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凛冽的北风如同无数把冰冷的刮刀,席卷过辽西走廊荒芜的原野。枯黄的草梗在风中瑟瑟发抖,远处山峦的背阴处还残留着未化的积雪,天地间一片肃杀。

然而,在这片曾经浸透大明将士鲜血的土地上,此刻正涌动着一股灼热如岩浆、锋利如出鞘之剑的磅礴气息。

大凌河堡,这座历经战火、几度易手的边关要塞,如今已成为一座巨大的兵营。堡垒内外,旌旗招展,营帐如云,一直蔓延到视线的尽头。无数顶深红色的帐篷整齐排列,如同在大地上铺开了一片燃烧的火焰。

这正是奉“平虏大元帅”张世杰之命,由镇北侯李定国、靖海侯刘文秀分别统领的北路、西路新军主力!两支大军如同钢铁洪流,分别从宣府、大同方向汇合于此,总兵力超过六万,完成了北伐的第一阶段集结。

清晨,薄雾尚未完全散去,校场之上已是人喊马嘶,热火朝天。

校场东侧,是步兵方阵的演练区域。数以千计的新军步兵,身着统一的深红色棉甲,外罩精良的胸铠,头戴缀有红缨的八瓣铁盔,手持制式“神机铳”,正在进行队列变换和火力协同演练。

“举铳——瞄准——放!”

随着基层军官嘹亮的口令和手中令旗挥下,第一排士兵迅速单膝跪地,第二排微微躬身,第三排直立,动作整齐划一,如同一个人。

“砰!砰!砰!砰——!”

震耳欲聋的铳声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分成三个清晰的波次响起!燧石击发的火光在铳口连成一片白炽的闪光,浓密的白色硝烟瞬间弥漫开来,将整个方阵笼罩。弹丸呼啸着飞出,将三百步外的木质靶牌打得碎屑横飞。

三轮齐射过后,军官口令再变。

“前排退后装填!后排递补!”

整个方阵如同一个精密的机器,前排士兵迅速后撤到阵型最后,开始用定装纸壳弹药熟练地清理铳膛、装填火药和弹丸。而原本的第二、第三排则顺势前移,继续保持对前方的火力压制。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丝毫滞涩,显示出极其严苛的训练水准。

校场中央,骑兵部队正在演练冲击与迂回战术。这些骑兵并非传统的弓马娴熟,他们同样装备了燧发马枪和精工马刀。在奔驰中,他们能完成一轮精准的短促齐射,打乱敌阵后,再拔出马刀发起致命冲锋。李定国亲自骑在一匹神骏的黑色战马上,手持望远镜,冷静地观察着骑兵分队的战术动作,不时对身边的骑兵师长下达着调整指令。

“注意两翼掩护!冲击梯队要保持层次!不要一窝蜂冲上去!记住,你们的任务是撕开缺口,扰乱阵型,不是去硬碰硬!”李定国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属般的质感,清晰地传入每个军官耳中。

而在校场西侧地势稍高的地方,则不断传来沉闷如雷的轰鸣——这是炮兵在进行实弹射击演练。

数十门新式“霹雳炮”被骡马拖拽到预设阵地,炮手们喊着号子,熟练地卸下炮车,构筑简易炮位,调整射界。相比于旧式火炮,这些“霹雳炮”更加轻便,射速更快。

“目标,前方一千八百步,模拟敌骑兵集结区!榴霰弹,三发急速射!放!”

炮长令旗狠狠挥下。

“轰!轰!轰——!”

炮口喷吐出长达数尺的炽烈火焰,炮弹撕裂空气发出刺耳的尖啸。片刻后,远处预设区域内腾起一团团夹杂着无数破片的黑烟,覆盖了大片区域。若是真实的骑兵集群在此,必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刘文秀一身戎装,站在炮兵阵地后方的高地上,手中拿着格物院新配发的测距仪和射表,仔细核对着弹着点,并与身边的炮兵参谋快速计算着射击诸元。

“射表基本准确,但风力影响还需进一步修正。传令下去,各炮组必须熟练掌握在不同风向下,对射表的微调!我们要的不是大概,是精准!”刘文秀语气沉稳,心思缜密,他负责的后勤与炮兵协调,要求的是绝对的精确。

