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上元佳节。
开封城却无半分喜庆气氛,一队缇骑自北门疾驰而入,马蹄踏碎满地冰霜。为首太监手持黄绫圣旨,所过之处军民尽皆跪伏。
“圣旨到——张世杰接旨!”
宣旨声在经略府前回荡,张世杰整了整麒麟袍,率众跪接。李定国、刘文秀等将领分列左右,人人面色凝重。他们都明白,这道圣旨来得蹊跷。
钦差展开圣旨,朗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张世杰,剿贼安民,功在社稷。特赐蟒袍玉带,加太子少保,即日回京述职,钦此——”
堂内一片寂静。太子少保,正二品荣衔,对年仅二十余岁的张世杰而言,可谓殊荣。但那个“即日回京”,却让所有人心中一沉。
“臣,接旨。”张世杰叩首,双手接过圣旨,面色平静无波。
钦差皮笑肉不笑地道:“张大人,皇爷可是日日念叨您呢。车驾都已备好,您看...”
“公公一路辛苦,且先歇息。”张世杰起身,对刘文秀道,“安排钦差住下,好生招待。”
待钦差离去,堂内顿时炸开了锅。
“这是明升暗降!”李定国第一个拍案而起,“大人若回京师,便是蛟龙离水,猛虎入笼!”
刘文秀忧心忡忡:“太子少保虽是荣衔,但没了兵权,便是任人宰割。皇上此举...”
张世杰摩挲着圣旨上的云纹,忽然问:“曹化淳今日何在?”
赵铁柱回道:“一早就出城了,说是去劳军。”
“劳军?”张世杰冷笑,“是去查探我军虚实吧。”
他站起身,走到堂前悬挂的中原地图前:“你们说,我该不该回京?”
众将齐声道:“不可!”
张世杰转身,目光如电:“那这抗旨的罪名,谁来担?”
堂内顿时鸦雀无声。
当夜,经略府密室。
张世杰与几个心腹彻夜密议。烛火摇曳,映得众人脸色阴晴不定。
“曹化淳必定是暗中上奏,说了什么。”刘文秀分析道,“否则皇上不会在这个时候召大人回京。”
李定国冷哼:“还能说什么?无非是大人拥兵自重,图谋不轨之类的鬼话!”
张世杰轻轻敲着桌面:“曹化淳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背后的人。杨嗣昌虽已倒台,但朝中想要我性命的大有人在。”
“那大人准备如何应对?”刘文秀问。
张世杰取出一份奏章草稿:“你们看看这个。”
众人传阅后,都露出惊讶之色。这封奏章写得极为恭顺,先是感激皇恩,接着详细陈述中原局势,最后以“流寇未靖,建奴虎视”为由,请求暂留地方。
“这样...能行吗?”李定国迟疑道。
张世杰淡淡道:“皇上生性多疑,越是解释,他越是不信。但这封奏章,他不得不准。”
“为何?”
“因为我说的是实情。”张世杰指向地图,“张献忠残部还在四川肆虐,建奴在关外虎视眈眈。这个时候把我调走,中原必乱。”
刘文秀恍然大悟:“所以大人是要以退为进?”
“不错。”张世杰嘴角微扬,“我还要在奏章里建议,由曹化淳暂代监军,协理军务。”
众人都愣住了。赵铁柱急道:“大人,这不是引狼入室吗?”
“狼早就进来了。”张世杰冷笑,“让他从暗处走到明处,反倒好对付。”
就在这时,亲兵来报:“大人,曹公公求见。”
说曹操,曹操到。众人对视一眼,心都提了起来。
曹化淳满面春风地走进来,仿佛白日里的针锋相对从未发生。
“听闻张大人高升,咱家特来道喜。”他拱手笑道,“太子少保,这可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荣宠啊。”
张世杰淡然道:“都是皇上隆恩。本官正在写谢恩奏章,曹公公来得正好,帮本官参详参详。”
曹化淳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接过奏章细看。越看,他脸色越是古怪。
“这...”他迟疑道,“大人真要这么写?”
