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功成的消息,如同春雷,以一种,远超所有人想象的速度,在共和国最顶层的工业与军事领域,迅速传开。
那块,由“昆仑一号”亲手雕琢出的,完美的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连夜,就被专机,从江州,直接运抵了京城。
当它,被摆放在,总装备部的成果展览室里,与那块,由德国顶级五轴机床,加工出的,充满了瑕疵的报废品,并排放在一起时。
那种,充满了视觉冲击力的,云泥之别般的巨大反差,让每一位,前来参观的,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和高级将领们,都陷入了长久的,震撼的沉默。
三天后,一份,由周将军亲自起草,并由数位军委核心首长,共同签署的,最高级别的嘉奖令,正式下发。
李晓宇,因其在“双龙计划”中,做出的,无可替代的,颠覆性的卓越贡献,被破格,授予了“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的终身荣誉称号!并给予,等同于“两院院士”的,最高级别津贴待遇!
整个“昆仑”项目组,则被授予“国防科技创新英雄集体”的光荣称号!
而“金陵中心”,也正式地,被中央,确立为,未来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超精密工业母机战略研发基地”!
一时间,荣耀加身,举国瞩目!
但李晓宇,却并没有,沉浸在这份,足以让任何人,都为之疯狂的巨大荣誉之中。
在婉拒了,来自京城,无数个部门的,盛情邀请后,他选择,第一时间,返回了江州。
因为他知道,“昆仑”问世,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如何,将这台,还处在“原型机”阶段的“神兵”,真正地,转化为,可以稳定、可靠、大批量生产的“国之利器”,才是接下来,更艰难,也更重要的挑战。
他一回到江州,便立刻,召开了“昆仑计划第二阶段暨小批量试生产启动大会”。
“同志们,我们打赢了,一场伟大的战役。”
李晓宇站在,那台,刚刚完成了历史使命,还带着一丝金属余温的“昆仑一号”原型机旁,声音,沉稳而有力。
“但,一场战役的胜利,不代表,我们赢得了整个战争。”
“从今天起,‘昆仑’项目,将正式转入,第二阶段。我们的任务,将从‘技术攻关’,转向,‘工程制造’!”
他当场宣布,成立“‘昆仑’量产工艺优化与标准化”专项小组。
由精密制造总院院长秦振华,担任总指挥。
他们的任务,就是在未来的一年之内,将这台,充满了“天才”与“灵感”的实验室原型机,转化为一套,任何一个,经过培训的高级技工,都能熟练操作和维护的,标准化的,工业产品!
同时,他要求,精密制造总院,必须在年底前,完成,首批四台“昆仑一号”正式量产型的总装!
而这四台,凝聚了共和国最高工业结晶的“神兽”,它们的去向,也早已被注定。
一台,将留在“金陵中心”,作为后续所有新型号研发的“基准母机”。
一台,将正式交付给624所,用于“泰山”航空发动机的,全面研制。
而剩下的两台,则将,分别,被运往沈飞和西飞!
“‘龙渊’,为他们,带去了,强健的‘四肢’。”
“而‘昆仑’,”李晓宇的眼中,闪烁着光芒,“将为我们共和国自己的雏鹰,换上一颗,真正强大的——”
“中国心!”
……
与此同时,在“昆仑”的巨大光环之下。
那场,由李晓宇,亲手点燃的,“釜底抽薪”式的“未来之战”,也在悄然地,改变着整个战场的格局。
全国,上百所,顶尖理工科院校的校园里。
学习“女娲”系统,参加“金陵中心”举办的线上技术竞赛,已经成为了一种,最时髦的风潮。
无数,充满了奇思妙想的,由学生们自己开发的“小程序”和“功能模块”,在“女娲”那开放的平台上,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一个,充满了活力,并且,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行着“自我进化”的,庞大的技术生态,正在,悄然成型。
而另一边,“补天联盟”的成果,也开始,全面爆发!
国产p4级轴承,不仅,完全满足了“龙渊”的生产需求,甚至,已经开始,向国内其他的机床厂家,小批量供货。
国产特种润滑油,更是,直接杀入了,由“美孚”、“壳牌”等国际巨头,所垄断的,高端工业润滑领域!
那十几家,曾经,毫不起眼的民营小厂,在“金陵中心”的“技术输血”和“订单喂养”之下,如同打了激素一般,疯狂地成长!
它们,如同一支支,装备了未来武器的,精锐的轻骑兵,开始在,被日本“赤龙计划”,所蹂躏得,一片狼藉的中国工业配套件市场上,发起了,摧枯拉朽般的,全面反击!
东京,发那科总部。
社长稻叶善治,正脸色铁青地,看着藤原敬二,递交上来的,最新一季的,中国市场财务报告。
报告上,那条,代表着他们0i-mate系列系统销量的曲线,在经历了最初的暴涨之后,竟然,开始出现了,一个,诡异的,停滞,甚至是,微小的下滑!
“怎么回事?!”稻叶善-治的声音,冰冷如铁,“我们的倾销,为什么,没有能,彻底摧毁他们的市场?!”
藤原敬二的脸上,充满了苦涩。
“社长……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那个‘金陵中心’,他们……他们根本,就没有和我们,在同一个维度上,战斗。”
“我们,在用价格,去攻占他们的‘现在’。”
“而他们,”藤原敬二的声音,艰涩而沙哑,“他们,却在用‘标准’、‘生态’和‘全产业链’,去偷袭我们的……”
“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