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晓宇一行人乘坐的军用飞机,再次降落在江州军用机场时,前来迎接的,是红星厂几乎全部的领导班子。
李建国快步上前,看着儿子和钱秉义教授,眼中充满了紧张和期盼:“晓宇,怎么样?京城那边……”
李晓宇没有说话,只是对着父亲,比出了一个“五”的手势,然后,又伸出了三根手指。
“五……三十?”李建国愣了一下,完全没明白其中的含义。
倒是旁边的张建华,心思缜密,试探性地问道:“总工,您的意思是……订单,五百台?资金……三千万?”
李晓宇笑着点了点头。
“轰!”
这个答案,如同一道九天惊雷,在所有前来迎接的干部脑海中,轰然炸响!
“我的天哪!”刘福贵主任一个踉跄,差点没站稳,他死死地抓住身边人的胳膊,嘴唇哆嗦着,激动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五百台订单!三千万技改资金!
这两个数字,对于几个月前还在为几万块高利贷愁得睡不着觉的红星厂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象的财富!
消息,以比风还快的速度,传回了工厂。
当李晓宇的车队,缓缓驶入红星厂大门时,迎接他们的,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数千名工人,自发地从车间里涌出,挤满了厂区的主干道,他们挥舞着帽子,嘶吼着,跳跃着,用最质朴,也最热烈的方式,欢迎着为他们带来新生和荣耀的英雄!
整个红-星厂,彻底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那一天,李建国破例,批准食堂加餐,并且,当月全厂所有员工,奖金翻三倍!
狂欢,持续了一整天。
但李晓宇,却只给了自己半天的休息时间。第二天一早,他就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用了一整夜,制定出了一份厚达百页的,关于工厂未来三个月发展的详细规划。
次日上午,军工事业部的第一次扩大会议,在研发中心最大的会议室里召开。所有中层以上干部,以及新加入的技术骨干,全部到场。
会议室里,气氛庄重而肃穆,与外面那股狂热的喜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有人都知道,一场决定工厂未来的,真正的硬仗,即将打响。
李晓宇站在台前,他的身后,是一张巨大的白板。
“同志们,庆祝的时间,已经结束了。”他的声音,冷静而有力,瞬间就让所有人的心,都沉静了下来,“从今天起,我们红星厂,将正式进入‘双线作战’的最高紧急状态!”
他拿起一支红色的记号笔,在白板的左边,写下了四个大字——“电主轴量产”。
“这条战线,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也是我们对国家的承诺。”他看向张建华和刘福贵,“我任命,张建华同志为‘cZ-1型’电主轴量产项目总指挥,刘福贵同志为副总指挥。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在军方专家组的全力配合下,一个月内,完成军工生产线的全部设计和设备采购;两个月内,建成并调试完毕;三个月内,拿出第一批次,五十台合格产品!”
“是!保证完成任务!”两位老将,起身敬礼,声如洪钟。
紧接着,李晓宇又拿起一支蓝色的记号笔,在白板的右边,写下了另外四个大字——“丝杠研发”。
“这条战线,是我们的未来,也是我们必须啃下的,又一块硬骨头!”
他宣布:“即日起,正式成立‘精密传动技术研究室’!启动代号为‘盘龙一号’的,超精密滚珠丝杠攻关项目!”
所有人的呼吸,都为之一滞。
“我知道,大家心里都在打鼓。”李晓宇的目光,扫过众人,“丝杠的难题,不比主轴小。它的核心,不在于结构多复杂,而在于两点:材料的热处理,和滚道的超精密磨削。”
他看向钱秉义教授:“钱老,材料和热处理,是您的老本行。我需要您,带领您的团队,在一个月内,拿出一种全新的,能够兼顾硬度、韧性和耐磨性的,国产高性能轴承钢配方,并制定出配套的‘可控气氛多级淬火’工艺。”
“没问题!”钱秉义教授郑重地点了点头,“这个课题,我琢磨了小半辈子了,是时候,让它见见光了。”
随后,李晓宇的目光,又投向了林涛。
“林涛,丝杠的运动精度控制和误差补偿算法,将是决定我们产品,能否超越德国的关键。这个任务,我交给你。你的算法室,将得到最优先的资源支持。”
“是!总工!”林涛的眼中,燃烧着兴奋的火焰。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晓宇的身上。最关键的,也是最难的“超精密磨削”工艺,谁来解决?
“至于最核心的磨削工艺,”李晓宇的嘴角,勾起了一抹自信的微笑,“由我,亲自负责。”
他走到白板前,在“丝杠研发”那条线的下方,写下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无比陌生的,由一连串英文缩写和汉字组成的词组。
“等离子喷涂-电解在线修整砂轮技术(ELId Grinding)”。
“这是什么?”
“听都没听过……”
在场的所有技术人员,包括钱秉义教授在内,都面面相觑,满脸困惑。
李晓宇没有卖关子,他用最简洁的语言,向众人,揭示了这个超越时代至少二十年的“黑科技”的冰山一角。
“传统的砂轮,在磨削过程中,会不断磨损,导致精度下降。我们需要不断地停机,对砂轮进行修整,效率极低,精度也无法保证。”
“而ELId技术,则是一种革命性的方法。”他解释道,“我们,将不再使用传统的陶瓷砂轮,而是用一种混合了金刚石磨料的特种金属粉末,通过等离子喷涂技术,直接在砂轮基体上,‘长’出一层超硬的磨削层。”
“最关键的是,在磨削的同时,我们会用一个特殊的电解装置,对砂轮表面,进行微米级的‘在线电解’。电解液,会不断地,将包裹着金刚石磨料的金属基体腐蚀掉,从而让新的、锋利的磨粒,源源不断地暴露出来!让砂轮,永远保持在最锋利的,初始状态!”
“用电化学的手段,实现砂轮的‘自我修复’和‘自我锐化’!”
当李晓宇说完最后一句话时,整个会议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的大脑,都因为这个过于科幻的构想,而陷入了当机状态。
如果说,“长缨一号”上的那些技术,还只是让他们感到震惊。那么,这个ELId技术,就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
用电,去“修”砂轮?还能让它“自我修复”?
这……这简直是神话!
许久,钱秉义教授才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他看着李晓宇,眼神复杂,有震撼,有敬佩,还有一丝哭笑不得。
“晓宇啊……我感觉,我这一辈子的学问,都白做了。你这脑子里,到底还装着多少,我们闻所未闻的东西?”
李晓宇只是笑了笑。
“好了,同志们,”他拍了拍手,将众人的思绪,拉回现实,“蓝图,已经画好。任务,已经明确。现在,我命令——”
“全体,开始行动!”
一声令下,整个红星厂,如同一台被瞬间激活了双核引擎的超级战争机器,以前所未有的磅礴气势,轰然运转了起来!
研发中心和生产车间的大楼上,同时挂上了鲜红的倒计时牌。
两条通往中国工业巅峰的战线,在这一刻,正式拉开了,波澜壮阔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