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甲要塞的跳跃光芒在中州星外空间消散,如同一个完成恶作剧溜回家的顽童。要塞舱门打开,唐龙意气风发地走出来,脸上挂着近乎得意的笑容——这次突袭曼陀星的行动不仅摧毁了铁勒帝国的重要军工基地,更捞回了整整一千颗武装卫星,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老板,这次咱们可赚大发了!”唐龙对着迎上来的莎丽等人,兴奋地手舞足蹈,“你们是没看见,铁勒那帮家伙的脸色肯定比锅底还黑!”
莎丽和尤娜等人还没来得及回应,一个懒洋洋的声音就从唐龙身后传来:“老板,恕我直言,咱们这趟‘出差’的报销单可能有点复杂。”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高洋慢悠悠地从要塞里踱步出来,手里还拿着个电子板写写画画。这位47岁的前企业中层,如今大唐的基地二号人物,看上去更像是个刚开完冗长会议的职场老油条。
唐龙好奇地凑过去:“老高,你又琢磨什么呢?”
高洋推了推鼻梁上并不存在的眼镜——这是他在穿越后保留下来的习惯性动作:“我在计算这次行动的投入产出比。银甲要塞能耗、武器损耗、人员风险成本...当然,最重要的是那1000颗武装卫星的运输和仓储问题。”
他抬眼看着唐龙,表情严肃得像是在做季度汇报:“老板,咱们现在面临着一个严重的‘停车场管理危机’——那一千颗卫星把咱们的要塞内部空间全占了,严重影响了战舰的正常停放。再不解决,下次出击就得有部分战舰挂在要塞外面当‘外挂’了。”
这接地气的比喻让众人都笑了起来,只有高洋依旧一脸正经。唐龙忍着笑问:“那高参谋长有何高见?”
“得马上建立专门的武装卫星停放区,划分固定‘车位’,安排‘停车场管理员’。”高洋边说边在电子板上划拉着,“我建议把中州星轨道第三区划为专用停放区,同时制定严格的停放和调用流程。这玩意儿要是乱停乱放,比共享单车堵地铁口还麻烦。”
尤娜眼睛一亮:“高参谋说得对,我们确实需要系统化管理这些新装备。”
“不止如此,”高洋补充道,“我建议成立专门的‘武装卫星管理办公室’,直接向总参谋部汇报。这东西威力太大,不能随便什么人都能调用,得走审批流程。”
唐龙赞许地点头:“行,这事就交给你去办。”
高洋立刻露出职业化的微笑:“老板英明。不过,我还有个不情之请——能否给我配个助手?这种跨部门协调的工作,我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
“准了!”唐龙大手一挥,“你看看参谋部谁合适,自己挑。”
高洋心中暗喜——他早就瞄上了一个人选。
参谋部办公室内,高洋对着面前的年轻女子露出和蔼的微笑:“莉莉丝少尉,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特别助理了。”
站在他面前的莉莉丝是个约莫二十出头的年轻军官,金发碧眼,脸上还带着刚出军校的稚嫩和朝气。她是前不久刚从大唐军事学院毕业的高材生,被分配到了总参谋部。
“高参谋长,我很荣幸!”莉莉丝立正敬礼,动作标准得像是教科书范例。
高洋摆摆手:“放松点,在这里不用这么正式。咱们参谋部说白了就是公司的战略规划部,我是部门经理,你是我的管培生。”
莉莉丝一脸茫然:“管...培生?”
“就是管理培训生,”高洋熟练地搬出前世职场那套,“接下来我会全方位指导你,帮你快速成长。相信在我手下干个一年半载,你就能独当一面了。”
莉莉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高洋从桌上拿起一份文件:“你的第一个任务——负责协调武装卫星停放场的建设工作。这是项目计划书,我给你划了重点。”
莉莉丝接过文件,只见封面上写着《关于大唐武装卫星停放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翻开来,里面密密麻麻的都是流程图和责任制表格。
“这...这是什么?”莉莉丝指着其中一栏问道。
“噢,那是RAcI矩阵,明确谁负责、谁批准、谁咨询、谁知情。”高洋解释道,“这是项目管理的基本工具,能避免扯皮推诿。”
莉莉丝眨眨眼:“我们在军校学的是作战指挥和战术规划,没学过这些...”
