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2日,凌晨2点17分。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米深处,浓稠的黑暗如同凝固的墨汁,将“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包裹其中。驾驶舱内,仪表盘的冷光映在三人脸上,周建紧握着操纵杆,目光死死盯着前方的观察窗——那里只有深潜器声学照明系统投射出的15米半径光晕,光晕边缘是深不见底的黑暗,仿佛随时会吞噬一切靠近的事物。
“一号机器人已抵达东北方向300米处,正在进行地形扫描。”李哲的手指在灵能导航仪屏幕上滑动,调出机器人传回的三维地形图,“初步判断为平缓的沉积平原,没有明显的海山或断层结构,符合灵眼卫星此前的探测数据。”
陈阳闭着双眼,双手轻按在灵能感应区的凹槽内。淡蓝色的灵能顺着感应线路蔓延至深潜器外部,在周围海域形成一张无形的“感知网”。此刻,他能清晰捕捉到水流的细微脉动、沉积物颗粒的缓慢沉降,甚至千米外几只深海钩虾的爬行轨迹。“我的灵能场感应到东北方向500米处有强烈的能量源,不是生物信号,更像是……某种稳定的灵能辐射。”他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强度远超秦陵和三星堆节点,纯度应该很高。”
周建缓缓推动操纵杆,“奋斗者”号如同深海中的幽灵,朝着陈阳感应到的方向缓慢移动。深潜器底部的推进器喷出细密的水流,在沉积平原上留下淡淡的痕迹,很快又被缓慢流动的海水抚平。“当前深度米,水压108.8兆帕,设备运行正常。”他对着通讯器汇报,声音在寂静的驾驶舱内显得格外清晰,“距离目标区域还有200米,准备启动高清光学成像系统。”
“二号机器人已释放沉积物采样器,正在采集海沟底部的软泥样本。”李哲调出另一个屏幕,画面中,机器人的机械臂小心翼翼地插入沉积层,将一勺深褐色的软泥收入样本罐中,“同步检测到样本中含有微量灵能晶体颗粒,浓度约0.3克\/立方米,是其他深海区域的120倍。”
张杰在“探索一号”母船的实验室里,紧盯着实时传输回来的数据。屏幕上,灵能强度曲线正随着“奋斗者”号的移动缓慢上升,从最初的1.2灵能单位攀升至3.8灵能单位。“看来我们找对地方了。”他对着身旁的科研人员说道,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让法国和日本的深海研究中心做好数据接收准备,按照日内瓦会议约定,所有探测数据要实时共享。”
科研人员点头应下,随即调出全球深海探测数据共享平台的界面:“已与法国马赛深海研究所、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建立数据链路,他们的科研团队正在实时查看机器人传回的地形图。”
凌晨2点43分,“奋斗者”号终于抵达目标区域。当周建将声学照明系统的功率调至最大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光晕范围内,一片残破却宏伟的建筑遗迹赫然出现在眼前。
那是一片由巨大黑色石柱支撑的建筑群,石柱直径约5米,表面刻满了螺旋状的纹路,纹路缝隙中闪烁着微弱的金色光芒。石柱之间散落着残破的石板,部分石板上还能看到模糊的图案,像是某种生物的浮雕。而在建筑群中央,一座高约8米的石碑矗立在沉积平原上,碑身通体由类似灵钛合金的材质打造,表面刻满了从未见过的楔形文字,文字在声学照明下泛着淡淡的蓝光。
“这……这是亚特兰蒂斯文明的遗迹?”李哲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快速调出此前从北极watcher基地缴获的亚特兰蒂斯建筑图纸,与眼前的遗迹进行比对,“石柱的螺旋纹路、建筑的整体布局,和图纸上的记载完全吻合!”
