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丹峰。
闲来无事,楚渊望着院中景致。
我应该会在这个洞府,待很久。
楚渊从储物袋取出在灵植峰购买的百年桃树,移植院中。
随后按说明,布下四时流霞阵。
楚渊喜欢桃花,想四季都见桃花盛开。
将几块灵石研磨成粉,指尖引动木属性灵气。
灵石粉末随木属性灵气,隐入桃树根部。
再过半个月,该能见到桃花盛开了。
楚渊想着院中桃花盛开的模样,忽然想起枕流园的桂花树,一阵神伤。
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分别才是常态。
大家安稳活着,就很好。
啸风见楚渊愣神,亲昵蹭了蹭他的小腿。
楚渊回过神,蹲下揉了揉啸风的头,唇角微扬。
再过几日,便是初八。
楚渊取出青玄剑,在院中开始练剑。
那日与赵明成约定后,每日清晨,楚渊都在院中练剑。
《青玄剑诀·炼气篇》共五招剑式:
起手式·青玄问心
守势·青藤绕树
攻势·破云见日
掠势·飞鸟投林
终式·万壑松风
他每日挥剑练习整套剑式十二次,熟悉剑式,感悟剑意,洗练心境。
剑招练习,唯勤奋用心罢了。
…
天衍峰,峰主卜算子正站在一株梅花树旁。
山顶风吹起他月牙白道袍的衣角,神色淡然,目视远方。
“星移辅曜,紫恒定光;动爻生变数,贞吉兆新祥。静观其化,守正待芳。”
“有趣。”
卜算子习惯性摸了摸下巴,似有感悟。
四月初八,暮春之末,山色如醉。
群峰间,乳白色灵雾未尽,如轻纱漫卷,绕于黛色山腰。
…
青玄剑阁练习场,两道身影交错。
楚渊手持青玄剑,起手「青玄问心」,剑势圆融。
赵明成凝神观看,不时出声指点:“楚师弟,此式心要诚,意要纯,勿求快。”
轮到赵明成演练,他剑走轻灵,「飞鸟投林」一式施展开来,如百鸟朝凤,令人眼花缭乱。
楚渊看得入神,若有所思道:“赵师兄剑意虽疾,然飞鸟终要归林,或许在转折处稍作停留,反能更显其妙。”
二人时而各自修习,时而相互切磋。
剑刃相击,发出清脆鸣响,在山谷间回荡。
惊得旁侧桃花树上的山雀振翅飞起,搅落一树花雨,纷纷扬扬落在二人肩头。
晨光渐暖,将二人练剑的身影拉得长长。
青玄剑阁各练习场,剑光与花雨交织,处处是勤修不辍的身影。
远处,数只白鹭掠过苍翠山坳,没入云深之处。
传功阁吴长老负手立于云端,望着下方剑阁中数百道挥剑的身影,微微颔首。
这样的景象,千百年来日日如此,正是:
“剑光不绝如江河,道统绵延似春山。”
他捋了捋长须,身影化作一道流光,继续往讲经堂而去。
今日,又有一批新入门弟子,等着聆听剑道初音。
…
午时,丁字练习场。
剑光倏敛。
二人恰好立于练习场中央。
楚渊轻转手腕,长剑在空中划过一道弧光,旋即倒持于背,剑尖朝下。
另一侧,赵明成同步做完此式,如镜影相照。
这正是青玄宗标准的收剑礼,剑锋归背。
正午阳光透过交错的桃枝,在二人尚带汗渍的额间跃动。
凌厉的剑气,尽数收敛。
场中,袅袅灵雾,几片桃花,悠悠飘落。
二人各自后退三步,手握剑柄,剑尖朝下,抱拳作别。
“告辞。”
“再会。”
相视一笑,各自转身。
脚步间,带起几瓣落花。
各自向不同方向离去。
…
青玄阵阁,乙字课堂。
窗外云雾缭绕,窗内灵气氤氲。
尤长老一袭青袍,站在灵壁前。
他袖袍轻拂,一道结构简单却韵味悠长的阵法,在灵壁上亮起。
正是楚渊等人今日要学的二阶下品阵法,小云雨阵。
“今日习‘小云雨阵’。”
尤长老声音清越,目光扫过台下五名弟子:“此阵虽简,却已涉及‘聚灵’、‘化形’、‘拟态’三重要义,乃是我等水木属性修士必修的基础阵法。”
“尔等今日且观此阵,依前几课所授《基础阵纹通则》与《元气枢要论》,谈谈其关键何在。”
坐在左侧,身形挺拔的顾长风率先开口,声若洪钟:“尤长老,弟子以为,关键在‘势’!”
