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三日期限已到。
清晨的阳光透过青竹小筑的窗棂洒落,带着一丝山间特有的清冽气息。
陈衡早已结束打坐,经过一夜的休整和最后一番温养。
他不仅法力尽复,新炼制的水火宝葫芦也通体流光温润,器纹稳定,彻底稳固在一阶中品法器的层次,随时可以派上用场。
福伯早已将一切整理妥当,静候在院落当中。
陈衡最后扫视了一眼这居住了数年的青竹小筑,眼神平静。
山上修行的清净时光虽好,但山下广阔的天地与坊市的历练,亦是修道生涯不可或缺的环节。
他将装有重要灵材、丹药、符箓以及如意水火棍的储物袋稳稳系在腰间,腰间还斜挎着刚刚炼制好的水火宝葫芦。
“福伯,走吧。”
“是,少爷。”
主仆二人走出青竹小筑,朝着约定好的山门处行去。
山门渡口处,一位身着深色玉泉水纹袍、面容清矍、气息沉稳如渊的长者已然等候多时。
他须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目光如电,正是此行将带陈衡前往南麓坊的五长老——陈行江。
陈行江修为精深,在陈家以炼器术与沉稳可靠着称,常年负责与坊市相关的家族事务往来。
见到陈衡前来,陈行江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微微颔首:“来了,准备妥当了?”
“回禀行江长老,一切准备就绪。”陈衡恭敬行礼。
“嗯。”陈行江不再多言,只是道:“此行需御剑飞行,途中若有不适,及时告知。”
说罢,他袍袖微拂,一道青蒙蒙的剑光自其袖中飞出,迎风便长,化作一柄足以容纳数人的宽阔门板般的巨剑悬于离地尺许之处。
剑身流光溢彩,散发着令人心悸的锋锐气息,显然是一件品阶远超陈衡所用的飞行法器。
两人甫一站定,便感觉一股温和但浑厚的法力将他们包裹,隔绝了急速飞行带来的强烈风压。
“站稳了!”
陈行江低喝一声,手掐剑诀,宽大飞剑发出一声清越的嗡鸣,骤然加速冲天而起,瞬间冲破了山间的云雾。
陈衡第一次体验这般高速的御剑飞行,只觉脚下群山飞速后退,蜿蜒的漓江宛如一条玉带在远处的大地上流淌。
罡风凛冽,若非有陈行江的法力护持,几乎站立不稳。
他连忙调动自身法力稳定身形,凝神感受着这截然不同的赶路方式,心潮也难免有些激荡。
福伯站在他身侧稍后的位置,脸色微白,但手抓得很稳。
陈行江全程驾驭飞剑,神情专注,并未多言。
但偶尔瞥见陈衡初时的不适迅速转为平稳,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飞剑穿云破雾,速度极快。
途中也曾遇到过几拨同样在赶路的修士流光或小型飞行法器,有的气息强大,有的行色匆匆。
每当这时,陈行江便会略微调整方向或速度,显出一种谨慎和老练。
陈衡默默观察,将这些细节记在心里,明白山下世界远不如山中平静,需时刻保持警惕。
一路无惊无险。
约莫过了大半个时辰,飞剑的速度开始放缓。
下方不再是连绵的山野,而是逐渐显露出一片人烟聚集、灵气相对活跃的区域。
只见漓江之畔,一片规模不小的建筑群坐落于此,鳞次栉比,隐隐有光华流转的阵纹笼罩其上。
高大的牌楼矗立前方,上书三个古朴苍劲的大字——南麓坊。
坊市入口处人影绰绰,有步行入内的凡人商队,也有驾驭着各种稀奇法器的修士进进出出。
远远便能感受到一股喧嚣、驳杂又充满活力的气息扑面而来,与玉泉山上的清修氛围迥然不同。
陈行江并未在坊市入口停留,而是驾驭飞剑直接飞向了坊市靠近漓江一侧的一片核心区域。
那里建筑较为整齐,几座挂着不同家族徽记的高大商铺格外显眼。
飞剑最终在一座气势颇为恢宏、牌匾上书写着“玉泉器阁”四个大字的商铺后方院落的空地上稳稳降落。
“到了。”陈行江收回飞剑法宝,那宽大巨剑瞬息间便化作青光没入他袖中。
院中早有人闻声快步迎出,为首的是一位穿着掌柜服饰、面容和善、眼神精明的中年修士,其身后跟着几位伙计模样的人。
“行江长老一路辛苦!”
