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成年承重任,匠心渡风雨
夏夏和陆时衍在老槐树下举办完婚礼后,清溪村的非遗产业迎来了新的机遇 —— 一家全国连锁的文创平台主动找上门,想签下清溪竹编的独家合作,要求每月至少供应两千套体验包,还要开发十款全新的竹编文创产品。
接到合作意向那天,两人在作坊里对着合同看了一夜。陆时衍手指划过 “每月两千套” 的条款,眉头微微皱起:“现在村里的手艺人满打满算只有十五个,就算每天加班,最多也只能完成一千五百套,强行接下来说不定会砸了咱们的招牌。”
夏夏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桌上摊着村民们的考勤表 —— 李婶的儿子最近要高考,她每天得提前两小时回家做饭;陈爷爷的腰伤犯了,不能长时间坐着编竹丝;还有几个年轻手艺人因为城里开出更高的工资,正在犹豫要不要离开。“可这是咱们把清溪竹编推向全国的最好机会,要是错过了,下次不知道要等多久。”
窗外的天渐渐亮了,槐树叶在风中轻轻晃动,像在无声地叹息。夏夏突然想起小时候总觉得成年是件特别酷的事 —— 可以自己做决定,能去想去的地方,可真正踏入成年世界才发现,所谓成年,不过是在 “想要” 与 “能做” 之间反复权衡,在责任与梦想之间艰难平衡。
第二天,两人召集村民们开会。陈爷爷拄着拐杖坐在最前面,听完合作方案后,沉默了很久才开口:“丫头,时衍,俺知道这机会难得,可咱不能为了赚钱委屈自己的手艺。要是赶工让竹编出了次品,那咱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是啊夏夏老师,” 一位年轻手艺人小声说,“城里的工厂给我开了每月八千的工资,比在村里编竹编多一倍,我爸妈也劝我去城里发展……”
会议最终不欢而散。夏夏看着村民们陆续离开的背影,心里像压了块石头。陆时衍走过来,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难过,成年就是这样,要面对取舍,也要接受不完美。咱们再想想办法,总能找到既不辜负机会,又不委屈大家的路。”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开始分头行动。陆时衍联系了周边几个同样有竹编手艺的村子,想联合起来组建 “非遗手艺人联盟”,共享订单、互帮互助;夏夏则带着阿瑶和小宇,重新优化体验包的设计 —— 把复杂的纹样简化,用机器辅助完成竹丝的初步切割,既节省时间,又能保证质量。
可困难远比想象中多。周边村子的手艺人担心利益分配不均,对联盟的提议犹豫不决;机器切割竹丝的方案遭到陈爷爷的反对:“竹编的魂就在于手工的温度,用机器做出来的东西,再好看也没了灵气。”
那段时间,夏夏每天要跑三个村子谈合作,晚上还要回来修改设计稿;陆时衍一边要帮陈爷爷调理腰伤,一边要和文创平台协商调整订单量,常常忙到后半夜才能回家。有天晚上,夏夏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看到陆时衍趴在桌上睡着了,电脑屏幕还停留在手艺人联盟的章程草案上,他的指尖还沾着为陈爷爷贴膏药留下的药膏痕迹。
夏夏轻轻走过去,给她盖上毯子,眼眶突然红了。她想起婚礼上两人在槐树下许下的诺言 ——“一起把日子过成喜欢的样子”,可现实却充满了风雨。原来成年后的爱情,不只是花前月下的浪漫,更是并肩面对风雨的勇气,是在对方疲惫时递上的一杯热茶,是在彼此迷茫时坚定的一句 “我陪你”。
就在两人快要撑不住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之前离开的年轻手艺人突然回来了,还带回了两个在城里学设计的朋友:“夏夏老师,我想通了,城里的工资再高,也没有在村里编竹编踏实。我带回来的朋友会做电商运营,能帮咱们把竹编卖到网上,不用只依赖文创平台。”
周边村子的手艺人也被他们的坚持打动,同意加入联盟,还推选陈爷爷担任联盟会长,负责把控竹编质量。文创平台那边,在看到他们的手艺人联盟计划和优化后的设计方案后,也同意把每月的订单量降到一千五百套,还愿意提供资金支持他们培训新的手艺人。
解决完所有问题那天,两人又坐在了老槐树下。夏夏靠在陆时衍肩上,看着远处村民们在作坊里忙碌的身影,阿瑶和小宇正带着新培训的手艺人学习编 “星星云” 挂件,笑声飘得很远。
“原来成年二字,真的不容易。” 夏夏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却更多的是释然。
陆时衍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薄茧蹭过她的指尖:“是不容易,但也没那么难。只要咱们守住匠心,守住彼此,再大的风雨也能扛过去。”
槐花又落了下来,落在两人的发间。夏夏看着手上的同心扣,突然明白,成年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有人与你并肩,一起承担压力,一起解决问题,一起在岁月的风雨里,把每一份责任都变成守护初心的力量。而那些曾经觉得 “不容易” 的时刻,终会在匠心与爱意的滋养下,变成生命里最珍贵的成长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