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的话语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在高台上下激起层层无声的涟漪。
“混沌之息……”
玉仙子面纱之上的眼眸,刹那间掠过一丝极深极快的震动,仿佛万年冰湖裂开了一道微不可察的缝隙。那托着紫檀木盘的纤纤玉指,指节因瞬间的用力而微微泛白。她周身那股空灵出尘的气质,似乎也因这四字而泛起了一丝微澜。
台下众人则大多面露茫然与疑惑。“混沌之息”?这是什么?玉石品类中从未听闻有此名目。这少年莫非是信口开河?可看玉仙子的反应,却又不像。
司仪墨文亦是眉头紧锁,目光在林枫与玉仙子之间来回扫视,显然也不知这“混沌之息”为何物,更无法评判此答案的对错。这第三关的胜负,已然超出了他所能裁决的范畴。
高台之上,陷入了短暂的、近乎凝滞的寂静。唯有楼外隐约传来的市井喧嚣,反衬得楼内此刻的气氛愈发诡异。
良久,玉仙子眼中的波澜缓缓平复,恢复了那深不见底的平静。她并未直接评判林枫答案的对错,而是将手中的紫檀木盘轻轻放在一旁的玉案上,仿佛那盛放着“墨魂石”的木盘有千钧之重。
“公子之见,匪夷所思。”她的声音依旧清冷,却比之前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意味,似是探究,又似是慨叹,“此石存于楼中多年,无人能识其本来。今日得闻‘混沌’二字,倒也让如烟……心生感触。”
如烟,这是她首次自称其名。
她微微侧身,面向台下众人,朗声道:“今夜三关已毕,林公子慧眼独具,连过三关,更于第三关道出惊世之论。按规矩,这‘灵犀宝玉’,当归林公子所有。”
说罢,早有侍女端上一个锦盒,盒中盛放着一块鸽卵大小、形似水滴、通体莹白、内部似有灵光流转的宝玉,正是那能温养神识的灵犀宝玉。
墨文上前,接过锦盒,郑重地递到林枫面前:“林公子,恭喜。”
林枫压下心中的诸多疑问,拱手接过:“多谢墨先生,多谢玉仙子。”触手之处,灵犀宝玉传来一股温和清凉的气息,直透眉心识海,让他因过度使用灵瞳而带来的些许疲惫都缓解了不少,果然名不虚传。
然而,玉仙子的话并未结束。她目光再次转向林枫,秋水般的眸子里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意味:“灵犀宝玉乃楼中所赠。至于单独品鉴之机……林公子若是不弃,可否移步‘听雪轩’,如烟愿以一曲相酬,亦有些许疑问,想向公子请教。”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和羡慕之声。玉仙子竟主动相邀,还要亲自抚琴?这可是从未有过的殊荣!无数道目光聚焦在林枫身上,充满了嫉妒、好奇和审视。今夜之后,这个名叫林枫的青衫少年,注定要在王都的某个圈子里声名鹊起了。
林枫心知,这“请教”绝非字面意思那么简单。那“混沌之息”显然触及了某种核心秘密。是福是祸,尚难预料。但事已至此,他若退缩,反而显得心虚。况且,他也迫切想弄清楚,那墨魂石与自己的混沌灵瞳究竟有何关联。
“仙子相邀,敢不从命。”林枫神色平静,拱手应下。
玉仙子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转身翩然离去,白衣胜雪,消失在帷幕之后。自有侍女上前,对林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林公子,请随我来。”
林枫在众人复杂的目光注视下,跟着侍女离开了喧嚣的高台区域,沿着一条更为幽静的回廊,向着万花楼的深处走去。
回廊曲折,两旁植满翠竹,夜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隔绝了前楼的丝竹管弦。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冷香,沁人心脾。侍女沉默引路,脚步轻盈。
林枫一边走,一边默默运转《基础炼神诀》,让方才因接连动用灵瞳而有些躁动的神识逐渐平复。同时,他也在快速思考着。玉仙子如烟,绝不仅仅是万花楼的花魁那么简单。她深厚的鉴玉修为,对“混沌之息”的反应,都表明她背后定然牵扯着极大的秘密。这场看似香艳的单独相会,实则可能步步惊心。
不多时,侍女在一处题着“听雪轩”匾额的独立小院前停下。“公子,仙子已在院内等候。”侍女躬身一礼,便悄然退去。
林枫推开虚掩的院门,步入其中。小院清幽雅致,面积不大,却布置得别有洞天。几株老梅疏影横斜,虽未到花期,却自有一股孤傲之气。院中有一小亭,亭内设着琴台香案。亭边一池碧水,映照着天边冷月。
玉仙子如烟,此刻正背对着他,立于亭中,望着池中月影。白衣沐月,清冷如仙,仿佛随时都会乘风归去。
“林公子请坐。”如烟并未回头,声音飘渺传来。
林枫走入亭中,在琴台对面的石凳上坐下。石凳冰凉,亭中萦绕着一种比外面更浓郁的冷香,闻之令人神智清明。
“仙子……”林枫刚欲开口。
如烟却轻轻抬手,止住了他的话:“公子稍安。答案或许就在曲中。”
她转过身,面纱依旧未揭,只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眸。她缓步走到琴台后,跪坐于蒲团之上,纤指轻抚琴弦。
“此曲名为《离殇》,乃如烟偶得之古谱,曲意苍凉,或有公子想知之事。”她说完,指尖轻轻一拨。
“铮——”
一声琴音响起,不似之前高台上的清越,而是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苍茫与悲凉,仿佛自远古时代跨越时空而来,瞬间抓住了林枫的心神。
琴音初起,如孤雁唳空,充满了离群索居的寂寥与彷徨。林枫仿佛看到了一片荒芜的大地,天空晦暗,万物凋零,一种巨大的失落感笼罩心头。
随着曲调推进,琴音变得急促而激烈,金戈铁马,气吞万里,似在描绘一场席卷天地的浩劫之战。玉石俱焚,山河破碎,英雄泣血,美人迟暮……种种悲壮惨烈的景象,随着琴音涌入林枫的脑海,让他呼吸都不由得为之一窒。
在这激昂悲怆的旋律中,林枫的混沌灵瞳竟不由自主地微微发热,他仿佛看到,在那场浩劫的核心,有混沌之气翻涌,有惊天动地的碰撞,有……一双仿佛能洞穿万古、蕴含着无尽悲伤与决绝的眼睛!
