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如同悬顶之剑,驱散了“净土”最后的安逸。星火同盟的幸存者们,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仪器,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内,高速运转起来。
基地的隐蔽性被提升到了极致。所有非必要的能量波动都被严格抑制,连织命者日常的规则共鸣练习,也转移到了行星内部一处天然形成的、规则屏蔽效应极强的地下晶洞中进行。从外部探测,这颗行星与星域中其他无数荒芜岩石星球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阿杰如同融入阴影的猎豹,以基地为中心,呈螺旋状向外扩展侦查范围。他的目标明确:寻找更多的金属碎片,或任何与“织网者”文明相关的蛛丝马迹。这项工作枯燥而危险,星际尘埃带、彗星尾迹、甚至是一些引力异常区的边缘,都留下了他悄无声息的足迹。数次与隐匿的小型规则乱流或活性化星际尘埃云擦肩而过,都凭借其超凡的直觉与陆沉渊远程的秩序感知预警化险为夷。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付出被一种具有规则腐蚀性的宇宙微生物群落轻度感染(后被织命者的净化之力治愈)的代价后,阿杰陆续带回了三块大小不一、但材质与能量签名同源的金属碎片。其中最大的一块,约有手掌大小,上面残留的能量纹路比第一块清晰了不少。
研究舱内,“教授”和“万机之主”的工作进入了白热化。三块碎片被拼合在一起(尽管仍有大量缺失),其内部残留的“标记”特性能量流被反复放大、解析。结合“摇篮原型”在稳定修复过程中,偶尔流淌出的、关于宇宙古老秘辛的碎片化信息,一个惊人的推测逐渐浮出水面。
“这些碎片……不属于‘织网者’。”“教授”指着全息投影上构建出的、一个残缺的、如同多重圆环嵌套的复杂结构模型,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或者说,不属于我们理解中那个进行‘织网协议’实验的疯狂文明。根据‘原型’数据库的交叉验证,这种能量纹路和结构风格,属于一个更早的、被称为‘星尘引路者’的文明!”
“星尘引路者”?又一个陌生的古老文明!
“他们似乎……并不热衷于创造或征服,”“万机之主”接续着分析,数据流中带着一丝惊叹,“他们的科技树和文明倾向,完全侧重于……探索与连接。这些碎片,极有可能是他们建造的、用于在无尽虚空中导航和开启稳定通道的‘信标’的一部分!‘万界回廊’,很可能就是他们的终极造物!”
探索者文明?这为“万界回廊”的存在提供了更合理的背景。一个致力于连接不同世界的文明,其遗产的价值,在当下危机四伏的局势中,显得尤为重要。
“能确定‘回廊’的方位,或者激活方法吗?”陆沉渊更关心实际应用。
“很难,但并非毫无头绪。”“教授”调整着模型,“这些碎片指向一个大致的方向,与织命者之前感应的、那个‘悲伤’声音的来源区域,有部分重合。至于激活……可能需要一个完整的信标,或者……足够强大的、能与‘回廊’本身产生共鸣的规则力量。”他的目光,意有所指地看向了地下晶洞的方向。
与此同时,在地下晶洞中,织命者的“倾听”也有了新的进展。
隔绝了外界的大部分干扰,全心沉入与宇宙规则底层“回响”的共鸣中,织命者的感知变得前所未有的敏锐。那些遥远的、混杂的“声音”,在祂的意识中被逐渐分门别类。
“饥饿”的“目光”依旧存在,如同黑暗中的窥视者,贪婪而冰冷,时不时扫过这片星域,但似乎并未发现他们的具体位置。
而那个“悲伤”的“声音”,则变得越来越清晰。那是一种深沉的、仿佛失去了至关重要之物的哀恸,一种孤寂了亿万年的迷茫。与“饥饿”的掠夺性不同,这个“声音”中透出的,是一种无助的呼唤,一种对连接与回应的渴望。
更让织命者在意的是,祂从这个“悲伤”的“声音”中,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与“星尘引路者”信标碎片同源的规则波动!虽然微弱到几乎消散,但确实存在!