高洋笑了:“所以说理论和实践是有差距的。在真正的职场——我是说军队里,管理能力往往比战术能力更重要。好了,你去跟后勤部、工程部和财务部协调一下,务必在三天内把停车场的框架搭起来。”
看着莉莉丝懵懂地离开办公室,高洋满意地靠回椅背。有个听话的“实习生”真好,终于有人替他跑腿了。
接下来的几天,高洋将自己的管理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将前世在It公司学到的项目管理方法巧妙地应用到了军队管理中:
武装卫星被编号管理,每个都有独立的“档案”;停放区划分成网格,实行“车位责任制”;调用卫星需要填写《武装卫星调用申请表》,经层层审批后才能执行;甚至连卫星的维护保养都制定了标准的Sop(标准作业程序)。
莉莉丝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后来已经能熟练地使用各种管理术语。她拿着最新报表向高洋汇报:“参谋长,按照您的‘停车场管理优化方案’,我们成功将卫星调动效率提升了30%。”
高洋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但还有提升空间。我注意到在高峰期还是会出现调度冲突,建议实行‘潮汐车位’制度,根据使用频率动态调整区域划分。”
“潮汐...车位?”莉莉丝再次陷入困惑。
“就是弹性管理,”高洋耐心解释,“简单说,就是别把资源定死,要根据需求灵活配置。这在It行业叫云计算,在咱们这儿就是智能调度。”
正当高洋准备进一步解释时,莎丽匆匆走进来:“高参谋,主公召集紧急会议,反唐联盟有动静了。”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唐龙将一份情报传给众人:“铁勒帝国正在大规模扩军,而且他们说服了整个反唐联盟一起行动。据估计,他们最终能集结约二十万艘战舰。”
“二十万!”尤娜倒吸一口冷气,“是我们的四倍!”
莎丽面色凝重:“更麻烦的是,他们还在全力生产武装卫星。如果每个国家都像铁勒那样装备上千颗卫星,我们的处境将非常危险。”
唐龙看向高洋:“老高,你有什么想法?”
所有人都望向高洋,期待这位以“奇思妙想”着称的参谋长能拿出什么妙计。
高洋不紧不慢地喝了口水——这是他刻意养成的习惯,越是紧张越要显得从容。
“老板,各位同事,”他用上了开项目评审会的语气,“从表面上看,敌我兵力对比是4:1,情况不容乐观。但如果我们用‘商业竞争’的视角来分析,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他调出星图,在上面标注起来:“反唐联盟本质上是一个‘战略联盟’,就像几家小公司联合起来对抗行业龙头。这种联盟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利益不一致、指挥不统一、各有各的小算盘。”
莉莉丝在一旁认真记录,眼神中满是钦佩。
高洋继续说:“我研究过他们的组成结构——铁勒帝国是主导者,相当于联盟的‘项目经理’,其他成员则是‘项目组成员’。问题是,这些成员真的愿意为项目成功付出全部代价吗?”
他放大了弯月星域的图像:“特别是这十二个势力,他们与铁勒之间本就存在竞争关系,加入联盟更多是出于恐惧而非认同。这就是我们的突破口。”
唐龙若有所思:“你是说,我们应该分化瓦解他们?”
“不完全是,”高洋露出老狐狸般的微笑,“我们应该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和‘精准打击战术’。具体来说,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击联盟中最薄弱、最不坚定的环节,让他们内部产生猜疑和动摇。”
莎丽提问:“那武装卫星的威胁怎么解决?”
“问得好!”高洋赞赏地看了莎丽一眼,“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重点——‘产品替代策略’。既然敌人有武装卫星,我们就开发出克制它的‘竞品’。”
他调出武装卫星的数据:“根据我的分析,武装卫星有三大弱点:一是依赖远程遥控,信号干扰就能让它瘫痪;二是机动性差,对高速小型目标效果有限;三是充能时间长,存在5秒的攻击间隔。”
高洋环视众人,自信地说:“我建议立即启动‘反卫星武器研发项目’,同时调整我军战术,以高速突击、电子干扰为主,避免正面硬碰硬。”
唐龙听得两眼放光:“说具体点!”
高洋在星图上画了几个箭头:“我们可以组建数支‘快速反应部队’,配备最新型的白鲸战舰,专门在敌人防区进行‘游击营销’——呃,我是说游击作战。不打硬仗,专挑软柿子捏,破坏后勤,扰乱部署。”
他又调出一份组织架构图:“同时,我建议成立‘特别战略小组’,专门研究各势力的内部矛盾和利益诉求,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战方案。有时候,一封恰到好处的‘商务信函’比千军万马还有效。”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高洋这套前所未闻的战略思想震住了。
唐龙猛地一拍桌子:“太好了!就按老高的方案来!莎丽,你负责快速反应部队的组建;尤娜,后勤保障交给你;老高,整体战略规划和那个特别小组都由你负责!”
