随的莉莉丝说道:“看到没?打完仗不是开庆功宴,而是立刻进入‘项目复盘’和‘组织架构调整’阶段,这才是一个健康‘企业’该有的样子。”
莉莉丝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快速记录着:“参谋长,尤娜部长已经通知,最高级别‘战略复盘与发展规划会议’将在三十分钟后开始。”
“嗯,时间刚好够我们先把‘情报部门’这个关键模块理顺。”高洋脚步不停,走向一间临时划拨给他使用的保密会议室。
会议室内,原铁勒帝国军师柳斌已静候多时。他换上了一身没有任何标识的深色大唐军便服,身形挺拔,眼神内敛,见到高洋进来,立刻起身,行了一个标准而无可挑剔的鞠躬礼:“高参谋长。”
高洋摆摆手,很随意地坐在主位,示意柳斌也坐下,莉莉丝则自然地坐在高洋侧后方,准备记录。高洋没有寒暄,直接进入主题,像极了进行业务对接的部门总监。
“柳斌先生,客套话就不说了。老板(唐龙)已经原则上同意由你负责整合原反唐联盟遗留的情报网络。我叫你来,是想听听你的‘初步整合方案’和‘资源需求’。”高洋开门见山,同时示意莉莉丝调出相关的星域图和已知情报据点分布图。
柳斌对高洋的效率感到些许惊讶,但很快适应,他微微前倾身体,语气平稳地汇报:“高参谋长,根据初步梳理,原三十五个势力遗留的、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密探、线人及相关辅助人员,总数约在一千一百万人左右。目前,其中约七成可以通过既定的紧急联络方式和认证密令进行初步唤醒和确认。”
莉莉丝听到这个数字,握着电子笔的手微微紧了一下。一千万以上的情报人员!这简直是一个遍布三大星域及其周边的庞大“地下帝国”。
高洋面色不变,只是轻轻敲了敲桌面:“一千一百万人……管理如此庞大的‘非正式组织’,难度不亚于指挥一场星际战役。你的管理思路是什么?”
柳斌眼中闪过一丝遇到知音的光芒,他沉声道:“属下计划采用‘分布式蜂窝架构’与‘垂直单线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他指向星图解释道:“将整个网络按星域、主要行业、信息类型划分为不同层级的‘蜂窝单元’,单元之间尽可能隔离,降低被整体破坏的风险。每个单元设唯一负责人,只与上级联络,形成垂直管理链。同时,设立数个互不统属的‘数据分析中心’和‘行动协调中心’,负责信息的汇总、分析以及跨区域任务的协调,但中心本身不直接掌控基层人员。”
高洋点点头:“思路清晰。相当于把一个大公司的销售网络(情报网)打散成无数个独立核算的‘小微团队’(蜂窝单元),总部(数据分析中心)只负责战略指导和资源支持,避免‘一个分公司出事,整个体系瘫痪’的风险。那么,你面临的‘初始挑战’是什么?”
“主要是三个方面。”柳斌条理分明地回答,“第一,‘信任建立’:如何让这些原属不同势力、甚至彼此敌对的密探,相信大唐的诚意并愿意效忠。第二,‘体系整合’:将三十五个不同标准、不同风格的子系统,整合进一个统一、高效的新框架内,需要大量的标准化工作和人员培训。第三,‘技术升级’:原有的通讯、加密、侦查技术相对落后,需要引入大唐的更先进技术进行换代,但前提是确保核心技术不被泄露。”
高洋沉吟片刻,说道:“信任问题,可以从‘保障基本权益’和‘提供上升通道’入手。制定明确的《情报人员权益保障条例》,对于主动投诚并经过审核的,其过往行为可酌情豁免,并纳入大唐功勋体系。对于技术升级……”
他看向莉莉丝:“莉莉丝,记一下。第一,协调凌丽部长,从情报部现有资源中,划拨一批经过验证的、非最核心的加密通讯设备和身份识别技术,支持柳斌先生的初期整合工作。第二,以‘参谋长办公室’的名义,向唐星小姐和星零小姐提交一份技术支援请求,希望她们能在‘数据安全’和‘信息过滤’方面提供一些‘定制化解决方案’。” 高洋刻意模糊了具体技术,既表达了支持,也划定了边界。
“明白!”莉莉丝迅速记录。
高洋又对柳斌说:“关于体系整合和人员培训,我给你一个建议。不要试图一步到位。先搭建核心框架,选定几个关键星域进行试点运行,总结出一套可行的‘标准化操作流程(Sop)’和‘培训手册’,再逐步推广。前期,你可以优先启用那些背景相对简单、能力突出且表达出明确投诚意愿的人员作为骨干。”
柳斌心悦诚服地点头:“参谋长思虑周详,属下受教。” 高洋的方法,无疑是风险最低、成功率最高的路径。
“好了,初步方向就这么定。你尽快拿出一份详细的《大唐情报总局(暂定名)组建方案及第一期预算》给我。现在,我们先去参加那个重要的‘战略会’。”高洋站起身,结束了这次简短而高效的会谈。
中央指挥中心主会议室,大唐所有核心成员齐聚一堂。文官以尤娜为首,武将以莎丽为尊,刘易辉等十六名少校也首次有幸参与最高决策会议。当高洋带着柳斌和莉莉丝进入时,众人的目光或多或少地在柳斌这个陌生面孔上停留了一下。
唐龙坐在主位,看到高洋,立刻笑道:“老高,就等你了!快坐。”他肩膀上趴着的小黑猫懒洋洋地甩了甩尾巴。
高洋点头致意,在自己的位置坐下,柳斌则按照高洋事先的吩咐,安静地坐在了靠近末尾、一个不那么起眼的位置。莉莉丝则自然地在高洋侧后方落座。
