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知道危险,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戚雨追问,试图找到突破口,“如果你真的如你所说,是个医者父母心的人。”
杨桥摇了摇头,伸手为戚雨已经微凉的茶盏重新斟满。“医者能治病,但治不了命。每个人的路,终究要自己走。我说得太多,反而可能加速某些不可避免的过程。”
“什么过程?”戚雨敏锐地捕捉到她话语中的停顿。
杨桥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忽然换了个话题:“戚法医,你相信直觉吗?”
“作为法医,我更相信证据。”
“但有时候,直觉是经验的沉淀,是潜意识对细节的整合。”杨桥的目光变得深远,“我的直觉告诉我,你正在接近一个巨大的漩涡。而这个漩涡,可能会吞噬所有靠近它的人。”
“包括你吗?”戚雨反问。
杨桥的嘴角勾起一个微妙的弧度:“我只是一介茶人,一个游医,恰巧在漩涡边缘驻足观望而已。”
“观望?”戚雨冷笑一声,“还是等待?”
两人的目光在茶烟中再次交锋,这一次,戚雨感觉到杨桥的防线有了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动摇。
“等待和观望,有时只是一线之隔。”杨桥轻声说,伸手推了推眼镜,“就像治病和致病,往往取决于剂量和时机。”
这句意味深长的话让戚雨心中一动。她回想起在丰城与杨桥的几次接触,那些看似寻常的问诊中,杨桥确实展现出了非凡的医学造诣,特别是对神经毒理学的精通。
当时她只当是巧合,现在想来,或许一切早有端倪。
“在丰城,你为我治疗旧伤时,”戚雨缓缓道,仔细观察着杨桥的反应,“用的那剂药方,成分相当罕见。特别是那味‘龙脑香’,不是普通中医会使用的。”
杨桥的眼神微动,但很快恢复平静:“戚法医对中医药也有研究?”
“只对毒理感兴趣。”戚雨直视她的眼睛,“而龙脑香,在某些剂量下,可以成为高效的神经毒素。”
茶室陷入一片死寂,只有窗外的雨声渐渐清晰起来。
良久,杨桥轻轻叹了口气:“你知道为什么这间茶室叫‘顾惜阁’吗?”
戚雨没有回答,等待着她继续。
“顾惜,不是珍惜某样东西,而是珍惜‘珍惜’本身这种状态。”杨桥的声音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人只有在还有东西可珍惜的时候,才会懂得珍惜。一旦失去了所有,就连‘珍惜’这种情感都会消失。”
“你在暗示我会失去所有?”戚雨皱眉。
“我在说一个事实。”杨桥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雨幕,“京都之行,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查明真相。”
“即使真相会摧毁你现在拥有的一切?”杨桥回头看她,眼神复杂。
戚雨也站起身,与杨桥对视:“如果那些是建立在谎言上的,摧毁又何妨?”
杨桥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随即又被忧虑取代。“年轻时的我也曾如此想。”她轻声说,“直到发现有些真相,代价太高。”
“比如?”戚雨追问。
杨桥摇了摇头,没有回答,而是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的锦囊,递给戚雨。“收着吧,或许有一天会用得上。”
戚雨接过锦囊,触手微凉,里面似乎装着一个小瓷瓶。“这是什么?”
“不是毒药,你可以放心。”杨桥微微一笑,“只是一个老医生对故人的一点心意。”
戚雨捏着锦囊,心中权衡着是否该接受这个来历不明的礼物。最终,她还是将它放入了口袋。“我会保管好。”
“谢谢。”杨桥点头,然后做了个送客的手势,“茶凉了,夜也深了,戚法医该回去了。”
戚雨知道,今晚不会再得到更直白的答案了。杨桥的身份成谜,立场模糊,但她传递出的危险信号,却是真实不虚的。
她缓缓站起身,阴影拉长,笼罩了半个茶海:“多谢杨医师的茶和忠告。不过我这个人,习惯了自己去踩一踩路上的碎石,是硌脚还是陷坑,总要亲自试试才知道。”
杨桥也站起身,微微颔首,恢复了那副云淡风轻的医者模样:“既如此,祝戚法医一路顺风。记住,最危险的敌人,往往不是那些举刀相向的,而是那些你从未怀疑过的。”
这句意味深长的临别赠言让戚雨心中一凛。她深深看了杨桥一眼,转身走出茶室。
回廊依旧幽暗,那些水墨山水在阴影中仿佛活物,默默注视着这个雨夜的访客。推开茶室的大门,湿冷的夜风扑面而来,带着立县特有的潮气。
戚雨撑开伞,走入雨中,没有回头。但她能感觉到,身后那扇窗后,一定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她的背影。
走出老街,她在一个僻静的角落停下,取出那个锦囊。打开后,里面是一个小巧的白瓷瓶,瓶身上没有任何标识。
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瓶塞,里面是几粒透明的晶体,无色无味。
不是常见的药物。戚雨重新塞好瓶盖,将瓷瓶收回锦囊。杨桥给她这个,一定有其用意。
走在回公寓的路上,戚雨的思绪飞速运转。杨桥不是敌人,至少不完全是。但她绝对是知情者,是这盘迷雾棋局中的一个关键节点。
她的出现和警告,非但没有让戚雨退缩,反而更坚定了她前往京都,将那“干净”背景下的污浊,连根拔起的决心。
雨越下越大,敲打着伞面,像是无数细小的叩问。戚雨抬头望向京都方向,夜色深沉,看不见远方的城市。
但她知道,在那里,有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缓缓展开。而她自己,既是捕网人,也可能成为网中的猎物。
这场戏,才刚刚拉开序幕。
回到公寓,戚雨将锦囊小心地收进行李箱的暗格中。她站在窗前,望着雨中的立县夜景,脑海中回响着杨桥最后的那句话:“最危险的敌人,往往不是那些举刀相向的,而是那些你从未怀疑过的。”这句话,像一粒种子,在她心中悄然生根。京都之行,注定不会平静。
而杨桥这个神秘的女人,究竟在这场大戏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夜更深了,雨却没有停歇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