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尚早,陈衡便顺着书架,细细翻阅起来。
荡雷峰底蕴深厚,虽然如今人丁不兴,外加上这只是一些获取雷法传承的心得感悟而已。
因此,古卷玉简、兽皮竹册有满满一架子。
各自在阵法禁制光晕中浮浮沉沉。
陈衡凭借直觉,伸手覆在一团位于书架正中的光晕上。
先天一点灵识随即顺着手掌,对其进行缠绕解读。
“《紫霄殿中参悟神雷说》,作者:陈行云!”
陈衡顿时眼前一亮,正如他猜想一般,这书架,应该是优先将最近获取雷法传承的内门弟子留下的心得感悟,摆放至显眼之地。
就如同前世一般,当年高考的那些学霸大神留下的笔记,售卖价值最高。
往往尚未出分,便被一些出版商提前预定。
陈衡心念及此,便迫不及待查看起自家族姑留下的这枚玉简。
荡雷峰中有七大雷法传承,其中紫霄神雷,唯有身怀雷灵根的修士可以参悟。
风、雷、冰、暗等异灵根都是从五行灵根中变异而来。
许是较为稀少罕见的缘故,颇受天地青睐,异灵根修士的灵气亲和度往往都在上品乃至以上。
且异灵根大多属性霸道,身怀异灵根的修士,多为单一灵根。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
南玄域曾出过一位紫府修士,号风雷上人。
这位前辈高人,便身怀上品风雷灵根。
“余,陈行云,荡雷峰第六代弟子,承师门厚泽,得上品雷灵根之眷。
年方十七,跻身炼气后期,巩固修为境界之后,于紫霄殿中参悟一十三日。
殿中雷意磅礴,道韵天成,枯坐七日后,终得一丝明悟,遂记于此,以证吾道,亦供后来者鉴。”
陈衡眉头一挑,自己这位族姑天资当真出众,十七岁便已经跻身炼气后期。
但也蹉跎至三十岁,方突破至筑基。
修士若想要晋升筑基,除却修为境界需要达到炼气十层大圆满之外。
还有两个硬性条件。
其一便是晋升筑基的功法,无有功法指引,丹田气海便凝聚不出仙基。
便有真元暴动、法力溃散、身死道消之危。
其二便是吞灵、炼煞、凝罡,筑基之时,因人而异,但都少不了一口关键的天地灵气、阴煞之气或者阳罡之气襄助。
陈衡猜测,自家族姑应该是被第二个条件所限。
毕竟这不同人修炼不同功法所需的灵气,采集获取难度不一。
比如,散修最喜欢用的【小清灵气】,几乎有灵脉的地方便能生成。
不但易于寻觅,而且适配绝大多数修行功法所需。
玉泉山陈家则多修水法、木法,则多吞服常见的【水脉精气】、【山林精气】。
这也是大多数筑基家族的选择。
陈衡收回发散的思绪,继续浏览手中这枚玉简。
自家小姑留下的心得感悟,可谓是颇为翔实。
他不知道的是,陈行云早就知晓陈衡持她赠予的青玄金令,只能拜入荡雷峰。
这才有意留下这一卷内容翔实的心得感悟。
以待陈衡有朝一日,前来观看。
“一曰:雷非杀伐,实为生发。
世人皆言雷霆乃天之刑罚,主肃杀,掌毁灭。
然于紫霄殿中,观上古雷纹,聆祖师遗音,方知此为大谬。
初入殿时,吾亦慑于那浩瀚天威,只见雷龙奔腾,电蛇狂舞,心旌摇曳,难以自持。
直至心神耗尽,无意强求,于恍惚间,却见一道太古神雷自虚无中生,其色混沌,其质煌煌。
劈开混沌后,非为毁灭,反在虚无中炸开一点先天之“炁”,阴阳遂分,万物始萌。
故悟:雷,乃天地之号令,阴阳之枢机,开天辟地之第一缕道音。
杀伐为其表,生发方为其根。
二曰:刚极易折,柔雷暗藏。
吾身负上品雷灵根,往日修行,只知一味刚猛,催动真元如大江决堤,以为雷霆之势,当无坚不摧。
然则,此等雷法,纵能开山裂石,却失其神髓。
殿中有一壁,名曰【万化雷镜】,其上雷光如水,绵绵密密,无丝毫暴烈之气。
吾以灵识探之,竟如泥牛入海,反被其包容、化纳。
刹那间,灵台清明。
至刚之雷,藏于至柔之气。
真正的神雷,并非撕裂天地的闪电,而是润泽万物、无声无息的生机之雨。
一念动,则雷云生;一念收,则雨露降。
刚柔只在方寸之间。
三曰:我身即雷,不假外求。
既明生发与刚柔之辩,最后一关,在于“我”与“雷”之分。
苦苦追寻天地间的雷灵之气,终是外道。
上品雷灵根非是容器,而是“雷种”。
于殿中最后一刻,吾散尽周身法力,不再引雷,不再观想,唯存一点先天灵觉,照彻体内。
但见灵根深处,一点微光萌发,初如萤火,渐如星斗,终化作一条微缩的混沌雷龙,盘踞于丹田气海,与我神魂交融,无分彼此。
至此方知:神雷不在九天,而在吾心;雷霆不是术法,是“我”本来面目。
心念所至,神雷自成。
故,神雷三要:
生发为体,破妄显真,孕育一线生机;
刚柔为用,随心变幻,贯乎一念之间;
身心为根,人雷合一,方是通天大道。”
陈衡浏览完自家小姑留下的玉简,反倒更加迷茫,她所述之法,应该不太适合自己。
单这最后一点,散去周身法力,肉身引雷。
陈行云身负上品雷灵根,天生亲近雷霆,不惧神雷之威。
自己万不得已,是绝不能去学她的做法。
陈衡随即拿起身处中心位置的另一枚玉简,应是那位面容平平无奇的韩厉师兄所留。
上述只有一句话:于殿中静坐不过九日,庚金劫雷修行法自得,并无任何独特的心得感悟。
?
!?
???
他灵识震颤不已,看着手中两枚玉简,生出一头雾水。
这荡雷峰新晋内门的两大弟子,留下的心得感悟,当真是别开生面,别具一格。
这把陈衡整个人都看麻了!!!
他不信邪的继续寻找其他前人留下的心得感悟。
每个人的说法各不相同,最离谱的是三代一位前辈高人,在北溟殿中,不知何故睡着了,醒了便掌握了癸水阴雷的修行法。
这让打算前往北溟殿参雷悟法的陈衡,一脸无奈,摇头苦笑不已。
只能说人在很无语的时候,真的会忍不住笑。
老道赵松遥见此情形,摇了摇头,知道对方遇上了和自己当年一样的困境。
于是,神识传音道:“陈家小子,你且记住,荡雷峰中,参雷悟法,并无定数,老道琢磨了几十余年,最后只得出了【莫向外求】四个大字。”
陈衡闻听此言,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