高洋微笑着点头,心里却在想:这下加班是免不了了,幸好找了个实习生。
散会后,高洋把莉莉丝叫到办公室:“刚才的会议记录整理好了吗?”
“整理好了,参谋长。”莉莉丝恭敬地递上电子板。
高洋快速浏览了一遍,满意地点头:“不错,重点都抓住了。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起草反卫星武器的需求文档。”
“需求文档?”
“就是明确我们要什么样的武器,有哪些功能指标,解决什么问题。”高洋解释道,“这是产品开发的第一步。记住,好的需求文档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莉莉丝似懂非懂地问:“那我们应该要什么样的反卫星武器呢?”
高洋思考片刻,眼中闪过狡黠的光芒:“就把它当成一个It项目来思考。武装卫星相当于敌人的‘服务器’,我们要开发的是‘黑客工具’。”
他掰着手指数起来:“第一,要有‘ddoS攻击’能力,能瘫痪卫星的通讯系统;第二,要有‘漏洞利用’功能,能入侵卫星的控制系统;第三,要有‘物理破坏’手段,在必要时直接摧毁目标。”
莉莉丝飞快地记录着,虽然不太明白什么是“ddoS”,但高洋的比喻让她很快理解了武器的设计方向。
“我明白了,参谋长!我这就去起草需求文档,然后找研发部门沟通。”
高洋赞许地点点头:“很好,记住跨部门沟通的要点——明确需求,听取意见,争取支持。遇到困难随时向我汇报。”
莉莉丝离开后,高洋靠在椅背上,满足地叹了口气。把现代管理方法带入星际战争,这种违和感让他感到一种恶趣味的快乐。
他想起前世被裁员时的狼狈,如今却在星际战场上指点江山,命运真是奇妙。不过话说回来,管它是地球公司还是星际帝国,管理的本质都是一样的——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
接下来的几周,大唐这台战争机器在高洋的“现代化管理”下高效运转起来:
快速反应部队组建完成,配备了最新型的白鲸战舰和最有经验的驾驶员;反卫星武器的研发全面启动,唐星负责的技术团队承诺两个月内拿出原型;“特别战略小组”也已成立,开始深入分析反唐联盟各成员的内部分歧。
而高洋最得意的“创举”,是在全军推广了“项目管理制度”。每个作战计划都被包装成“项目”,有明确的目标、时间表、责任人和KpI考核。他甚至引入了“敏捷开发”理念,要求部队在实战中快速迭代战术。
这套做法起初遭到部分老派军官的抵制,但在看到实际效果后,反对声音渐渐消失。特别是当快速反应部队凭借高洋设计的“游击战术”连续取得几次小规模胜利后,连最保守的将领也开始接受这种“新奇”的管理方式。
莉莉丝在这个过程中快速成长,已经能独立处理很多协调工作。她对高洋的崇拜也与日俱增,常常向同僚感叹:“高参谋长的思维方式和我们在军校学的完全不一样,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特别有效。”
这天,高洋正在审核各部队提交的“季度作战计划”,莉莉丝匆匆进来:“参谋长,主公请您立刻到指挥室,有紧急情况。”
高洋不慌不忙地保存好文件,整理了一下军装:“别慌,在职场——在军队里,越是紧急越要冷静。走吧,看看是什么事。”
指挥室内,唐龙和莎丽等人正围在星图前,表情严肃。
“老高,你来得正好。”唐龙指着星图说,“刚刚收到情报,反唐联盟的首批增援舰队已经抵达铁勒帝国,总计约五万艘。照这个速度,一个月内他们就能集结完毕。”
莎丽补充道:“更麻烦的是,他们似乎吸取了曼陀星的教训,开始在重要星球部署大量武装卫星。我们的侦察单位发现,铁勒首都星的轨道上已经部署了至少五百颗卫星。”
唐龙看向高洋:“你的‘停车场’理论应验了,现在敌人也建起了大型‘停车场’。”
高洋仔细研究着星图,忽然笑了:“老板,这是好事啊。”
“好事?”众人都愣住了。
高洋点点头:“这说明我们的游击战术起作用了,敌人被迫转入防御态势。而且——”他放大了铁勒首都星的图像,“他们把这么多卫星集中在一个地方,不正好给了我们测试新战术的机会吗?”
唐龙眼睛一亮:“你又有鬼点子了?”
“不是鬼点子,是‘创新解决方案’。”高洋一本正经地纠正,“我建议组织一次‘实战演练’,专门测试在敌方卫星防御下的突击战术。规模不用大,但要收集足够的实战数据。”
莎丽担忧地问:“这样会不会过早暴露我们的战术意图?”
