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弟学校的美术课,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
因为可以不用正襟危坐,可以名正言顺地玩颜色,搞涂鸦。
这天的美术课,老师给出了一个非常开放性的题目——《夏天里最有趣的事》。
教室里立刻像炸了锅一样,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
“我要画我去河里游泳!”
“我要画我奶奶给我买的大西瓜!”
“我要画我爸爸带我抓知了!”
只有淼淼,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的角落里,手里握着一支蜡笔,看着面前的白纸,一动不动,像一尊小小的雕塑。
她的世界里,没有“夏天”这个概念。
她的【记忆图书馆】里,储存着从量子力学到天体物理,从黎曼猜想到哥德巴赫猜想的所有知识,
却唯独没有一个四岁孩子应有的,关于夏天的,温暖而鲜活的记忆。
她的小眉头微微皱起,开始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进行着一次奇特的检索。
关键词一:夏天。
关键词二:游戏。
关键词三:物理。
无数的知识碎片在她的脑海中飞速闪过,
最终,一幅清晰的,来自于她前世记忆中,某本科普杂志上的插图,浮现在了她的脑海中。
就是它了。
淼淼拿起画笔,开始在白纸上,认真地画了起来。
她的画很简单,也很“幼稚”。
背景,是一个被涂成金黄色的大大的太阳,太阳的周围,画着几道象征着光和热的波浪线。
画面的中央,是一个看不清脸的,用简笔画勾勒出的,火柴人一样的小孩。
小孩的手里,拿着一个圆圆的,中间画着网格线的东西。
一道笔直的,被涂成红色的光线,从太阳出发,穿过那个圆圆的东西,
最终,精准地聚焦在了地面上的一只,被画得比小孩还大的,黑乎乎的小蚂蚁身上。
蚂蚁的身上,还冒着几缕黑烟。
一幅标准的,“熊孩子用放大镜在太阳下烧蚂蚁”的涂鸦。
交作业的时候,美术老师一张一张地收着孩子们的画,脸上始终带着鼓励的微笑。
“嗯,王小明同学画的西瓜真大,真圆!”
“李小红同学画的小河真蓝,真漂亮!”
当她拿起淼淼的画时,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温思淼同学,画得……也很好,很形象。”
美术老师忍着笑,努力用一种温和的语气说道,
“不过呢,我们要做一个爱护小动物的好孩子,以后可不能学画上的小朋友,去烧小蚂蚁哦。”
老师的话,像一个信号,瞬间引爆了全班同学的笑点。
“哈哈哈,温思淼是个坏孩子!”
“傻子才会去烧蚂蚁玩呢!蚂蚁那么可怜!”
“她肯定是被蚂蚁咬过,要报仇!”
面对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淼淼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她既没有委屈,也没有愤怒,只是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仿佛那些嘲笑,都和她无关。
美术老师觉得淼淼这幅画,虽然“价值观”有点问题,但画得却出人意料的“传神”,
尤其是那束被聚焦的光线,画得笔直笔直的,很有“力量感”。
于是,她便把这幅画,和几幅她认为画得最好的优秀作品一起,贴在了教室外面的走廊公告栏上,作为一种“正反面教材”进行展览。
下午,马文借口给妻子送东西,又一次来到了子弟学校。
他的目光,第一时间就锁定在了公告栏上。
他一眼就认出了那幅风格奇特的“烧蚂蚁图”,那简陋的画风,和周围那些五彩斑斓的作品比起来,显得格格不入。
他走上前,仔仔细细地看了半天。
他看不出任何门道。
在他看来,这不过就是一幅傻孩子的涂鸦,正好印证了她智力上的缺陷和思想上的古怪。
但他还是鬼使神差地,从口袋里拿出了那台准备好的海鸥牌相机,趁着四下无人,对着那幅画,“咔嚓”一声,偷偷地拍了下来。
他觉得,这东西,以后或许能成为证明方振国那群人“装神弄鬼”的证据。
就在马文拍完照,心满意足地准备离开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走廊的另一头。
是方振国!
方老因为“龙芯”项目组毫无进展,心急如焚,坐立不安。
他想起了之前几次的经历,便抱着“碰碰运气”的心态,
习惯性地,想来子弟学校这边“偶遇”一下淼淼,希望能从这个“小福星”身上,获得一点“神谕”。
他刚走进教学楼,就看到了公告栏上贴着的那些孩子们的画。
他的目光,很快就被那幅风格独特的“烧蚂蚁图”吸引了。
“呵,这孩子。”
方老看到画,第一反应和美术老师一样,觉得童趣盎然,但又有点好笑。
他笑着摇了摇头,心想秦战这女儿,还真是与众不同。
他正准备转身离开,去找个老师问问淼淼在哪个班。
就在他转身的那一瞬间,他的目光,
无意中,再一次扫过了画中那个被画得圆圆的“放大镜”,又扫过了地上那只正在“冒烟”的蚂蚁。
他的脚步,猛地,顿住了!
放大镜……聚焦……光线……
蚀刻!
这不就是光刻最基础的原理吗!
方老的大脑,仿佛被一道无形的闪电,狠狠地劈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