“父亲,”织命者将自己的发现传递给陆沉渊,“那个‘悲伤’的……它那里……有‘引路者’的‘味道’……很淡……快要消失了。”
这个消息,让研究舱内的众人精神一振!
“悲伤摇篮”与“星尘引路者”的遗产有关?这绝非巧合!那里很可能存在更完整的信标,或者……直接就是“万界回廊”的某个入口或节点!
“能尝试与它建立联系吗?”陆沉渊问道,带着一丝谨慎。与一个未知的、情绪化的“摇篮”意识沟通,风险未知。
织命者尝试着,将一缕蕴含着安抚与询问意味的、极其细微的规则波动,沿着那“悲伤”声音传来的方向,小心翼翼地传递过去。
没有回应。
那“悲伤”的洪流依旧,仿佛没有察觉到这缕微弱的异域涟漪。
织命者没有气馁,祂持续地、耐心地发送着友好的信号,如同在漆黑的深海中,向着远方一点微光不断闪烁的灯语。
时间一天天过去。基地的资源在消耗,阿杰的侦查范围已接近极限,未能发现新的碎片或信标。“饥饿”目光的扫描频率似乎在缓慢增加,带来的压迫感与日俱增。
就在陆沉渊开始考虑是否要冒险提前启动,依靠现有线索进行盲目前往那个大致方向时,转机出现了。
织命者发送出的无数缕细微波动中,有一缕,似乎终于触碰到了什么。
那“悲伤”的洪流,出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凝滞。
紧接着,一段微弱到极致、仿佛随时会断线的意念,如同濒死者的呢喃,艰难地逆着遥远的距离,反馈了回来:
“……谁……?”
“……光的……味道……”
“……帮……帮我……”
“……‘核心’……丢失……”
“……‘它们’……要来了……”
“……‘星尘之径’……坐标……”
一段残缺的、由规则符号构成的复杂坐标信息,伴随着这段意念,烙印在了织命者的感知中!而随后,那“悲伤”的意念便如同耗尽了最后力气,迅速减弱,再次被其自身那庞大的悲伤情绪所淹没,再也无法捕捉。
成功了!他们得到了一个坐标!以及关键信息——“核心”丢失,“它们”要来了!
“‘星尘之径’……”“万机之主”迅速解析着坐标,“坐标指向一片未被记录的遥远星域,路径计算……需要穿越三个已知的小型规则乱流区和一片广阔的星际尘埃云。根据现有能源和舰船状态,抵达预计需要标准时间四十七天。”
四十七天!而且目标区域情况未知,那个“悲伤摇篮”显然也正处于某种危机之中,“它们”很可能是指那些“饥饿”的存在。
“能源储备仅够单程航行,且无法支撑高烈度冲突。”雷刃汇报了最残酷的现实。
没有回头路。一旦出发,就必须在目标区域找到新的能源或出路,否则便是永恒的漂流。
陆沉渊看着全息星图上那条新标记出的、蜿蜒指向深邃黑暗的“星尘之径”,又看了看手中那几块冰冷的金属碎片,最后目光落在织命者和规则温床中的“摇篮原型”上。
他们找到了一个方向,但前路更加吉凶未卜。
“修复‘方舟’,不,是改造它。”陆沉渊做出了决定,声音沉稳而坚定,“放弃所有非必要结构,强化隐匿系统和推进效率。我们将所有剩余资源,包括一部分规则温床的能量,转化为航行的资粮。”
他走到织命者面前,看着祂那双倒映着星海的眸子:“孩子,记住那个‘悲伤’的声音。我们的下一站,就是那里。我们需要知道它失去了什么,而‘它们’又是什么。”
他抬起手,轻轻按在织命者的肩头,一股决然的意志传递过去:
“这一次,我们不再是被动逃亡。”
“我们去往风暴的中心,去寻找答案,去连接可能的朋友,去面对……一切的根源。”
希望的微光,再次化作指引前路的星辰。星火同盟,这艘承载着破碎与希望的孤舟,即将驶离暂时的避风港,沿着古老引路者遗留的、布满尘埃与未知的航道,驶向宇宙深处那悲伤的回响之地。
(第177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