掌柜的满面笑容,拱手致意,随即目光转向旁边的陈衡与福伯,“这位想必就是家族新派来的明衡族侄吧?欢迎欢迎!”
陈衡不敢怠慢,忙拱手还礼:“晚辈陈明衡,见过掌柜。”
福伯也在一旁躬身行礼。
“无需多礼,以后都是一家人了。”掌柜的热情招呼,并侧身引路,“一路劳顿,请长老和族侄先进内歇息片刻。住处都已安排妥当,就在后院东厢。”
“族侄往后就在我这玉泉器阁掌眼帮忙了。”
陈衡随着陈行江和掌柜的步入玉泉器阁。
商铺内部宽阔明亮,一排排精致的木质柜台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法器、材料等修真物资。
就连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法器特有的金属、木材、灵草混合的气息。
几名家族伙计正有条不紊地擦拭柜台或接待顾客。
目光扫过琳琅满目的货品和店铺格局,陈衡心中暗道:南麓坊市,顺利抵达。
玉泉器阁后堂的客室宽敞雅致,博古架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几件精巧的鉴赏用半成品法器和一些矿材样本,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檀香与铁器混合的气息。
五长老陈行江刚落座,立刻有人奉上清茶。
掌柜陈行山这才转向陈衡,笑容依旧和煦,眼中却带着探究:“明衡族侄,久闻大名了。在下陈行山,忝为这玉泉器阁的掌柜。”
“家族传讯说你精擅炼器,已是一阶中品水准,今日族中能派你前来,实乃小店之幸,亦是坊市之客的福气啊。”
陈衡放下茶盏,姿态不卑不亢:“行山掌柜过誉了,小子初来乍到,诸多规矩尚不熟悉,日后还请您多多指点。能为家族产业出力,是分内之事。”
“哈哈,族侄谦逊了。”陈行山抚掌而笑,“这南麓坊不比山上清净,各色人等混杂,但规矩却也有脉络可循。”
“此地由我陈、吴、罗三家共管,三足鼎立,明争暗斗在所难免,族侄心中需有计较。”
“平日主要在店内掌眼、鉴定材料、维护法器,偶尔也为贵客定制出手。若有闲暇,后院有引出的微型地火口,可供你炼制钻研,所需基础材料皆可从店内支取。”
“小子明白,谢掌柜安排。”陈衡点头应下。
陈行江此时才接过话头,他神色略显郑重:“行山,族中此次送来明衡,不仅因他炼器之术小成,更是对他寄予厚望。
你不可将他只当寻常炼器学徒看待,一些重要事务,可酌情让他参与意见。
明衡,此地虽受三家规矩约束,但务必谨慎行事,尤其注意罗家动向。你那夹刀棍败敌的留影,在这坊市里可有不少人听过看过。”
他最后一句话虽未点明,但在场三人都心知肚明。
“长老放心,行山省得。”
陈行山连忙正色道,“明衡族侄安心在此便是,坊市内,无人敢公然违反三家共议的规矩。若有那不长眼的,自有族中供奉和坊市执法队料理。”
他转向陈衡,目光温和中带着提醒,“当然,族侄自己行事也需稳重,少惹无谓纷争。这坊市如漓江,水相当深。”
“多谢长老提点,多谢掌柜告诫,小子定当谨记,以和为贵,以族务为先。”
陈衡再次行礼,态度诚恳。
他明白,在这鱼龙混杂之地,低调行事、精进炼器、稳步提升修为才是当下的主旋律。
“很好。”陈行江颔首,他对陈衡的沉稳颇为满意,起身道:
“此地事已交代清楚,我尚有要务需去吴家商铺一趟。明衡,既入世,便好好适应,遇事多思量。福伯也留下,一切听从行山掌柜安排。”
“是,长老慢走。”陈衡和陈行山一同送陈行江离开店铺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