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推测为行星级电磁弹射系统,也可能是某种磁场发生器。”玄机哥发声道,“技术原理与人类科技不一样,但能量输出规模远超人类现有任何装置。”
“嗯!有意思!”李星辰没想到没发现生命迹象,却发现了这个。
李星辰立即下降高度,他想要深入看看。
李星辰来到行星表面百米处,行星的各个细节越发清晰——干涸的河床像皱纹一样遍布大陆,曾经可能是海洋的区域只剩下广阔的盐碱平原。没有植被,没有动物,甚至连微生物活动的迹象都微乎其微。
“这是一颗死星吗?”李星辰喃喃自语,然后再次下降,踏上这个陌生行星的表面。感觉重力比地球略大,不过,这一点对李星辰来说根本不会有任何影响,灰白色的尘埃在他脚下扬起,又缓慢落下——大气太稀薄了,尘埃几乎像在真空中一样飘浮。
眼前的环形装置近看更加壮观。金属表面异常光滑,尽管经历了不知多少年的宇宙辐射和微小陨石撞击,却几乎没有明显的磨损痕迹。李星辰伸手触摸那些纹路,发现它们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精密到纳米级的电路系统。
“这技术……”李星辰暗自赞叹,“至少领先人类几千年吧。”
就在这时,李星辰突然感应到微弱的生命气息。李星辰低头查看,发现距离他三万米处有一个极其微弱的生命信号。
他一步横移过去,穿过一片由风化岩石构成的崎岖地带。在一块半埋在地下的金属板旁边,他看到了那个“生物”——一团半透明的凝胶状物质,大约拳头大小,在岩石缝隙中缓慢蠕动。
“这是什么…”李星辰蹲下身,伸出右手,覆盖在这微小生命上空。李星辰发现,这种生物没有人类所谓的dNA结构,而是依靠某种硅基分子存储遗传信息。它应该能够直接从稀薄的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氮气,并通过体表的特殊结构捕获恒星辐射的微弱能量。
“晶胶体生命形态,”小百科道,“理论上可以在极端环境下存活,新陈代谢极其缓慢。这个样本可能已经存在数千或上万年了。”
“这么久?”李星辰惊叹,看着这个顽强的小生命,突然意识到它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后的居民。曾经建造那些宏伟装置的文明早已消失,只留下这些最原始的生命形式在废墟中苟延残喘。
李星辰继续探索,在环形装置附近发现了一座半埋在地下的建筑。建筑呈半球形,材质与环形装置相同,但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尘埃。李星辰清理掉入口处的障碍,发现门已经失效,材质脆弱到可以用力推开。
内部空间却出乎意料地完好保存着。墙壁上刻满了陌生的符号和图案,有些像是星图,有些则完全无法理解。房间中央有一个圆形平台,上面排列着水晶般的控制节点。
“某种控制中心?”李星辰猜测,“居然还保持这么完好!”他小心地接近平台,发现当他的手靠近时,几个节点竟然发出了微弱的蓝光。
“检测到残余能量反应,”玄机哥道,“非常微弱,但确实是智慧生命设计的能量流动模式。”
李星辰心跳加速。他按照人类控制界面的逻辑,尝试触摸那些发光节点。令他惊讶的是,平台中央突然投射出一幅全息图像——那是这个三星系统的模型,以及一条从这颗行星延伸出去的轨迹线,指向遥远的深空。
“他们离开了…”李星辰恍然大悟,“这些环形装置是用来发射飞船的?不是普通的飞船,而是…整个文明的方舟?”很有可能,李星辰猜测。
全息图像变换,显示出数十个环形装置同时启动的场景。巨大的能量弧光在行星表面跳跃,然后是一连串的闪光——不是爆炸,而是某种超大规模的电磁弹射。图像最后定格在一片星空,标注着几个陌生的星座。
李星辰站在那里,被这个发现震撼得说不出话来。一个曾经繁荣的文明,面对某种未知的威胁,选择将整个族群发射向宇宙深处。那些环形装置不是武器,而是逃亡的工具。他们抛弃了自己的母星,带着全部的希望飞向未知的未来。
李星辰突然眼睛一跳,心中一个念头一闪而过,“我能利用这个装置快速离开吗?”