那眼睛……似乎与玉仙子如烟此刻琴音中流露出的情绪,隐隐重合!
曲调再转,由激昂复归平缓,却是一种死寂的平缓,如同大战之后的废墟,满目疮痍,唯有断壁残垣诉说着曾经的辉煌。琴音如泣如诉,充满了无尽的追忆与哀思。
最终,所有声音渐渐消散,归于沉寂。唯有余韵袅袅,如同逝去的亡魂,在夜空中徘徊不去。
一曲终了,听雪轩内久久无声。池水无波,冷月无声,连风似乎都停止了流动。
林枫沉浸在《离殇》的意境中,心神震撼,久久无法回神。这琴曲不仅仅是一首乐曲,更像是一段被封印的历史,一种情感的传承!它似乎在向他诉说着一个关于毁灭、关于离别、关于混沌的古老故事。
玉仙子如烟缓缓收回抚琴的手,指尖微微颤抖,显然弹奏此曲对她而言也是极大的消耗。她抬起头,目光透过面纱,看向林枫,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和沙哑:“公子……从这《离殇》之中,听到了什么?”
林枫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荡的心绪,沉声道:“我听到了……一场劫难,一场源自混沌的劫难。以及……劫后无尽的悲伤与……守望。”
如烟眼眸中闪过一丝极度的复杂之色,有欣慰,有悲伤,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释然。她沉默片刻,轻轻摘下了脸上的面纱。
面纱之下,是一张倾国倾城的容颜。眉如远山,目似秋水,琼鼻挺翘,唇色淡樱。美的不可方物,但更令人心惊的是她眉宇间那股化不开的哀愁与沧桑,仿佛承载了千年的风霜,与她年轻的外表格格不入。
“公子果然非常人。”如烟轻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如释重负,“这《离殇》,寻常人听来,只觉悲切,唯有身负混沌之缘者,方能窥见其中真意。”
她从袖中取出一物,并非那块墨魂石,而是一枚半圆形的玉佩。玉佩质地温润,颜色乳白,但边缘处却有一道天然的、如同混沌漩涡般的暗纹。玉佩的造型古朴,似乎只有一半。
“此佩,名为‘同心’,乃故人所赠。”如烟将玉佩递向林枫,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决绝与托付,“今日赠予公子,或许他日,能助公子解开一些谜团。也望公子……善用那双眼睛,莫要重蹈……覆辙。”
林枫接过玉佩,触手生温,那半道混沌暗纹似乎与他体内的灵瞳产生了一丝微弱的共鸣。他心中充满了无数疑问:故人是谁?覆辙指的又是什么?这玉佩有何用处?
但他看着如烟那双充满了疲惫与哀伤的眼睛,知道此刻并非追问之时。他郑重地将玉佩收起,拱手道:“多谢仙子赠佩,林枫定当谨记。”
如烟微微颔首,重新戴上面纱,恢复了那清冷出尘的模样,只是眼神中的哀愁似乎更浓了几分。“夜已深,公子请回吧。今日之事,望公子暂勿对外人言。”
她下了逐客令。
林枫知道再留无益,起身告辞。当他走出听雪轩,回到那喧嚣与孤寂并存的万花楼主楼时,恍如隔世。怀中,灵犀宝玉温凉,那半枚同心玉佩却隐隐发烫。
一曲离殇,一枚残佩。王都的水,比他想象的更深,更浑。而他的命运,似乎从认出那“混沌之息”开始,便已与某些古老而沉重的秘密,紧紧纠缠在了一起。
夜色深沉,林枫的身影消失在王都的街巷中。听雪轩内,玉仙子如烟独立良久,望着林枫离去的方向,低声轻喃,语焉不详,唯有夜风卷起几片落叶,盘旋不落。
“混沌再现,天命已乱……这一次,结局又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