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清北园,银杏叶已落了大半,只剩下金黄的叶片在秋风中打着旋儿。
校园文化节的主会场设在中央主楼前的广场上,各学院的展区鳞次栉比,彩旗飘扬,到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计算机系的展区设在广场东侧,几台电脑一字排开,屏幕上运行着学生自主开发的各种程序。
最引人注目的是展区中央的听风者耳机体验区,三副造型时尚的耳机挂在展示架上,旁边放着详细介绍的展板。
张晨风一早就在展区忙碌,调试设备,准备演示材料。
他今天穿了件深蓝色的卫衣,显得格外精神。上午九点,开幕式刚结束,人流就涌入了展区。
晨风!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王晓曦带着几个经管学院的同学走了过来。她今天特意穿了件鹅黄色的毛呢外套,衬得整个人明媚动人。这就是我跟你们说的听风者耳机!她热情地向同学介绍。
晓曦,你怎么对这个项目这么了解啊?一个戴眼镜的女生好奇地问。
王晓曦得意地扬起下巴:我和创始人很熟啊!说着朝张晨风眨了眨眼。
张晨风无奈地笑笑,开始给参观者演示耳机的功能。
他讲解得很专业,从音质调到降噪原理,条理清晰。
王晓曦在一旁补充着创业故事,把张晨风高中时如何萌生创意、如何组建团队的经历讲得生动有趣。
原来这么厉害!同学们发出赞叹。王晓曦笑得更加灿烂,仿佛在介绍自己的成就一般。
这时,张晨风注意到数学系的展区前围了不少人。
他借故离开了一会儿,走过去一看,果然是苏晚晴在讲解他们的自行车调度优化模型。
苏晚晴今天穿了件浅灰色的高领毛衣,站在展板前从容不迫。
她的讲解严谨而深入,从模型假设到算法选择,每个细节都讲得清清楚楚。几位数学系的教授站在一旁频频点头。
这个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很大。一位老教授赞许地说,可以考虑申请专利。
苏晚晴微微颔首:谢谢老师,我们还在继续优化。
张晨风站在人群外围,听着苏晚晴条理清晰的讲解,不禁想起期中考试时她给自己讲题的情景。
这个女生总是能用最简洁的方式抓住问题的本质。
下午两点,有一场关于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学术讲座。
张晨风到达阶梯教室时,发现苏晚晴已经坐在中间位置了。
讲座内容很专业,主讲人是计算机学院的院士,讲的是深度学习的最新进展。
讲座结束后,张晨风和苏晚晴一边讨论着讲座内容,一边往外走。
刚走出教学楼,就遇到了正在发放文艺汇演传单的王晓曦和她的同学们。
晨风!晚晴!王晓曦高兴地跑过来,晚上大礼堂有文艺汇演,我们经管学院的节目可精彩了,来看吗?
苏晚晴婉拒:晚上要整理讲座笔记,有些内容需要消化。
张晨风也找借口推脱:我有个程序还需要调试,下次吧。
王晓曦的眼神黯淡了一下,但很快又扬起笑容:那好吧,学习重要。她递给两人各一张节目单,要是改主意了随时来哦!
离开时,张晨风隐约听到王晓曦的同学在说:晓曦,人家学霸们要学习,你就别老是打扰了。
我只是想和大家一起玩...王晓曦的声音带着失落。
晚上张晨风在宿舍调试程序时,收到王晓曦发来的演出照片。
舞台上的她穿着民族服装,正在表演藏族舞蹈,笑容灿烂。
随后又收到一条消息:「节目很成功,可惜你们没来。」
几乎同时,苏晚晴发来一份整理好的讲座笔记,重点部分都用红色标出。附言:「第七页的内容可能对你们的项目有帮助。」
张晨风看着两条截然不同的消息,突然意识到这一世他遇到的这两个女生,一个像温暖的阳光,一个像清冷的月光,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丰富着他的大学生活。
他回复王晓曦:「照片很漂亮,下次一定去看你演出。」
又回复苏晚晴:「笔记很详细,谢谢。明天讨论?」
放下手机,张晨风望向窗外。
月光下的清北园安静祥和,而他的大学生活,正因为这些不同性格的人而变得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