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封门,农闲时节。红星公社却并未完全沉寂。沼气池需要定期维护,越冬作物需要照看,更重要的是,伊拉编写的那本《农村资源循环利用与社区韧性建设——‘伊拉模式’的方法与实践》指南初稿,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有限的范围内激起了层层涟漪。
张书记动用公社的关系,将指南油印了上百份,分发给县里各个公社,甚至托人送到了地区农业局。他没有大张旗鼓,只是附上一句:“红星公社一点不成熟的经验总结,请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供兄弟公社参考。”
起初,并未引起太大反响。很多公社干部拿到那本厚厚的、带着油墨味的册子,翻看几眼,看到里面不仅有实际操作,还有数据图表、案例分析,甚至提到了“土壤微生物”、“系统韧性”这些陌生词汇,只觉得头大,随手就放在了文件堆里。
然而,总有一些有心人。
距离红星公社百里外,一个名叫柳林公社的地方,党委书记老马,是个喜欢琢磨事的老革命。他拿到这本指南,一开始也没当回事。直到有一天,他们公社一个生产队因为畜禽粪便处理不当,导致水源污染,引发了轻微的肠道传染病。老马焦头烂额之际,偶然又翻开了伊拉的指南,看到了里面关于“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章节,以及“公共卫生预防”的强调。
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派了两个人去红星公社“取经”。去的两个人回来后面色通红,兴奋不已,不仅带回了更详细的操作要点,还转述了伊拉关于“循环农业与公共健康”的一番见解。
老马听完汇报,猛地一拍大腿:“高人!这伊拉是个高人!这写的不是死办法,是活思想!”他立刻组织公社干部学习指南,并结合柳林公社水塘多的特点,搞起了“塘边沼气池+沼液养水浮莲喂猪”的小型循环试验。
类似的情况,在其它几个地方也有发生。指南就像一本“应急手册”或“灵感源泉”,总是在别人遇到具体问题时,展现出其超越具体技术的价值。伊拉强调的“因地制宜”、“问题导向”、“激发内生动力”的核心思想,开始被一些基层干部默默记在心里。
这些反馈,通过各种渠道零星地传到伊拉这里。她并不意外,她知道,真正的认同,源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用。她利用这段冬闲时间,一方面根据李建国研究员提供的新书单,如饥似渴地啃着《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导论》,遇到不懂的,就在系统模拟实验室里反复演练、请教;另一方面,她开始着手整理红星公社这几年在卫生防疫、妇幼保健方面的经验,准备为指南补充一个关于“健康乡村”的章节。
系统的虚拟实验室和资料库成了她最强大的后盾。【微生物学导论】理解困难?系统可以生成3d动态模型,直观展示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和代谢过程。【基础生物化学】概念抽象?系统能用拟人化的动画演示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分解与合成。这种超越时代的学习方式,让伊拉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吸收着现代科学知识。
她甚至开始自学高等数学,因为李研究员告诉她,更深入的农业科学研究离不开数据分析和建模。这对只有“扫盲班”底子的伊拉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那些微积分符号如同天书,但她没有退缩。白天跟着公社会计学习打算盘、看报表,锻炼计算能力,晚上就在系统空间里,从最基础的函数概念开始啃。
“宿主,你的脑域开发程度正在稳步提升,目前逻辑推理与抽象思维能力评估为b+级。”系统冷冰冰的汇报里,似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b+?看来还得更努力才行。”伊拉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嘴角却带着笑。这种攻克知识堡垒的感觉,让她着迷。
就在伊拉沉浸于知识海洋时,两封几乎同时到达的信件,打破了冬日的宁静。
一封来自省城,是李建国研究员写来的。信里语气兴奋地告诉她,他们合作课题的初步报告,不仅得到了农科所的高度认可,还被推荐参加明年春天在北京举行的一个全国性的“农业生态与能源技术交流会”。李研究员极力邀请伊拉作为合作者一同前往,并在会上做口头报告,分享“伊拉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李建国在信末写道,“让你的成果,被更多人看到!让‘泥土的智慧’登上全国的舞台!”
去北京?在全国性的会议上做报告?伊拉拿着信纸的手微微有些颤抖。这对她而言,是一个从未想象过的广阔天地。
另一封信,则来自地区党委宣传部,措辞正式而严谨。信中说,宣传部注意到了红星公社在“农村社会主义新事物”方面的探索和总结,尤其对伊拉同志在实践中成长、并善于进行理论总结的事迹表示关注。信中提及,根据上级精神,国家可能需要选拔一批“有实践经验和培养潜力的优秀青年”进行深造,询问伊拉同志的基本情况和学习意愿,并随信附了一份《优秀青年基本情况登记表》。
这封信的内容更加含蓄,但信息量巨大。“深造”?这意味着什么?是上大学吗?伊拉的心怦怦直跳。这个时代,工农兵学员上大学虽然存在,但名额极其稀少,竞争异常激烈。这封信,无疑是一道希望的微光。
两封信,两个截然不同又可能相互关联的机会,摆在了伊拉面前。
去北京参会,是肯定已有的成绩,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填报登记表,是争取未来的可能,通往更精深的知识殿堂。
伊拉没有立刻做出决定。她将两封信仔细收好,一个人走到屋外。雪后的天空湛蓝如洗,阳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凛冽的寒风吹在脸上,让她更加清醒。
她知道,无论选择哪一条路,或者尝试两条路都走,她都离不开脚下这片土地,离不开红星公社这个根基。她的力量,源于此;她的故事,也源于此。
“系统,”她在心中问道,“数据推演,这两个机会的成功率,以及最优选择?”
【数据不足,无法精确推演。参会机会成功率较高(80%),取决于宿主报告质量。深造机会成功率未知,受宏观政策、名额分配、竞争者等多因素影响,目前评估低于30%。建议:同时积极准备,参会可提升知名度,或对深造机会产生正向影响。核心建议:持续强化宿主不可替代性(实践成果+理论总结)。】
系统的分析冷静而客观。伊拉深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她既要抓住去北京的机会,把红星的经验、把自己的思考响亮地传递出去;也要认真填写那份登记表,绝不放弃任何一丝通往更广阔知识世界的可能。
这个冬天,注定无法真正“闲”下来了。她转身回屋,摊开稿纸,拿起了笔。灯光下,她的身影坚定而执着。远方的召唤已经传来,她必须加快脚步,积蓄力量,准备迎接那片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