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0日,江城神秘单位的地下实验室里,灵钛合金板材的切割声与灵气发电机的嗡鸣交织在一起。李哲正用激光切割机将灵钛合金板材切成机甲关节的雏形,切割面光滑如镜,没有一丝毛刺——这是灵钛合金塑性提升后的成果,放在三个月前,普通钛合金切割至少会产生2毫米的误差。
“马队,你看这个关节轴承的精度!”李哲举起刚切好的零件,用卡尺测量内径,“误差只有0.005毫米,完全满足机甲关节的灵活转动需求。要是能再提升灵气传导效率,说不定能实现关节的‘灵能驱动’,不用再依赖传统电机。”
马宏接过零件,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灵气传导效率现在是85%,离90%的设计目标还有差距。张教授和林岚还在分析《灵能武器图谱》,看看有没有优化方案。对了,张杰呢?早上就没看到他。”
“张哥在资料室,说要找一份2018年的三星堆考察报告。”李哲指了指实验室角落的资料室,“他说灵钛合金的导线槽结构,和三星堆青铜神树的内部凹槽有点像,想对比看看。”
马宏立刻走向资料室。推开门,就看到张杰坐在堆满文件的桌子前,手里拿着一张青铜神树的扫描图,旁边摊着灵钛合金导线槽的设计图,两者用红线标注出相似的结构。“你果然在这里。”马宏走过去,指着扫描图上的凹槽,“这是2018年你偷偷去三星堆采集的数据?当时怎么没跟我们说?”
张杰抬起头,眼里带着兴奋:“之前担心数据不准确,而且那会儿大家还没接触玄玉璧,就算说了,也没人会相信‘青铜神树是星际信号接收器’。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了玄玉璧的地脉符技术,又造出了灵钛合金,终于能验证这个猜想了。”
他将两张图并排放置:“你们看,青铜神树树干的内部凹槽,和灵钛合金导线槽的螺旋角度完全一致,都是37.5度——这个角度不是随机的,是灵气在金属中传导的最佳角度,能减少40%的能量损耗。而且,凹槽内壁的波纹结构,和我们在玄玉璧上刻的聚灵导能阵纹路,有60%的相似度。”
马宏凑近看,果然发现两者的结构高度相似:“你的意思是,青铜神树的凹槽,其实是上古时期的‘灵气导线槽’?可3000多年前的人类,怎么会掌握这么精密的结构设计?”
“不是人类自己掌握的,是‘传承’的。”张杰打开机甲核心的数据流,调出2285年的《上古文明接触史》残卷,“里面记载,人皇大战后,外星文明曾在地球留下‘灵能技术火种’,三星堆、金字塔、秦始皇陵,都是这些技术的传承点。青铜神树的作用,是接收来自猎户座β星的星际信号,而玄玉璧,是将这些信号转化为地脉灵气的‘转换器’。”
就在这时,林岚拿着一份报告走进来:“你们的对话我都听到了!《灵能武器图谱》里果然有线索!”她指着图谱中的一幅“灵能传导阵”插图,“这幅图的纹路,和青铜神树的凹槽波纹、玄玉璧的地脉符,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灵能传输闭环’——青铜神树接收星际信号,玄玉璧转化为地脉灵气,再通过灵能传导阵输送到需要的地方,这就是上古文明的‘灵能利用系统’!”
张教授也推着轮椅走进来,手里拿着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牌照片:“这是2018年三星堆祭祀坑发现的青铜牌,上面刻着‘日月星辰’图案,之前一直以为是祭祀符号,现在结合你们的发现,这其实是‘星际信号接收频率校准图’!每个星辰的位置,对应一个特定的信号频率,青铜神树就是通过调整这些‘频率’,来接收不同的星际信息。”
“这么说,我们之前在灵钛合金导线槽上刻的聚灵导能阵,其实是上古灵能传输技术的简化版?”李哲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手里还拿着灵钛合金关节零件,“如果我们在零件上刻上完整的灵能传导阵,灵气传导效率是不是能提升到90%以上?”
张杰立刻接过零件:“完全有可能!而且,青铜神树的‘太阳形器’,其实是‘灵能增幅装置’——它的结构能将接收到的星际信号放大10倍,我们可以参照这个结构,优化灵气发电机的增幅模块,解决功率不足的问题!”