陈阳的灵能场早已覆盖了整片遗迹,他能清晰感受到遗迹中残留的灵能波动——那是一种古老而纯净的能量,与玛雅残骸灵能核心的波动同源,却更加温和。“石碑上的文字在散发灵能,像是某种信息载体。”他缓缓起身,靠近观察窗,双眼再次闭上,“我试试用灵视解读。”
当陈阳的灵视与石碑上的文字产生共鸣时,驾驶舱内的灵能感应仪突然发出“嘀嘀”的警报声,屏幕上的灵能强度曲线瞬间飙升至8.5灵能单位。与此同时,陈阳的脑海中涌入大量信息流——不是具体的声音,而是一幅幅画面与概念:身着金色战甲的“人皇”手持权杖,将一群背生双翼的“仙人”封印在月球内部;地球表面浮现出四个发光的节点,形成一道环绕全球的能量网;节点熄灭的画面中,大地龟裂,海水倒灌,文明毁于一旦……
“人皇封仙于月,留四脉护灵,断则地球危。”陈阳猛地睁开眼,大口喘着气,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这是石碑上的核心信息!‘四脉’就是我们已经发现的四个灵能节点——三星堆、金字塔、秦陵,还有这里的马里亚纳海沟!一旦第四节点断裂,其他三个节点的灵能会逐渐枯竭,地球的灵能循环就会崩溃!”
周建和李哲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这么说,第四节点不仅是灵能核心,还是维系全球灵能网络的总枢纽?”周建问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操纵杆。
“没错。”陈阳点头,缓了缓气息,“我看到的画面里,四个节点形成的能量网能抵御外部威胁,一旦其中一个节点被毁,整个网络就会失效。仙族之前突袭北极和秦陵,恐怕就是想破坏节点,只是没能成功。”
就在这时,三号机器人传回的画面突然捕捉到异常——在遗迹西侧100米处,一片泛着淡绿色光芒的水域中,几只体型巨大的生物正在缓慢游动。它们形似深海安康鱼,却比普通安康鱼大了近10倍,体长约5米,头部的发光器官直径达1米,发出的绿光能照亮周围20米的区域。更奇特的是,它们的皮肤表面布满了与石碑类似的螺旋纹路,纹路中同样闪烁着微弱的灵能波动。
“是灵能变异生物!”李哲快速调出生物探测数据,“体型比普通深海安康鱼大10倍,体内灵能浓度达2.1灵能单位,是正常生物的300倍以上。应该是长期受第四节点灵能涌泉的辐射影响,发生了基因突变。”
周建操控“奋斗者”号缓缓靠近,观察窗清晰地捕捉到其中一只生物的细节——它的牙齿呈锯齿状,却没有主动攻击的迹象,只是在灵能涌泉附近缓慢游动,仿佛在吸收周围的灵能。“看起来没有攻击性,可能只是依赖灵能生存的变异物种。”他判断道,随即操控深潜器绕开生物群,朝着遗迹中央的石碑靠近。
凌晨3点15分,“奋斗者”号停在石碑前方5米处。李哲启动深潜器底部的机械臂,将一台便携式灵能扫描仪对准石碑:“开始检测石碑材质与灵能残留……材质成分分析完成,主要成分为灵钛合金与亚特兰蒂斯灵能晶体,与‘应龙-3号’机甲的核心材料同源;灵能残留时间约1.2万年,与亚特兰蒂斯文明消失的时间线吻合。”
陈阳再次释放灵能,与石碑进行深度共鸣。这一次,他捕捉到了更多细节:石碑下方存在一个直径约10米的圆形通道,通道内散发着极强的灵能波动——那正是第四节点的核心,灵能涌泉的源头。“石碑下方有通道,灵能涌泉就在里面。”他对着通讯器说道,“灵能纯度至少95%,远超其他三个节点的80%纯度,是目前发现的最纯净的灵能源。”
张杰在母船实验室里收到消息,立刻召集团队召开紧急会议:“灵能涌泉的纯度达到95%,这意味着只要我们能激活第四节点,全球灵能网络的效率至少能提升30%。李哲,尽快让机器人进入通道采集涌泉样本,我们需要详细的能量数据来制定修复方案。”
“收到!三号机器人已调整航向,准备进入石碑下方的通道。”李哲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快速敲击,屏幕上,三号机器人灵活地避开石柱,朝着石碑底部的通道游去。当机器人的镜头进入通道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通道内部布满了发光的灵能晶体,晶体之间流淌着金色的“灵能液”,这些灵能液汇聚成一道直径约3米的涌泉,从通道底部喷涌而出,在海水中形成一道金色的光柱,一直延伸至遗迹上方。
“灵能样本采集开始,预计3分钟完成。”机器人的机械臂伸出,将一根透明的采样管插入灵能涌泉中,金色的灵能液迅速填满采样管。与此同时,机器人携带的灵能分析仪开始工作,屏幕上实时显示出数据:灵能纯度95.7%,能量密度1200兆焦\/立方米,不含任何杂质,可直接用于机甲与护盾的能源供应。
“太好了!”张杰兴奋地一拳砸在桌子上,“有了这种高纯度灵能,我们的‘应龙-3号’机甲续航时间能延长50%,全球灵能护盾的防御强度也能提升40%!”