除了步、骑、炮,还有一支特殊的部队也在紧张作业——工兵营。他们正在校场边缘模拟构筑防御工事:挖掘壕堑、设置拒马、铺设木刺、搭建简易了望塔……动作迅捷而专业。他们将是大军行进和扎营的保障,也是攻坚克难的利器。

整个大凌河堡内外,俨然一座巨大的、高速运转的战争堡垒。各兵种之间并非孤立演练,而是不断地进行协同。步兵方阵在炮兵火力掩护下向前推进;骑兵在步兵侧翼游弋,随时准备突击或追击;工兵则紧随其后,巩固占领的阵地。

这种多兵种、高度协同的作战模式,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是颠覆性的。旧式明军往往各自为战,而眼前这支新军,则像是一个握紧的拳头,每一根手指都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并在统一指挥下,爆发出恐怖的合力。

“真乃虎狼之师也!”一位随军的老翰林,看着眼前这钢铁洪流、令行禁止的场面,忍不住捻须赞叹,眼中既有震撼,也有欣慰。

中军大帐内,李定国和刘文秀刚刚结束上午的巡视,正在对着巨大的沙盘商讨军情。

沙盘上,辽西走廊的山川地形、城池关隘栩栩如生。代表明军的蓝色小旗已经插满大凌河堡一线,而代表清军的红色小旗,则密集地分布在锦州、松山、杏山以及更远处的义州、广宁等地。

“根据夜枭最新情报,多尔衮和豪格虽然内斗不休,但面对我军压力,已暂时联手。”李定国指着锦州方向,“锦州由济尔哈朗防守,兵力约两万,多是汉军旗和部分蒙古仆从军。而多尔衮和豪格的主力,约八万八旗精锐,则集结在松山、杏山一带,摆出了与我军决战的姿态。”

刘文秀眉头微蹙:“他们是想依托锦州消耗我们,再以主力在松山一带的有利地形与我军决战,重现当年的‘松锦大捷’旧梦。”

“做梦!”李定国冷哼一声,手指重重地点在松山的位置,“大帅的战略很清楚,步步为营,火力开路!他们想固守,我们就用炮火把他们的乌龟壳一个个砸烂!他们想野战,正好!我们的‘神机铳’和‘霹雳炮’,就是为他们准备的!”

他看向刘文秀:“文秀,你那边如何?粮草辎重,特别是火药和炮弹,必须万无一失!”

刘文秀自信地点点头:“定国兄放心。苏行长那边筹措的第一批军饷和物资已到位。从京师到山海关,再到我们这里,三条补给线都已畅通,民夫、车马充足。军工坊日夜赶工,目前库存的弹药,足够支撑我们进行三次如松锦那样规模的大战!后续还在源源不断运来。”

“好!”李定国眼中战意熊熊,“万事俱备,只等大帅一声令下!”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飞奔入帐,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密信:“报!二位侯爷,大帅八百里加急密令!”

李定国和刘文秀对视一眼,神色一肃。李定国接过密信,迅速拆开火漆,展开信纸。

信上的内容很简短,却让两人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张世杰在信中告知了两件事:第一,军工总坊一批重要物资和匠人在太行山被劫,怀疑有内鬼配合或强大外力介入,令他们前线务必提高警惕,严防敌方细作破坏。第二,夜枭察觉到漠南蒙古诸部有异常调动,科尔沁部与多尔衮联系密切,需警惕清军可能借助蒙古骑兵,绕道袭扰我军侧翼或后勤线。

“果然……建奴不会坐以待毙。”刘文秀沉声道。

李定国将密信凑到烛火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眼神锐利如鹰:“看来,这场仗,比我们预想的可能要更复杂一些。不仅有正面的雷霆碰撞,还有背后的魑魅魍魉。”

他大步走到帐外,望着校场上那些士气高昂、刻苦训练的将士,声音坚定:“不过,任他千般诡计,万般算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土鸡瓦狗!”

他转身对传令官下令:“传令各军,加强戒备,斥候前出五十里,严密监控锦州、松山敌军动向,以及西北方向蒙古部落的异常!各营主将,即刻来中军大帐议事!”

“是!”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原本就肃杀的气氛,更增添了几分临战前的紧张。钢铁洪流已然汇聚,獠牙毕露,只待那决定国运的一战。然而,隐藏在战场之外的阴影,也悄然伸出了触角。

这支承载着大明希望的新军,在踏上征途之初,便注定要面对来自正面和背后的双重考验。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
爱读书屋搜藏榜: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