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将至,清北园里的湖水开始结起薄冰。
周日子时,张晨风照例来到西山别墅,却发现师父罕见地坐在庭院石桌前独酌,面前温着一壶黄酒。
来了?师父示意他坐下,斟了一杯推到他面前,天冷,喝点酒暖暖身子。
张晨风有些诧异,但还是恭敬地接过酒杯。酒液入喉温热,带着淡淡的药香。
知道这酒里加了什么吗?师父突然问。
张晨风细品后回答:有当归、黄芪...还有一味尝不出来。
是忘忧草。师父目光深远,我年轻时性子急,师父就在酒里加这味药,让我学会二字。
他起身负手而立,望着天边残月:今日不练功,给你讲个故事。
三十年前,我奉命追捕一伙境外间谍。其中有个年轻人,功夫很好,我与他缠斗百余招难分胜负。师父语气平静,最后我使出破军九式第七式,本可取他性命,却临时收力,只废了他武功。
张晨风屏息静听。
后来才知道,那人是被胁迫的。师父转身凝视他,武学最高境界,不是杀敌,而是止戈。
就在这时,赵震山匆匆赶来,面色凝重:首长,刚收到消息,上次那伙人又出现了,这次带了家伙。
师父却摆摆手:让晨风去处理。
张晨风愣住:
记住我刚才的话。师父意味深长地说,去吧,震山会在暗处照应。
事发地点在后海一家酒吧。张晨风赶到时,看见五个彪形大汉正在围殴一个学生模样的人。周围人群远远躲开,没人敢上前。
住手!张晨风喝道。
领头的刀疤脸狞笑:又来个送死的!
张晨风注意到他们腰间鼓鼓囊囊,显然带了武器。若是半月前,他可能会直接使出破军九式硬碰硬。但此刻,他想起师父的教诲。
几位大哥,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他换上轻松的语气,打坏东西还要赔钱,多不划算。
刀疤脸一愣,没料到他会这么说。趁对方分神,张晨风闪电般出手,不是攻击,而是缴械。只见他身影飘忽,所过之处匕首、甩棍纷纷落地,竟无一人看清他的动作。
刀疤脸又惊又怒。
张晨风捡起地上的武器,一件件扔进旁边的垃圾桶:现在可以好好说话了吧?
最终事件和平解决,原来只是场误会。回西山的路上,赵震山难得地夸赞:处理得不错,有首长当年的风范。
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三天后,张晨风突然接到陌生电话,对方声称绑架了王晓曦,索要五百万赎金。他第一时间通知了赵震山,却得到意外回复:首长说,这事你自己处理。
张晨风强压怒火,运用内功让自己冷静下来。他注意到电话背景音有地铁报站声,立即锁定几个可能地点。通过关系网调查,发现王晓曦其实正在上海参加学术会议。
有意思。他冷笑,玩到我头上来了。
将计就计,他假意答应交易,暗中跟踪对方,顺藤摸瓜端掉一个诈骗团伙。事后才知,这是师父安排的考验之一。
最难的考验出现在月末。一家外资企业开出天价,想收购他的专利技术。当晚,该企业代表悄悄找到他,递上一个厚厚的信封:这是额外的心意。
张晨风看都没看就拒绝了。代表阴恻恻地威胁:年轻人,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我的技术,只服务国家。他平静回应。
后来才知道,这家企业有境外背景,想通过收购窃取技术。而那个代表,也是师父派来试探他的人。
腊月十六,张晨风再次来到西山。荣叔在书房等他,桌上放着三样东西:一把匕首,一本《道德经》。
选一样。师父说。
张晨风毫不犹豫拿起《道德经》。
为何?
匕首可防身,经书可修心。但弟子认为,真正的武学不在器物,而在本心。
师父眼中闪过欣慰之色,将握在手里的铜牌推到他面前:从今日起,你正式出师了。
他打开一个木匣,里面是一本手抄秘籍:这是我毕生所学《止戈录》,现在传给你。
张晨风郑重接过,发现扉页上写着八个字:武为止戈,心为根本。
那晚他在修炼日记上写道:今日方知,武学不是杀戮之术,而是守护之道。我要守护的,不仅是身边的人,更是心中的正道。
月光如水,照亮他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