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入职后的第二天上午八点,一场别开生面的全体会议,在刚刚腾出来的,未来将作为研发中心一楼大厅的空旷场地上召开。
与会人员,是红星厂有史以来,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群体:以钱秉义教授为首的老一辈专家,以张建华为代表的中生代工程师,以林涛为代表的,刚刚加盟的天之骄子,以及以王浩为代表的,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青年技术骨干。
所有人都站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期待和振奋。
李晓宇站在最前方,他的身后,是一面巨大的,刚刚挂上去的白色看板。看板上,用极其清晰的逻辑图,展示了“红星一号”电主轴项目的完整技术分解结构树。
“今天,是研发部全体成员的第一次正式会议。”李晓宇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响,显得格外清晰,“从今天起,我们将不再是A组、b组,我们要以更专业、更聚焦的方式,向我们的总目标发起冲锋。”
他转过身,拿起一支红色的马克笔,在看板的第一个分支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我宣布,‘特种材料与精密轴承研究室’,正式成立!”他看向钱秉义教授,“由钱教授,担任研究室主任。您的任务,就是在一个月内,完善陶瓷球轴承的批量化生产工艺,将产品优良率,稳定在98%以上!”
“保证完成任务!”钱秉义教授大声回答,声音洪亮,精神矍铄。
李晓宇又在第二个分支上画了一个圈。
“‘核心结构设计室’,正式成立!由我本人,兼任主任。王浩,担任副主任。”他看着自己的得力干将,“我们的任务,是在半个月内,完成‘红星一号’所有机械零部件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为量产提供全部图纸!”
“是!保证完成任务!”王浩激动得满脸通红。
最后,李晓宇的笔,落在了那个最新,也是技术最前沿的分支上。
“‘运动控制与算法研究室’,正式成立!”他将目光,投向了人群中最年轻,也最自信的林涛,“由林涛同志,担任研究室主任。你的任务,是在两个月内,拿出‘智能主轴’的初步理论模型,并完成核心的自适应控制算法的实验室验证!”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让一个刚刚入职的硕士生,直接担任一个核心研究室的主任,这种魄力,在任何一家国营单位,都是不可想象的!
林涛自己,也愣住了。他没想到,自己那天的“狂言”,竟然真的被李晓宇如此郑重地,托付给了他。
“怎么?没信心?”李晓宇看着他,笑着问道。
林涛深吸一口气,向前迈出一步,用尽全身力气吼道:“请总工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李晓宇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从身旁的助手手中,接过三面印着不同徽标的红色旗帜,亲自走上前,将它们分别授予了钱秉义、王浩和林涛。
那旗帜,代表着责任,代表着信任,更代表着一种一往无前的信念。
授旗仪式结束,研发部的所有人,都感到一股热血,在胸中激荡。
而就在研发体系,进行着脱胎换骨般重组的同时,一场关于“量产”的动员大会,也在厂长办公室里,同步召开。
“老张,老刘。”李晓宇看着张建华和刘福贵,表情严肃,“金陵机床厂的第一批订单,只有不到三个月的交付期。研发是龙头,但生产是保障。龙头已经舞起来了,龙身,也必须立刻跟上!”
他拿出一份他亲手制定的,厚达几十页的文件,推到了两人面前。
“这是我草拟的,关于‘红星一号’电主轴的标准化作业程序,也就是Sop。从今天起,我任命张部长为量产项目总负责人,刘主任为副总负责人。你们的任务,就是在一个月内,把这条全新的,恒温恒湿精密装配线,给我建起来!并且,把这份Sop上的每一个字,都给我变成所有装配工人的肌肉记忆!”
张建华和刘福贵,翻开那份文件,立刻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
那上面,详细规定了从零件入库、清洗、检测,到轴承配对、预压、装配,再到最终测试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需要什么工具,参数是多少,工时多长,由谁负责,记录什么数据,都规定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这哪里是一份工厂的作业指导书,这简直就是一份艺术品!一份充满了工业逻辑之美的艺术品!
“总工,您放心!”两位老将,如获至宝,他们拍着胸脯,立下了军令状,“一个月!我们就是不吃不睡,也保证把产线建好,把标准吃透!”
会议结束,李晓宇下达的指令,如同一道道精准的电流,瞬间激活了红星厂这台庞大机器的每一个神经末梢。
整个工厂,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全速运转了起来。
研发中心里,三个研究室的成员,围在各自的看板前,激烈地讨论着技术方案,白板上写满了各种公式和图表。
生产车间里,刘福贵主任亲自带着人,清理仓库,铺设地坪,安装净化设备,建设那条承载着希望的精密装配线。
质检部门,在张建华的带领下,开始组织工人,学习那份厚厚的Sop,并利用蔡司测量仪,对所有外购的零部件,进行着最严苛的入库检验。
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战士,奔赴在自己的岗位上。每个人都领到了自己的“军令状”,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
一种紧张、有序、高效、而又充满了无限希望的氛围,笼罩着整个红星厂。所有人都明白,一场决定工厂未来的,真正的硬仗,已经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