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半个时辰。
旭日东升,天光澄澈。
三声悠长远扬的钟声在杏花岭敲响,远远回荡。
陈衡睁眼望去,只见一位两鬓斑白的中年道人,脚踏青色莲花,缓缓飘落至玉台之上。
道人甫一落地,足下莲花便化作流光消散。
毫无疑问,这是一位紫府上人。
他身穿一袭天青色法袍,上绣云雷二纹,头戴玄色逍遥巾,手持一柄玉如意。
一缕长须垂落胸前,大袖飘飘,说不尽的飘逸绝尘。
中年道人扫视了一眼底下翘首以盼的众弟子,抚须一笑,才施然坐于玉台摆放的蒲团之上。
“诸弟子,贫道怀明,今日便于尔等讲一讲筑基之说。”
话音刚落,怀明道人醇厚的声音便在众人耳边响起。
在场众人,寂静无言,俱为认真听讲之姿态。
“所谓筑基,顾名思义,乃是我们修道之人补足精气神,由后天重返先天,为后续道途奠定仙基的关键一步。”
“亦是我等修行之路的真正起始,筑基修士,谓之为真修也。”
“至于修行第一境,炼气一途,乃修广气海,气海圆满,真元足够精纯浑厚,方有充足法力承载仙基,此乃筑基三关中的法力关。”
“此关暗合‘气’之一说!”
“而筑基三关中的第一关乃气血关!”
“筑基之时,须得肉身无损,精元充沛、气血旺盛,此暗合‘精’之一说。”
言谈于此,陈衡莫名回想起了断了一臂的陈明允。
这位陈家以前的天之骄子,便是断臂之后,道心破碎,从此自暴自弃,沦为废人。
这手臂纵使能够接回,但肉身的亏损却是难以弥补回来。
除非寻得什么滋补精元气血的大药。
而修行界有花甲之后,难以筑基之说,便是指修士一旦上了年纪,气血衰败,精元溃散,肉身难以支撑筑基时的灵气灌顶。
“至于这最后一关,便是要诞生出神识!”怀明上人继续讲述下去,未有停顿之意。
道人语速不疾不徐,语气不轻不重,中正平和。
台下众人听起来,一脸享受之意。
“炼气修士,先天一点灵识,虽能内视、浏览玉简等,但终究难以外放,观想内景。”
“而筑基之时,这一点灵识须蜕变为神识!”
“如此一来,神识外放,可遍扫方圆数十丈,于斗法及修行之中,掌握极大便利。”
“此关暗合‘神’之一说。”
陈衡暗暗点头,这三大关卡,他亦是有所耳闻,不少修行典籍中亦有提及。
不过,经怀明上人这么一说,却无疑更清晰了一些。
“然,炼气修士因自身功法或资质所限,很难将自身精气神同时打磨到圆润如一的境界。”
“这时候,就体现出筑基丹和筑基灵物的好处了。”
“筑基丹,能补充修士筑基之时,精气神的亏损。”
“此丹既能稳固气血经脉,又可暴增法力,催生神识,一经服用,筑基概率凭空增加两成!”
“至于筑基灵物,即是修士突破筑基之时,自身修行功法所需的一道天地灵气。”
“即吞灵,炼煞,凝罡!”
待台上的怀明上人提及这一点,不少弟子如陈衡一般,顿时眼前一亮,目放精光。
在场之人都是外门乃至杂役弟子,无有正经师承。
而藏经阁中的道书典籍关于这一点,但均是语焉不详,遮遮掩掩如雾里看花,令人难解其意。
不过,众人对于这一点最多心怀怨怼,却不敢生出任何不满。
毕竟众所周知,法不传六耳。
像这种事关修士日后修行乃至道途抉择的隐秘之事。
若是堂而皇之的诉诸于笔端,才是十分当中有十二分的不对劲。
高坐玉台之上的怀明上人,将众人的神情,一一纳入眼中。
此际。
这道人却是忽地停顿了下来,手拂长须,不再继续讲述下去。
台下众人顿时傻了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
陈衡亦是眉头紧蹙,心中暗忖道:“这莫非涉及到了什么修行之秘,非嫡传、内门弟子不可知。”
不知过了多久。
怀明上人中正醇厚的嗓音再度在众人耳畔响起。
“关于这一点,非老道要卖关子,而是要从头说起。”
说罢,道人故意停顿下来,望向众人。
见此情形,底下众人或神色迷茫,或皱眉沉思,或低头不语,尽皆不明所以。
这时。
只见一名身材颀长的俊雅青年站起身来,躬身作揖,宏声道:“弟子周也叩拜,方才闻听上人教诲,收获良多,如今上人言及要从头说起。”
他顿了顿,方才继续说道:“莫非是要从测灵定品,引气入体说起。”
怀明上人闻听此言,放下手中茶盏,目光流露出一丝赞许之意。
见此情形,陈衡亦是精神一震,眼中浮现一抹精光。
他对这根据灵气亲和度,测灵根,定品级的说法,早就心有疑惑。
只是境界不够,一直不明个中缘由。
再加上书上、族中、坊市之内方方面面听闻、打探到的讯息,尽皆如此。
陈衡才将这心中疑问,深埋脑海,不曾与任何人提及。
如今,见这道人微微颔首,表示肯定。
顿时有一种心生恍然的感觉。
怀明上人手拂长须,沉吟片刻之后,方道:“上古之时,其实修行界中并无灵根一说。”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顿时哗然。
灵根,乃是修行之本,怎么能没有灵根一说。
要知道,拜入荡雷峰的外门乃至杂役弟子,大多数是通过了入门考核。
但宗内其余各峰不收,才沦落至此。
当然,亦有少部分修士,是冲着雷法而来。
道人却是不理台下的哗声,自顾自说下去:“当时的各家道统招收弟子,看得是有无灵窍、根骨怎样、心性何如……”
“所谓灵窍根骨,即是如今的灵根。”
闻听此言,不少原本面有不忿的弟子,顿时愣住了。
怎么这上人,兜兜转转,又绕回来了!?
怀明上人摇了摇头,似乎是回想起了早年学道的时光,亦是和在场众人一般困惑。
“灵窍,即感应天地灵气的先天窍穴,有无灵窍,决定了你能否感应灵机,踏上修行之途。”
“而根骨,却决定了一名修士在修行之道能走多远。”
“至于将二者混为一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老道亦是不知。”
“不过,如今的灵根划分,却是为了更方便修士挑选功法,选择道统修行。”
“须知择道如择主,行差踏错一步便是道途断绝,万丈深渊……”
“不过,道统之间其实并无大差别,一切贵在自身修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