法国马赛深海研究所的科研团队也通过共享平台发来消息,希望能获取部分灵能样本进行研究。张杰回复同意,随即安排母船的样本转运团队做好准备,待探测队返航后,立即将样本分发给各国研究机构。
凌晨3点30分,李哲开始对亚特兰蒂斯遗迹的结构进行全面检测。他操控一号机器人绕着遗迹飞行,用声波探测器扫描建筑内部:“发现遗迹东侧存在一个大型空腔,尺寸约20米x15米x10米,空腔内有明显的能量残留,推测是亚特兰蒂斯文明的‘灵能储存库’。”机器人的镜头对准空腔,画面中,空腔内散落着数十个残破的金属容器,容器表面刻有灵能传导纹路,部分容器内还残留着少量灵能液。
“这些容器的设计与玛雅残骸中的灵能储存装置类似,应该是用来储存灵能涌泉产生的灵能液。”李哲分析道,“根据容器的数量和尺寸估算,这个储存库最多可储存10万立方米的灵能液,足够支撑全球机甲集群运行3个月。”
陈阳的灵能场也延伸至空腔内部,他能感受到容器中残留的灵能波动:“这些灵能液已经存在了上万年,却依然保持着活性,说明亚特兰蒂斯文明的灵能储存技术远超我们现在的水平。如果能破解这些容器的制造工艺,我们就能建立更高效的灵能储存系统,解决灵能运输与储存的难题。”
就在探测工作顺利推进时,意外突然发生——凌晨3点42分,三号机器人传回的画面突然出现剧烈雪花,随后信号戛然而止。屏幕上原本显示机器人位置的红点瞬间消失,只剩下一片漆黑。
“怎么回事?!”李哲猛地站起身,双手在控制面板上快速操作,“信号中断!尝试重新连接……连接失败!机器人的应急信标也没有响应!”
陈阳的灵能场瞬间绷紧,他能清晰感受到三号机器人所在的位置传来一股微弱的破坏信号——不是自然故障,而是某种外力攻击导致的损毁。“有东西摧毁了机器人!”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就在通道附近,距离我们约500米!”
周建立刻将“奋斗者”号的灵能护盾提升至最高强度,同时启动深潜器的雷达探测系统:“全功率扫描周围500米区域,寻找异常目标!”
雷达屏幕上,一道强烈的金属反射信号迅速浮现——那是一个体长约50米的大型目标,外形呈流线型,表面覆盖着黑色的装甲,装甲缝隙中散发着淡淡的紫色灵能波动。目标正缓慢朝着“奋斗者”号的方向移动,速度约2节,却带着极强的压迫感。
“是仙族的深海灵能战舰!”李哲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快速调出北极缴获的仙族战舰设计图,与雷达探测到的目标进行比对,“体型、灵能波动特征完全吻合!它的装甲采用了反雷达材料,之前一直隐藏在灵能干扰场中,我们没能提前发现!”
陈阳的灵能场已经与战舰的灵能波动接触,那是一种充满恶意的、冰冷的能量,与月球反灵能场的波动同源。“它的目标是灵能涌泉!”陈阳对着通讯器大喊,“战舰正在释放灵能干扰场,试图屏蔽我们的通讯信号!”