高洋笑了:“莎丽将军,在商业竞争中,适当的‘产品预告’有时比秘密研发更能扰乱市场。我们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让敌人知道我们有能力突破他们的卫星防御,但又不知道我们具体是怎么做到的。”
唐龙哈哈大笑:“老高啊老高,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好,就按你说的办!这次‘实战演练’由你全权指挥!”
高洋立正敬礼:“明白!不过我要求调用最新研发的电子战装备,还有——”他看向莉莉丝,“我的助理需要全程参与,积累项目管理经验。”
莉莉丝激动得脸都红了。
离开指挥室后,莉莉丝忍不住问高洋:“参谋长,您为什么不亲自指挥这次行动?这可是立战功的好机会。”
高洋老神在在地回答:“莉莉丝,职场第一课——真正的管理者不是事事亲力亲为,而是通过团队达成目标。指挥作战有更专业的将军,我的职责是制定战略和培养人才。”
他停顿一下,露出狡黠的微笑:“再说,冲锋陷阵风险太高,还是坐在后方运筹帷幄更适合我这种‘老同志’。”
莉莉丝被逗笑了,但心里明白,高洋这是在给她创造机会。
三天后,“实战演练”正式开始。高洋坐镇指挥中心,通过远程监控观看着整个行动。
屏幕上,由莎丽亲自指挥的突击舰队正在接近铁勒首都星的防御圈。这支舰队只有五十艘白鲸战舰,但配备了最新研发的电子干扰设备。
当舰队进入武装卫星的攻击范围时,高洋开发的“反卫星战术系统”自动启动。一时间,卫星与指挥中心之间的通讯被严重干扰,大部分卫星陷入瘫痪状态。
趁此机会,突击舰队快速突破防御圈,对几个次要目标进行了象征性攻击,然后在敌方主力舰队赶到前迅速撤离。
整个行动如行云流水,不到一小时就完成了预定目标。
莉莉丝兴奋地向高洋汇报:“参谋长,我们收集到了大量宝贵数据,而且无一伤亡!”
高洋满意地点头:“干得漂亮。通知项目组一小时后开会,进行行动复盘。记住,复盘的关键是找出不足,而不是歌功颂德。”
一小时后,参会人员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高洋却已经开始挑刺:
“电子干扰持续时间不够长,比预期短了17秒;第三分队的脱离时机晚了3秒;数据收集有12个预设节点未能完成...”
莎丽忍不住辩解:“高参谋,考虑到这是第一次实战测试,已经非常成功了。”
高洋摇头:“莎丽将军,在项目管理中,我们遵循‘持续改进’原则。成功是好事,但只有知道为什么成功,才能复制成功;只有发现不足,才能更进一步。”
他调出行动时间线:“比如这17秒的差距,如果是在全面战争中,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区别。我们必须找出原因,是设备问题,还是战术问题?”
唐龙在一旁听得频频点头:“老高说得对,细节决定成败。大家都按他的要求,好好总结分析。”
会议结束后,唐龙特意留下高洋:“老高,有你在真是大唐的幸运。说真的,有时候我觉得你不像军人,倒像个...像个...”
“职业经理人?”高洋接话。
唐龙哈哈大笑:“对!就是这个词!不过我喜欢你这套,效率高,伤亡少,效果还好。”
高洋微笑道:“老板,管理本来就是相通的。无论是经营公司还是指挥军队,本质上都是资源分配和流程优化。”
走出会议室,高洋望向窗外的星空。前世他不过是企业中一个可有可无的中层,如今却在星际战场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年龄和经验不再是负担,而是最宝贵的财富。
莉莉丝等在门外,眼中闪着崇拜的光芒:“参谋长,您今天在会上的分析太精彩了!我从来没见过有人这样分析军事行动。”
高洋拍拍她的肩:“记住,无论面对什么情况,都要保持独立思考。用别人的套路,永远只能做二流选手。”
回到办公室,高洋打开电子笔记,在上面写道:
“星际职场生存法则第三条:真正的金手指不是超能力,而是思维方式。用It思维解构星际战争,用管理方法论优化军队运作,这才是穿越者的正确打开方式。”
他想了想,又加上一句:
“pS:找个靠谱的实习生真的很重要。”
窗外,大唐的舰队正在星空下巡逻,武装卫星在轨道上静静悬浮。一场大战即将来临,但这一次,高洋不再是被动接受命运的咸鱼,而是要用自己的方式,在这片星空中写下属于他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