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查的风波如同夏日骤雨,来得迅猛,去得也快,却在林府每个人的心头都留下了一片湿漉漉的阴影。府门重新紧闭,那份被强行闯入带来的屈辱与不安,却难以立刻散去。
下人们做事更加小心翼翼,连走路都踮着脚尖,生怕惊扰了什么。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抑。
苏婉清将那份被翻检过的、记录着林砚与江南文士正常诗文唱和的名单仔细收好。她面色平静,甚至比往日更加沉静,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袖中微微颤抖的手指需要用力握紧才能平息。这不是结束,她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是一次蓄意的敲打和威慑。
她不能倒下,更不能让这种恐慌的情绪在府中蔓延。
午后,她并没有立刻回到那些令人心烦的账册和密报前,而是吩咐奶娘将囡囡带到庭院里。
初夏的阳光已经有了些许热度,透过槐树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囡囡似乎也感受到了府中不寻常的气氛,不像往日那般疯跑嬉闹,只是挨着母亲坐在石凳上,小手紧紧抓着苏婉清的衣角,小脸上带着一丝怯怯的依赖。
“囡囡,”苏婉清将女儿揽入怀中,声音放得极柔,仿佛怕惊扰了这份脆弱的安宁,“害怕吗?”
囡囡把小脑袋埋在她怀里,轻轻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闷声说:“有娘亲在,囡囡不怕。”
孩子稚嫩而纯粹的信赖,像一道暖流,注入苏婉清有些冰凉的心田。她低头,用脸颊蹭着女儿细软的头发,柔声道:“嗯,不用怕。刚才那些官差叔叔,是来帮我们检查门户的,看看有没有坏人躲进来。现在检查完了,他们就走了。”
她用一个孩子能理解的、近乎童话的方式,解释着那场充满恶意的搜查。
“真的吗?”囡囡抬起头,大眼睛里还有一丝未散的水汽。
“当然是真的。”苏婉清肯定地点点头,脸上努力绽开一个温暖的笑容,“你看,太阳还在,花儿还在开,小鸟也在叫,一切都好好的。”
她指着庭院里沐浴在阳光下的花草,指着枝头跳跃鸣叫的雀鸟。
囡囡顺着母亲的手指看去,眼中的恐惧渐渐被好奇取代。阳光暖融融地照在身上,很舒服。
“娘亲,”囡囡忽然小声说,“我想爹爹了。爹爹什么时候回来打坏人?”
苏婉清喉头一哽,将女儿更紧地搂住,沉默了片刻,才用尽量轻松的语气说:“爹爹正在很远的地方,为了不让坏人欺负像囡囡一样的小朋友,在做很重要的事情。等爹爹把事情做完了,就会回来了。”
她无法给予确切的承诺,只能给予希望。
“那囡囡乖乖的,不吵娘亲,爹爹就会早点回来吗?”囡囡仰着小脸,认真地问。
“会的,囡囡最乖了。”苏婉清亲了亲女儿的额头,心中酸涩与欣慰交织。
或许是母亲的怀抱和话语起到了安抚作用,囡囡的情绪渐渐好转起来。她挣脱苏婉清的怀抱,跑到一旁的花圃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用手指去碰触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纯真的笑容。
看着女儿小小的背影,苏婉清深深吸了一口气。她必须守护住这份笑容,守护住这个家短暂的宁馨。无论外面风雨多大,至少在这里,要有一方净土。
她站起身,对侍立在不远处的林忠吩咐道:“去库房取些银钱,今日府中上下,每人多赏一个月的月钱,就说是老爷离家,大家辛苦了,压压惊。”
林忠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夫人的用意,这是要稳定人心。他躬身应道:“是,夫人仁厚。”
赏钱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府,那股无形的压抑气氛果然被冲淡了不少。下人们脸上多了几分活气,做事也似乎更有了干劲。
苏婉清看着这一切,目光却再次投向高墙之外。暂时的安抚只是权宜之计,真正的危机并未解除。张韬那边一击不成,绝不会善罢甘休。听风阁关于周明和永丰粮行的线索需要深挖,而她也需要为那个大胆的计划,做更充足的准备。
她转身,准备返回书房。就在她抬步的瞬间,眼角余光似乎瞥见对面街角,一辆看似普通的青篷马车,窗帘微微动了一下。
她的心猛地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