驾驶舱内的通讯器果然开始出现杂音,张杰的声音断断续续传来:“……护卫舰编队已……向你们靠近……预计1小时后……抵达!坚持住!”
周建紧握着操纵杆,额头上渗出冷汗:“深潜器的最大速度只有3节,根本跑不过战舰!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李哲快速调出深潜器的武器系统——虽然“奋斗者”号主要用于探测,没有配备重型武器,但在出发前加装了两门灵能脉冲炮,用于应对突发情况。“灵能脉冲炮已就绪,有效射程100米,能暂时干扰战舰的灵能系统,但无法造成实质性伤害。”他说道,目光看向陈阳,“只能靠你了,陈阳。”
陈阳深吸一口气,体内的灵能开始高速运转,驾驶舱内的灵能感应仪屏幕上,灵能强度曲线瞬间飙升至9.2灵能单位。“我试试用灵能涌泉的能量制造灵能漩涡,困住战舰。”他盯着雷达屏幕上的战舰目标,“但需要时间,你们帮我争取10分钟!”
周建点头,立刻操控“奋斗者”号绕着遗迹移动,试图利用石柱阻挡战舰的视线。李哲则启动灵能脉冲炮,对准战舰的方向开火——两道淡蓝色的能量束从深潜器头部射出,在海水中划出两道光柱,击中战舰的装甲表面。
战舰的行动果然停顿了一下,表面的紫色灵能波动出现短暂紊乱。但很快,战舰就恢复了正常,继续朝着“奋斗者”号逼近。雷达屏幕上显示,战舰与深潜器的距离已缩短至300米,且还在不断拉近。
陈阳的双手紧紧按在灵能感应区,双眼紧闭,意识完全沉浸在灵能涌泉的能量中。他能感受到那股纯净而强大的灵能,如同奔腾的江河,正顺着他的灵能场流向周围的海域。“灵能漩涡开始形成……”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吃力,“还有5分钟……”
此时,“探索一号”母船的指挥室内,张杰正焦急地与护卫舰编队联系:“你们还有多久能到?‘奋斗者’号快被战舰追上了!”
“还有45分钟!”护卫舰舰长的声音传来,“我们正在加速,但深海阻力太大,无法再提高速度!”
张杰看着屏幕上不断逼近的战舰,心中焦急万分。他知道,一旦陈阳的灵能漩涡无法困住战舰,“奋斗者”号和整个探测任务都将陷入绝境。
凌晨3点55分,陈阳突然睁开眼,眼中闪过一道金色的光芒:“灵能漩涡完成!”
与此同时,雷达屏幕上,战舰周围的海水突然开始旋转,形成一个直径约100米的巨大漩涡,漩涡中心的海水呈现出金色,散发着强大的灵能波动。战舰被漩涡困住,无法继续前进,表面的紫色灵能波动变得剧烈紊乱。
“成功了!”周建兴奋地大喊,立刻操控“奋斗者”号朝着相反方向移动,“我们快离开这里,回到母船附近!”
李哲则快速记录着战舰的灵能波动数据:“战舰的能源核心波动与月球反灵能场发生器同源!这说明仙族的月球基地和深海战舰使用的是同一种能源技术!”
陈阳的脸色苍白,体内的灵能消耗巨大,但他还是坚持着释放灵能,维持着灵能漩涡的稳定:“漩涡只能困住战舰20分钟,我们必须尽快撤离!”
“收到!‘奋斗者’号,母船已调整航向,朝着你们的方向移动,预计1.5小时后汇合!”张杰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欣慰,“护卫舰编队也已加快速度,预计30分钟后能抵达你们的位置,提供掩护!”
周建操控“奋斗者”号快速离开遗迹区域,朝着母船的方向驶去。透过观察窗,陈阳最后看了一眼被灵能漩涡困住的仙族战舰,以及那片在黑暗中闪烁着金色光芒的亚特兰蒂斯遗迹——虽然没能获取战舰的核心数据,但他们已经确认了第四节点的位置与激活方法,这趟深海探测,终究没有白费。
只是陈阳心中清楚,这仅仅是开始。仙族既然已经发现了第四节点,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修复任务,恐怕会比想象中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