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那流动着青色光晕的通道,仿佛跨越了一层无形的界膜,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与之前任何一处地方都截然不同。
这里并非想象中狂风呼啸、飞沙走石的绝地,反而是一片奇异的、充满了静谧与流动之美的巨大山谷。谷底并非泥土,而是由无数光滑如镜、呈现出青玉光泽的奇异岩石构成,映照着上方变幻的天空——那并非真实的天空,而是由无数流转不定的、青白色的风之能量构成的穹顶,如同一个倒扣的、缓缓旋转的流体琉璃碗。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到极致的风元素,它们并非狂暴无序,而是如同有了生命般,遵循着某种古老而玄奥的轨迹缓缓流淌。一些完全由精纯风元素凝聚而成的、形态各异的风之灵在山谷中徜徉。它们有的如同摇曳的青色光带,有的形似透明的飞鸟,有的则像是模糊的人形轮廓,周身散发着或强或弱的能量波动,从初具灵智到深不可测,不一而足。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谷中央那座巍峨耸立的、完全由某种青色晶体自然生长形成的巨大殿堂。殿堂没有墙壁,只有无数根需要数人合抱的青色晶柱支撑起宏大的穹顶,殿堂内部,隐约可见一个更加深邃、风元素浓度高到形成液态般光泽的核心区域。
整个山谷都回荡着一种低沉的、仿佛来自远古的嗡鸣,这声音不再带有悲伤,而是充满了威严、古老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审视。
扑面而来的,并非是攻击,而是那浩瀚、古老的风之能量自然带来的压迫感,以及无数道来自四面八方、来自那些风之灵的、好奇、警惕、甚至带着些许漠然的目光。
焱铭立刻按照既定策略,没有释放出任何强大的魂力波动,也没有急于激发风旋印记进行大规模的共鸣。他只是将印记的力量维持在基础状态,增强着自身对环境的感知,同时,通过印记,持续地、稳定地散发出那股已经练习纯熟的、平和、友善、带着求知与交流渴望的意念波动。
这意念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细小石子,虽然微弱,却清晰地在这片风之国度中荡漾开来。
“我们为理解而来,为沟通而至…”
“愿倾听风的低语,愿解答风的困惑…”
他同时抬起手,示意身后的伙伴们保持安静,跟随他的脚步,以一种不疾不徐、充满敬意的速度,缓缓向着山谷中央那座青色晶体殿堂的方向前行。
他们的到来,显然引起了谷内风灵的注意。一些弱小的风灵好奇地靠近,围绕着他们盘旋,感受着那友善的意念,然后又受惊般倏然远离。一些更强大的风灵则悬浮在远处,静静地“注视”着他们,没有任何表示。
空气中流淌的风元素,似乎也受到了这友善意念的影响,在他们前行路径上,那原本平缓流动的能量微微分开,形成了一条相对更容易通行的“无形路径”,仿佛是一种默许,又像是一种无声的引导。
唐三等人紧跟其后,同样收敛着气息,心中充满了震撼。他们能感觉到,队长那持续释放的善意意念,正在与这片古老的山谷进行着一种微妙的互动。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与以往任何依靠武力突破秘境的方式都不同。
缓步前行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他们距离那座中央的青色晶体殿堂已经不足千米。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殿堂内部的中央,有一个不断旋转的、散发着令人心悸能量波动的青色漩涡,那恐怕就是整个叹息之风谷,乃至整个飓风山脉的风眼核心!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踏上通往殿堂的、由巨大青玉石板铺就的阶梯时,异变陡生!
三道凝实无比的青色身影,如同瞬移般出现在阶梯之前,拦住了去路。
这是三具完全由高度凝聚的风元素构成的人形灵体,它们的身形比之前见过的任何风灵都要清晰、凝练,面部轮廓模糊,但眼眶位置却燃烧着两团青白色的灵魂之火。它们手中握着由风元素凝聚而成的长戟,身上散发出的能量波动,赫然都达到了魂斗罗级别!而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守护此地的威严。
它们是这座风之圣殿的守护风灵!
正中的守护风灵,抬起由风构成的手臂,手中的风之长戟指向焱铭,一股强大的精神意念如同风暴般压来,带着质问与审视:
“外来者…持有风之印记…心怀友善…”
“然,风之圣殿,非轻易可入…”
“欲见‘风之祖灵’,需证明尔等…确有‘解惑’之能!”
“展现…尔等对‘风之真谛’的理解!”
考验,来了!而且是由三位魂斗罗级别的守护风灵亲自把守的考验!它们认可了焱铭的善意和风之印记,但想要面见此地真正的主事者(风之祖灵),必须展现出相应的资格!
焱铭停下脚步,面对三位强大的守护风灵,神色平静,眼中却燃烧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仅仅是释放善意已经不够,他必须用行动和领悟,来证明自己拥有为风灵“解惑”的潜力。
【当前状态更新】
环境:进入“叹息之风谷”核心——风之圣殿外围。风元素浓度极高,存在大量风灵,中央有青色漩涡(风眼核心)。
遭遇:被三位魂斗罗级别守护风灵拦截,需通过考验证明“解惑之能”。
考验内容:展现对“风之真谛”的理解。
团队状态:保持冷静,准备应对考验。
【主角的抉择】(面对守护风灵关于“展现风之真谛理解”的考验,焱铭决定如何应对?)
演化火焰,诠释风助火势:直接施展煌焱寂灭龙炎,但并非攻击,而是演化出火焰在风中燃烧、壮大、变化的种种形态,以“风火相生”之道来诠释对风之力量的理解。
讲述感悟,阐述心映风灵:不施展任何魂技,而是通过风旋印记,将自己之前领悟的关于风之自由、流动、沟通、困惑等真谛,以意念的形式娓娓道来,以“理念”服人。
演示掌控,展现如风之道:利用风旋印记,精妙地操控周围的风元素,演示出风的轻柔、狂暴、感知、传递等多种形态与特性,展现自己并非征服,而是“融入”与“驾驭”风的力量。
反问风灵,探寻其之真谛:大胆地向守护风灵反问,询问它们所守护的、所理解的“风之真谛”究竟是什么?以此引发更深层次的交流,并在回答中展现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