“有何不妥吗?”张世杰故作不解,“中原局势确实不稳,此时回京,万一出了岔子,本官担待不起啊。”
曹化淳干笑两声:“大人忠心可嘉。只是...皇爷那边...”
“皇上圣明,必能体谅臣子的难处。”张世杰话锋一转,“倒是曹公公,本官在奏章里举荐你暂代监军,协理军务,还望公公莫要推辞。”
曹化淳彻底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张世杰会来这一手。
“这...这怎么敢当...”
“公公不必谦逊。”张世杰意味深长地看着他,“有公公在开封坐镇,本官才能安心回京啊。”
曹化淳额头见汗。他明白,这是张世杰的反将一军。若是答应,就等于承认张世杰应该回京;若是不答应,又显得自己心虚。
“大人说笑了。”曹化淳勉强笑道,“咱家一个内臣,哪懂什么军务...”
“公公过谦了。”张世杰步步紧逼,“谁不知道公公是知兵事的?就这么定了。”
他不容分说,当场唤来书记官:“将这道奏章,六百里加急,直送通政司!”
曹化淳看着书记官离去的身影,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七日后,京师,乾清宫。
崇祯将张世杰的奏章重重摔在御案上:“好个张世杰!好个‘流寇未靖,建奴虎视’!”
侍立一旁的王承恩低声道:“皇爷息怒。张世杰所言,也不无道理...”
“道理?”崇祯冷笑,“他是在威胁朕!说什么‘万一中原有失,臣万死难辞其咎’,这是在告诉朕,离了他张世杰,中原就守不住了!”
王承恩不敢接话。
崇祯在殿内踱步,脸色阴沉:“还有这个曹化淳,真是成事不足!让他去查探虚实,反倒被张世杰将了一军!”
“那皇爷的意思是...”
崇祯停下脚步,目光闪烁:“准奏。”
王承恩一愣:“皇爷?”
“准他的奏。”崇祯深吸一口气,“但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是朕体恤臣子,才准他暂留地方。拟旨:张世杰忠勇可嘉,特准其所请,加赐金百两,绢五十匹。曹化淳...就让他暂代监军吧。”
“这...”王承恩欲言又止。
“怎么?”
“老奴是担心,如此反倒助长了张世杰的气焰...”
崇祯眼中寒光一闪:“朕岂不知?但眼下建奴虎视,朝中无人可用。且让他得意几日...”
他走到窗前,望着南方:“传密旨给曹化淳,让他盯紧张世杰,一有异动,立即来报!”
又过了十日,圣旨再临开封。
这一次,崇祯的赏赐格外丰厚,准奏的旨意也写得情真意切。但张世杰接过圣旨时,却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沉重。
“臣,谢主隆恩。”他叩首起身,面色平静。
钦差笑道:“张大人,皇爷对您可是恩宠有加啊。不但准您所请,还让曹公公留下辅佐您...”
曹化淳站在一旁,脸色很不好看。这道圣旨,把他彻底架在了火上。
当晚,张世杰在府中设宴款待钦差。酒过三巡,钦差忽然低声道:“张大人,临行前,王公公让咱家带句话给您。”
张世杰心中一动:“请讲。”
“王公公说...”钦差声音更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望大人...好自为之。”
张世杰举杯的手微微一滞,随即笑道:“多谢王公公提点。请转告王公公,世杰永感皇恩。”
送走钦差后,张世杰独自在院中站了许久。
刘文秀悄然来到他身后:“大人,可是京城有变?”
张世杰望着北方星空,轻声道:“皇上...到底是不信我啊。”
“那我们还按原计划行事吗?”
“不仅要做,还要做得更快。”张世杰转身,目光坚定,“传令各营,加紧操练。告诉苏明玉,票号要在一个月内开业。”
“那曹化淳...”
“让他看着。”张世杰冷笑,“我要让他亲眼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经世济民!”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飞奔入府。马上的夜枭探子滚鞍下马,气喘吁吁:“大人,紧急军情!皇太极已攻破宁远,吴三桂退守山海关!”
张世杰瞳孔猛缩。
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而这一次,他不仅要面对外敌,还要提防来自背后的刀剑。
夜色深沉,北风渐起。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