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紫河流的水面上浮着半透明的灵鱼(灵鱼通体墨黑,鳞片泛着暗紫光,鱼尾摆动时溅起的灵液触到阴气便化作灵蛇,灵蛇将灵液注入灵体虚影体内,加速其恢复);
- 地面上的嫩草与鲜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草根扎入黑色气团(吸收阴气),花瓣却泛着金芒(吸收阳气),似在阴阳二气中汲取养分,花朵绽放时,会释放出淡紫灵雾,与太阳的淡金灵雾融合,化作金黑交织的灵韵,滋养周围的灵体虚影。
“玄阴为根,孕育万物,若无玄阴的深沉滋养,何来世间万象?”娘娘的声音裹着阴气轻轻落下,每个字都带着温润的灵韵——丁大材紧绷的意识竟渐渐放松,仿佛有清泉在灵魂深处流淌,冲散了他此前对“阴气有害”的偏见。话音落时,地面的山川河流幻影骤然鲜活:
- 墨黑山脉中钻出细小的灵体虚影(似尚未成型的走兽,有狼形、虎形,甚至龙形),灵体虚影在玄阴灵脉的引导下,顺着山脉表面的灵晶游走,似在学习如何在阴气中移动;
- 暗紫河流中浮起透明的灵鱼群,灵鱼围绕着灵丝旋转,将灵丝中的阳气转化为阴属性灵韵,注入河流中的灵体虚影(似溺水的上古生灵,在灵鱼的帮助下缓缓苏醒);
- 地面上的花草越长越高,金色花瓣绽放时裹着小小的太极图,花瓣飘落处,混沌气团中的灵芽根系迅速扎入阴气层,叶片上的篆文从金色变成金黑交织,似在阴阳二气中达成平衡,灵芽释放出的金黑灵韵,将周围的灵体虚影包裹,似在为其构建临时的庇护所。
丁大材的意识在两种宏大理念间拉扯,他能清晰感知道祖阳气的刚猛——似要焚尽一切阴邪,却在触及灵芽时刻意收敛火力,只以温和的光丝滋养(避免灼伤灵芽的细嫩根系);娘娘阴气的温润——似要包裹一切生灵,却在触及火鸟时刻意减弱雾网,只以轻柔的灵雾守护(避免冻僵火鸟的脆弱羽翼)。他望着空中日月星辰光网与地面山川河流幻影,心中困惑如迷雾:
- 阳火焚邪与玄阴养灵,究竟哪者更重要?是该追求宏观秩序的稳定(光网构建的天地框架),还是该守护微观生灵的存续(灵芽、灵体虚影的生长)?
- 《至阳真经》的“立序”与《九阴真经母本》的“存生”,是否存在优先级?若天地秩序与生灵存续冲突,该如何抉择?
就在这时,悬浮于意识前的道祖聚灵珠骤然爆发出金黑两色强光,莹白珠身裂开细小的纹路,无数道金黑交织的光丝如灵蛇般钻入他的意识——光丝带着温暖而神秘的灵韵,顺着意识流转时,竟将混沌空间的景象与他的记忆碎片、战斗经历完全重叠:
- 他看见远古时期,天地初开时阴阳二气如何循环:阳气化作山川(构建天地骨架),阴气化作河流(填充天地血肉),二气交融处诞生出第一批生灵(有飞禽、走兽、水族,甚至能吞吐灵韵的上古修士),生灵在阳气中锻炼体魄,在阴气中恢复体力,阴阳二气缺一不可;
- 他看见上古时期,天外邪物入侵时,上古修士如何协同作战:以《至阳真经》布下“九阳焚天阵”,挡住邪物的阴寒攻击(阳火焚尽邪物的阴邪内核),同时以《九阴真经母本》布下“玄阴护灵阵”,滋养阵内受伤的生灵(玄阴灵雾快速修复断肢、愈合伤口),两部真经并非对立,而是如盾牌与药膏,协同守护天地;
- 他看见自己之前的战斗经历:对抗桃花仙姬的瘴气时,仅靠九阳真气虽能压制,却因缺乏玄阴灵韵的缓冲,导致经脉受损(阳气过盛灼伤经脉);处理低阶僵尸时,仅靠韩小莹的尸气(阴属性)虽能控制,却因缺乏阳气的引导,导致尸气躁动(阴气过盛引发尸变风险)——原来他早已在实践中体会到阴阳失衡的弊端,只是未察觉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