当天下午,团队就开始了实验。李哲用激光雕刻机在灵钛合金关节零件上刻上完整的灵能传导阵,张杰则参照青铜神树太阳形器的结构,用灵钛合金打造了一个微型增幅模块,安装到灵气发电机上。
实验开始时,所有人都围在控制台旁。张杰启动灵气稳定器,将0.03灵能单位的灵气注入发电机——灵气传导效率检测仪的数值开始快速上升,从85%升到88%、90%,最后稳定在92%!同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也提升了30%,完全满足机甲关节的灵能驱动需求。
“成功了!”李哲激动地跳起来,他拿起刻有灵能传导阵的关节零件,放在灵气感应区——零件表面立刻泛起淡蓝色微光,灵气在阵纹中快速流动,没有一丝损耗,“这就是上古文明的技术力量!我们只是还原了冰山一角,就有这么大的突破!”
马宏看着检测数据,脸上露出了笑容:“看来,我们必须重启三星堆考察计划了。青铜神树里肯定还有更多的灵能技术线索,比如星际信号的具体内容、灵能传输的完整原理,这些都能帮我们解决机甲研发的后续难题,比如机甲的通讯系统、能量储备系统。”
张杰点点头:“我已经联系了三星堆考古队的李队长,他同意我们下个月加入考察队,重新对青铜神树进行深入扫描。不过,这次考察需要更精密的设备,而且要做好保密工作,避免像上次玄玉璧那样,被王老板的残余势力盯上。”
林岚则开始整理三星堆相关的资料:“我会把青铜神树的凹槽结构、青铜牌的频率校准图、灵能传导阵的图谱,整理成《上古灵能技术汇总报告》,为考察做好准备。同时,我还会联系古籍馆,看看有没有更多关于三星堆的文献记载,说不定能找到信号接收的‘启动方式’。”
张教授也补充道:“三星堆的青铜神树有‘九枝’,对应‘九州地脉’,这说明它的信号接收范围覆盖整个地球。我们在考察时,要重点关注每一枝的凹槽结构差异,说不定能发现不同地脉的灵能传输规律,为后续在全球地脉节点部署灵气发电机提供依据。”
晚上,团队在实验室里召开了三星堆考察筹备会,确定了考察时间(4月中旬)、人员分工(张杰负责技术解读、马宏负责安保、李哲负责设备调试、林岚和张教授负责文献对照)和设备清单(高精度灵气扫描仪、3d复刻设备、灵能信号分析仪)。
马宏看着会议纪要,心里充满了期待:“从玄玉璧到灵钛合金,再到三星堆青铜神树,我们离上古文明的灵能技术越来越近,也离造出机甲的目标越来越近。这次三星堆考察,很可能会成为我们‘逆战计划’的关键转折点——我们不仅能解锁更多古文明秘史,还能为机甲研发找到更核心的技术支撑。”
张杰则打开“逆战2028项目日志”,写下第41章的记录:
“2019.3.10,通过灵钛合金导线槽与三星堆青铜神树凹槽的结构对比,发现两者高度相似,结合《灵能武器图谱》与三星堆青铜牌,验证‘青铜神树=星际信号接收器、玄玉璧=灵能转换器’的猜想。灵钛合金零件刻上完整灵能传导阵后,灵气传导效率提升至92%,灵气发电机功率提升30%。决定于4月中旬重启三星堆考察计划,进一步解锁上古灵能技术。
逆战之路,每一次线索的串联,都让我们离真相更近一步。三星堆的秘密,不仅是古文明的历史,更是我们对抗‘仙族’、研发机甲的关键钥匙。接下来,我们将全力以赴,揭开青铜神树的星际信号之谜,为地球的守护之战增添新的力量。”
放下手机,张杰望向窗外。夜色中,实验室的灯光依旧明亮,团队成员还在为三星堆考察做准备——李哲在调试灵气扫描仪,林岚在整理文献资料,马宏在制定安保计划。他知道,三星堆考察将是一场新的挑战,但也是一次新的机遇,只要他们继续保持这份热情和坚持,就一定能解锁更多的古文明秘史,为机甲研发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守护好人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