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离开后,荒星的祈星族并未停下脚步。老者捧着麦种,对着守穗离去的方向深深鞠躬,然后转身对族人们说:“星途网的人信我们能种出麦子,我们就不能让他们失望。”
石生留下的翻土技巧简单却实用——顺着沙下的石脉翻耕,既能保住水分,又能让合心种的根须抓住依托。孩子们提着陶罐,将语者用星络引来的泉水小心翼翼地浇在播下的种子旁,罐沿的水渍在沙上画出小小的圈,像给种子盖了层被子。
小雾留下的雾丝在石屋周围织成薄罩,白天挡住灼人的日光,夜里凝聚露水。老者每天都会对着雾罩作揖,说:“多谢远来的雾朋友,替我们照看这些希望。”
第七天清晨,最先发现异常的是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她蹲在田垄边,突然尖叫起来:“冒绿了!冒绿了!”
众人围过去,只见沙地里钻出点点嫩芽,芽尖带着合心种特有的淡紫,叶片虽小,却挺得笔直。老者伸手想碰,又猛地缩回,怕自己粗糙的手掌伤了这脆弱的生机。
“是星轨在帮忙。”他望着天空,沙地上拼的星轨图案正泛着微光,与嫩芽的紫芒遥相呼应,“守穗姑娘说的没错,连接不是等来的,是种出来的。”
消息很快传遍整个荒星。原本分散在各处的祈星族人,都往石屋聚集,带着自家仅存的陶罐、工具,甚至有人拆了破旧的石屋,用石块垒起简易的灌溉渠。他们学着万藤台的样子,在田边种上声纹藤的新枝,藤须顺着石渠生长,每长出一寸,就意味着水渠往前延伸了一寸。
一个月后,守穗的星舰再次靠近荒星时,探测仪上的“求缘波”已变得稳定而强烈。透过舷窗,能看到成片的绿意在黄沙漠上蔓延,紫雾麦的幼苗随风起伏,像一片流动的星河。
“他们成功了!”雾芽拍着手笑,声纹藤的新芽在她掌心舒展,浮现出清晰的画面:祈星族人围着麦田跳舞,老者用树枝在沙上补全了星轨图案,图案的末端,正与星途网的缘丝慢慢相接。
星舰着陆时,老者带着族人在麦田边等候,每个人的衣襟上都别着用麦秆编的“缘穗”。“按你们说的,我们把星轨补全了,”老者声音洪亮了许多,“这穗子,是我们编的‘入缘结’,想正式加入星途网。”
守穗接过缘穗,穗子上的麦秆还带着新鲜的清香,编织的纹路与万藤台总穗的螺旋纹完美契合。她将缘穗系在声纹藤的主脉上,藤立刻发出欢快的声响,顺着星轨往星途网的方向延伸,将荒星的坐标牢牢“缝”在了星图上。
“以后啊,”守穗笑着说,“你们的麦子熟了,星途网的伙伴会来帮忙收割;要是遇到风沙,陨冰星系的冰髓泉、熔火星系的暖芯绒,都会顺着缘丝送来。”
小姑娘抱着一束刚开的野花跑过来,花茎上缠着麦秆:“这是‘谢缘花’,我们荒星唯一能开的花,送给你们。”
守穗接过花,花瓣上还沾着沙粒,却比任何奇花异草都动人。她忽然发现,荒星的沙不再是焦渴的黄,在麦田的映衬下,竟泛着温暖的金——那是希望的颜色。
离开时,祈星族人站在麦田边,用新学会的星络手势比划着“再见”,声纹藤的叶片上,浮现出他们新编的歌谣:“沙生绿,星结缘,远来客,常相见……”
星舰驶离荒星,守穗回头望,只见那片绿色正顺着缘丝往星途网蔓延,像一条新生的藤蔓,将孤星与星海紧紧连在一起。银纹的星图上,荒星的光点终于亮起,与其他星系的光点连成一片,再没有“孤星”的痕迹。
“下一站去哪?”雾芽晃着手里的新缘穗,穗子上的麦秆还在微微生长。
守穗指着星图上另一个闪烁的光点,那里的“求缘波”刚刚变强:“听说‘环星带’的生灵,正用星环的碎片拼‘共星图’,我们去看看,能不能帮他们把图拼得更圆些。”
声纹藤的新芽指向环星带的方向,芽尖的星尘闪闪烁烁,像在说:路还长,缘未完,我们继续走。
麦田在身后的星尘中渐远,却在星途网的缘丝上,留下了属于荒星的、带着麦香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