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宇那句“‘昆仑’已见雏形”的报告,如同在京城西山指挥中心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周将军在收到捷报后大为振奋,他当即召集了“双龙计划”的最高专家顾问组,对两份报告进行了连夜的评审。
评审的结果,是极致的震撼与狂喜。
第二天一早,周将军亲自回电,为“昆仑”计划下达了新的,也是更紧迫的指示。
“晓宇,你们的设计方案和算法dEmo都很好,这让我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但这还不够!”周将军的声音不容置疑,“我给你们半年时间!在明年八一建军节之前,我必须在京城的实验室里,亲眼看到‘昆仑一号’回转台的实物样机,并且它必须能够与‘女娲’系统完成初步的联动测试!能不能做到?”
军令如山!
“保证完成任务!”李晓宇的回答斩钉截铁。
挂断电话,他立刻召开了“昆仑”硬件制造启动大会。整个精密制造总院,所有相关的工程师和技术专家,全部到场。
“同志们,首长已经下达了死命令。”李晓宇的目光扫过全场,“半年时间,我们要将这张图纸上的神兵,变成现实!从今天起,项目进入‘原型机攻坚’阶段!为此,我命令,将我们中心所有的战略级设备,进行总动员!”
一场,调动了“金陵中心”所有王牌资源的,史诗级的“铸心”之战,正式打响!
那间巨大的,“龙渊”总装车间,被临时改造成了“昆仑之心”的总装配与调试中心。
任务,被李晓宇以一种高效而精准的方式,层层分解下去。
瑞士豪森Jig-7坐标磨床,这台刚刚才完成调试的“神兵”,立刻被委以重任。由已经彻底被李晓宇折服的瑞士专家卡尔,和他亲手带出来的三名中国弟子主导,负责加工回转台内部那些精度要求达到亚微米级、结构如同迷宫般的静压油路和高精度轴承座孔。
“盘龙母机一号”,这台凝聚了中心自研心血的“国之重器”,则负责对其外部那些大尺寸的高精度安装基准面,进行最终的ELId超精密磨削。这项任务,交给了经验最丰富的刘福贵主任和他的王牌班组。
而那台,一直被视为“秘密武器”的激光3d打印机,则接到了一个,用传统工艺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由钱秉义教授的材料组负责,他们需要用一种特殊的,掺杂了压电陶瓷粉末的复合金属材料,“打印”出回转台内部结构极其复杂的,集成了主动式补偿系统的执行器阵列基座。
三大神兵,各司其职。
整个精密制造总院,都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充满了协同作战之美的巨大工厂。
然而,当所有零件的加工,都有条不紊地推进时,一个最核心,也是最艰难的“微米级”难题,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如何,将那些比蝉翼还薄,比头发丝还细,脆弱无比的压电陶瓷薄膜传感器和促动器,精准地、牢固地、一层一层地,贴装到回转台关键结构的曲面内部,并引出上百根比蜘蛛丝还细的信号线?
这,是一种在1990年的全世界,都几乎无人掌握的“微米级精密封装工艺”。
他们尝试了用特制的胶水进行粘接,但在巨大的离心力下,薄膜很快就脱落了。
他们又尝试了用微点焊,但瞬间的高温,又直接摧毁了压电陶瓷脆弱的晶体结构。
项目,在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神经搭设”环节,卡住了。
就在秦振华和所有硬件专家都一筹莫展,甚至开始考虑要不要降低设计指标的时候。
李晓宇,却从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了灵感。
那天下午,他路过工厂的老印刷车间,看到一位正在用最传统的“丝网印刷”技术,印制中心宣传手册的老师傅。
看着那粘稠的油墨,透过丝网细密的孔洞,被刮刀均匀地,压印到纸张上,形成清晰的图案。
一道闪电,猛地,划过他的脑海!
他立刻冲回了实验室,将自己关了整整两天两夜。
两天后,当他再次走出来时,手中,已经多了一套,完整的,让所有人都感到匪夷所思的,全新的工艺方案!
“丝网印刷……”
“总工,您没开玩笑吧?用印报纸的方法,去给我们这个几百万的宝贝,装‘神经’?”一位设计师,感到了荒诞。
“为什么不呢?”李晓宇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我们需要的,不就是,将一种‘功能性材料’,以一种‘可控的图形’,精准地,附着到另一种材料的表面吗?这和丝网印刷的原理,有何区别?”
他详细阐述了他的方案。
首先,利用光刻技术,制作出比丝网精细一万倍的,带有“神经电路”图形的“微米级掩模板”。
然后,将一种由纳米级导电银浆和低温固化环氧树脂,按特定比例调配而成的“特制油墨”,通过这个掩模板,“印刷”到金属基体的表面!
最后,再将那些脆弱的压电陶瓷薄膜,精准地,贴装到这些还未固化的“导电银浆电路”上,放入真空低温固化炉中,进行一体化烧结!
用印刷的思路,去解决微电子封装的难题!
这个,充满了跨界思维的,天才般的构想,让在场的所有专家,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许久,秦振华才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他看着李晓宇,眼神复杂地说道:“晓宇,我有时候真的怀疑,你的脑子里,到底装的是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科技……”
又是数月,艰苦卓绝的奋战。
当最后一片,如同蝶翼般的压电陶瓷薄膜,被成功地“印刷”并贴装到指定位置,并通过了最终的导通测试时。
那颗,凝聚了整个“金陵中心”最高智慧与心血,结构复杂到极致,内部集成了上百个传感器和执行器,充满了赛博朋克般冰冷美感的“昆仑之心”——双轴摆动式回转台的核心部件,终于,在无尘车间的柔和灯光下,闪耀出夺目的光芒。
它,就像一颗,即将苏醒的,来自未来的心脏。
秦振华,小心翼翼地,戴上白手套,轻轻地,抚摸着那冰凉而又光滑的,完美的金属表面。
他转过头,看着身旁,那个从始至终,都一脸平静的年轻人,声音,因为极度的激动,而微微颤抖。
“晓宇,我们……”
“我们好像,真的触摸到了……”
“神,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