会议开始,尤娜率先汇报了内政整合的初步进展和面临的巨大压力——主要是管理人才缺口和各地经济水平差异问题。莎丽则汇报了军队整编的方案,重点在于将俘虏舰队打散重组,以及推行全军标准化训练。
轮到高洋时,他言简意赅地汇报了与柳斌沟通的情况:“关于原反唐联盟遗留的情报资源整合,已初步明确由柳斌先生负责。目标是建立一个大唐直属、高效可靠的情报网络。具体方案和预算后续会提交审议。”
众人听到由柳斌这个降将负责如此关键的部门,神色各异,但见唐龙和高洋都态度明确,便也没有人当场提出异议。
随后,小黑猫在唐龙的示意下,投影出最新的大唐疆域图。当南北两块庞大的领土以及中间那数十个隔开它们的国家势力出现在屏幕上时,不知情的将领们都发出了低低的惊呼。
唐龙站起身,意气风发地在星图上那片隔离地带画了一个圈:“诸位,现在的局势很明朗了!我们大唐,已经具备了统一无乱星系的基础!眼前的这些国家,就是我们下一个阶段需要‘整合’的目标!”
他顿了顿,看向高洋:“老高,关于下一步怎么走,你有什么‘五年规划’之类的吗?我记得你之前提过一嘴。”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高洋身上。
高洋从容起身,走到星图前,接过了话题:“老板,各位同僚。正如老板所说,我们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但机遇也伴随着挑战。直接以武力横扫中间这三十多个国家,并非上策,极易引发他们的联合反弹,形成我们无法承受的‘反唐联盟2.0’。”
他操作星图,高亮显示出与大唐南北领土接壤的三个国家:“因此,我建议推行‘阶段性、差异化发展战略’,也可以称之为‘大唐第一个五年规划’。”
“第一阶段(1-2年):内部深化与精准突破。”
“核心任务不是盲目扩张,而是‘苦练内功’。”
“1. 行政体系优化: 尤娜部长牵头,建立跨星域的标准化行政管理体系,推行‘数字政务’,提升治理效率。重点解决新领土的民生问题,增强归属感。”
“2. 军事力量升级: 莎丽总长负责,完成全军整编,强化训练,提升装备现代化水平。重点发展特种舰船和自动化防御系统(如武装卫星网络)。同时,成立‘战略研究室’,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军事情报和战略分析。”
“3. 经济科技融合: 整合各星域经济,建立统一市场和金融体系。加大科技研发,尤其是利用我们可能获得的技术优势(高洋隐晦地指了指小黑猫和提及了唐星),在关键领域形成‘技术护城河’。”
“4. 对外策略: 对中间地带的三十多个国家,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策略。尤娜部长的外交部需要积极运作,与距离较远、暂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国家建立友好关系或至少保持中立。而对于这三个接壤的国家……”
高洋指向星图上高亮的三个点:“则是我们第一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战略合作伙伴’(兼并目标)。柳斌局长的情报网络需要优先覆盖这三个国家,摸清其内部矛盾、权力结构。我们的军事力量,要做好随时进行‘精准、快速外科手术式打击’的准备,力求一击必中,速战速决,避免陷入持久战,同时给其他观望者以强大威慑。”
“第二阶段(3-5年):全面整合与力量投射。”
“在内部稳固,并成功消化第一阶段成果后,我们将拥有更雄厚的资本。届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继续对中间地带进行‘逐步蚕食’,或是利用我们南北夹击的地理优势,进行更大规模的战略行动,最终实现无乱星系的实质统一,并为走向更广阔的宇宙舞台奠定基础。”
高洋的阐述逻辑清晰,步骤稳妥,既有雄心壮志,又充分考虑了现实约束,听得在场众人频频点头。
唐龙更是兴奋地一拍桌子:“好!就这么干!老高,你这‘五年规划’简直是为我们大唐量身定做的战略说明书!各位,都清楚自己的任务了吧?散会后立刻动起来!”
会议在一种充满信心和干劲的氛围中结束。众人离去时,依然在热烈地讨论着各自的职责和接下来的工作。
高洋走在最后,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对莉莉丝轻声说道:“看到了吗?一个好的规划,不仅能指明方向,更能凝聚人心。接下来,就是我们把这些‘战略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的时候了。”
莉莉丝看着高洋沉静而自信的侧脸,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她相信,在这位“参谋长”的运筹帷幄下,大唐必将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的时代。而她自己,也将在这个波澜壮阔的过程中,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