“你就别想了,这种装置对你没用,”玄机哥冒出来,打消了李星辰的想法,“不要说这个装置现在已经没有能量,即便有,也没有可能让你实现超光束,更不可能实现深空折叠。”
“好吧!”李星辰稍有些失望。
离开建筑时,李星辰再次注意到那些微小的晶胶体。它们在建筑外围的阴影处聚集,仿佛被残余的能量吸引。这些简单的生命形式或许见证了文明的兴衰,却无法理解发生在它们世界中的巨变。
这个行星上的高级文明已经离开,只留下遗迹。初步判断该文明利用行星级电磁弹射技术进行了大规模太空迁徙。原因未知,时间未知,目的地……
“哎!对了,星图…”李星辰眼睛一亮。刚才在室内,他们标示了离去的方向,是否可以追踪到呢?
“这个有些难度!”难得说话的小精灵道,“从这个行星的破败状态和这些装置遗存的时间来看,他们离开已经数千年甚至更长时间了,要想追踪到他们希望渺茫。”
“希望渺茫不等于没希望是吧,”李星辰不死心,“小百科、玄机哥,帮我计算一下,利用星图,看看他们可能去往哪儿?”
“行啊,我们试试。”小百科、玄机哥答应道。
李星辰再次升空,跳出大气层,沿着这个星球跑了数圈,希望能发现些什么。
不过,现实让他失望了,这是一颗失去了生机的行星,行星的能源很明显被耗尽了。
李星辰没有看到小行星撞击的痕迹,没有检测到核辐射,却发现了战争的痕迹。
“不对,”李星辰暗道,“这个行星曾经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难道是因为战争而摧毁了整个行星资源和生态,所以,不得不离开?”
如果是这样的话,李星辰综合分析来看,行星上的文明生物被迫离开,应该不是其它灾难,而是能源,战争只是一个因素,最终是因为能源,没了能源的行星,已经不足以让他们继续繁衍发展。
而那些巨大的装置或许是发射飞船所用,整个行星的人前往深空宇宙,所需要的能源和代价也是巨大的。
不说李星辰在这颗行星上四处溜达、观察、思考……
地球,龙国。
在地底1500公里深处,有一个特殊的地方,这个地方是整个地底文明开辟出来的一个地心堡垒,地方不大,是一个仅有数十平方公里的空间。
地底文明所有国家的首脑和精锐都有驻扎,并且,代表最大国家或部落的十三个文明的议会也在这儿,被称为“长老团会议”。
今天,长老团已经收到报告,现在需要研究下一步行动计划。
长老团有十三个席位,其中,十一个大的国家各占一个席位,精灵联盟代表数十个精灵族人点一个席位,还有其它数十个小部落联盟占了一个席位。其它国家或大部落各占一个席位。
人类口中的“人鱼国”,占一个席位。
永夜王朝,占了一个席位。
赤峰水星人和日赤星人,占了一个席位。
晶石帝国(crystaline Imperium),占了一个席位。
但其它所谓的大国,实际上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不断的战争和吞并,现在族人已经没几个了,已经成为了其它三大国的附庸,如:
昂萨克星人;幽苔族(Lumenmoss), 种族特征:半植物半真菌的类人生物,皮肤覆盖荧光苔藓,通过共生菌丝传递信息。
栖息地:地下溶洞顶部的钟乳石森林,依赖潮湿与矿物渗水。
生存方式:培育发光的“星苔”作为光源与食物,向帝国出口稀有菌类药品。 依附关系:为“晶石帝国”提供医疗资源,换取保护。
石喉矮裔(Stonegulm), 种族特征:退化的矮人分支,喉部特化为岩石粉碎器,可吞咽矿石维生。
栖息地:废弃的深层矿脉隧道,用酸液腐蚀岩壁扩张领地。
生存方式:回收金属残渣制成粗糙武器,受雇为“黯铁联邦”的矿洞清道夫。 因长期啃食放射性矿石,部分个体已变异为活体炸弹。
影纱民(Veilborn),种族特征:无实体的人形暗影,需寄生在宿主影子中行动。
栖息地:地底大裂缝的永恒黑暗带,畏惧任何光源。
生存方式:向“永夜王朝”贵族出租身体作为间谍工具,换取灵魂能量补给。 弱点是,脱离宿主超过七日会消散。
克里奥尼安人(Krioni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