“《元气枢要论》有云,‘水无常形,顺势而下’。此阵阵眼设置,正合‘高屋建瓴’之势,如此方能引动周遭水汽汇聚,沛然成雨!”
尤长老微微颔首:“不错,明其大势,方能引动沛然之力。顾长风于‘势’之一道,理解颇深。”
“江砚辞,你对此有何见解?”
他点到江砚辞。
江砚辞声音温润,缓缓起身:“弟子以为,关键在‘构’。”
“《基础阵纹通则》强调‘结构稳则灵流畅’。此阵以‘双环嵌套’为基,内环主聚,外环主控,辅以三处‘云纹节点’进行灵气分流与形态微调,结构精妙,方能使云气聚而不散,雨落有序。”
“善。”
尤长老眼中露出一丝赞许:“江砚辞已得‘结构’之妙,明析阵理,方能稳中求进。”
柳听雪起身示意,随即开口:“弟子感其‘意’。”
“阵法之道,贵在契合自然。此阵云纹舒展,雨纹垂落,其‘意’在于模仿天地间云升雨降之循环。心神沉入,便能感知其中那份‘润泽’与‘生机’,循此意境布阵,则事半功倍。”
柳听雪更重阵法与天地自然的共鸣。
尤长老抚须:“柳听雪灵觉敏锐,能感阵意,贴近自然之道,亦是正途。”
最后,大家看向楚渊。
楚渊前几节课对阵法理论听的云里雾里,近几日未打坐,反倒睡得安稳,睡眠质量堪比前世数学课上。
二阶下品阵法仅涉平面图形结构,楚渊尚能勉强应付。
是以《基础阵纹通则》他尚能看懂,依葫芦画瓢,再结合前世几何知识,课业尚可,曾得尤长老几次赞赏。
但《元气枢要论》,在楚渊眼中与天书无异。
动态灵气变化、因变量与参变量,再结合自身灵气亲和度与悟性,让他头疼欲裂。
这几日课后,楚渊用神识感悟玉简中阵法的阵意,却毫无头绪。
于是他用纸笔,结合前世今生的数学知识,尝试用数学解析阵法。
可解析着,纸上渐渐成了鬼画符。
此刻楚渊神游太虚,察觉众人目光,身上一阵发毛。
小班授课,半分鱼也摸不得。
楚渊面前是一堆稿纸,上面并非传统阵图,而是以《周天度量法》标注的角度、弧弦比例,以及基于《元气枢要论》推演的灵压节点分布简图。
他沉吟片刻,恭敬道:“尤长老,诸位师兄师姐。弟子观此阵,其关键或在于‘平衡’。”
他指向空中阵纹:“依《基础阵纹通则》,‘双环嵌套’结构需内外灵压协同。”
“内环聚灵过快,则云气臃肿难化雨;过慢,则雨势稀疏不成形。据弟子粗略计算,内外环灵压比值,需维持在约二点七零至二点七二之间,方为最佳区间。”
“而三处‘云纹节点’的弧度,其弦长与弧长之比,亦需精准控制在约零点六一八,方能最优导引灵气分流,避免涡旋或断流,此即《元气枢要论》中‘过犹不及’之道的一种量化体现。”
尤长老听完,眼中精光一闪,并未立刻点评对错,而是看向所有弟子:“尔等可知,楚渊所言‘二点七零至二点七二之间’、‘零点六一八’这些数值,与顾长风之‘势’、江砚辞之‘构’、柳听雪之‘意’,可有冲突?”
见众人思索,他自问自答:“并无冲突。此乃一体之多面!”
“顾长风所感之‘势’,是此阵灵力宏观流动之趋向;江砚辞所析之‘构’,是达成此趋向的骨架;柳听雪所悟之‘意’,是此阵蕴含的自然道韵;而楚渊所探之‘平衡’,则是维系此‘势’、此‘构’、此‘意’长久稳定的内在尺度!”
尤长老袖袍一挥,空中阵纹微微调整,灵光流转果然更为顺畅圆融:“楚渊能以《周天度量法》、《元气枢要论》为基,尝试探寻阵法运转的内在尺度,此路虽繁,却直指阵道‘精确调控’之核心,亦是先贤着述中蕴含的深意。”
“然需谨记,数值是工具,是渡河之舟,切不可只见舟筏,忘了对江河本身,也就是天地灵气动态特性的体悟。”
楚渊与其他弟子一同躬身:“谨遵长老教诲!”
楚渊此时若有所悟。
或许,我可用工具探求规律,以规律印证感悟,弥补灵气亲和与阵意悟性的不足。
这,或许便是我的阵道之途。
经过尤长老的点拨,困住楚渊许久的阵道瓶颈,隐隐松动了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