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之月
暮春的青丘总被薄雾裹着,漫山遍野的桃花开得像燃着的霞,我蹲在桃树下,看着爪子上沾着的血珠一点点渗进土里,惊飞了枝桠间的彩蝶。阿娘说我是青丘百年难遇的白狐,生来就该待在最暖的狐裘里,可我偏喜欢追着林间的野兔跑,喜欢看晨露在毛尖凝结成冰,更喜欢听老狐们讲长安城里的故事——听说那里的宫墙比青丘的山峰还高,听说那里的灯能把黑夜照得像白昼,还听说那里的人,心比腊月的冰还冷。
“阿瑶,你又偷跑出来了。”
温润的声音从头顶传来,我抬头便看见玄衣广袖的男子倚在桃树上,墨发松松地用玉簪束着,垂落的发丝上还沾着几片桃花瓣。他叫沈砚,是三年前我在山涧边捡到的书生,彼时他浑身是伤,奄奄一息,我偷偷把阿娘藏的雪莲喂给他,又守了他三天三夜,才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后来我才知道,他不是普通的书生,是长安城里翰林院的编修,因弹劾权贵被构陷,才逃到这青丘来。
我甩了甩尾巴,把爪子上的血蹭到他的衣摆上:“先生不是说,要教我写人间的字吗?”
沈砚无奈地笑了笑,从袖中取出一卷纸和一支狼毫,蹲下身来将纸铺在青石上:“今日教你写‘长安’二字。”他握着我的爪子,笔尖在纸上划过,墨痕晕开,两个方正的字便落在纸上。我盯着那两个字看了许久,忽然问:“先生,长安真的有老狐说的那么好吗?”
他的指尖顿了顿,目光望向青丘深处的云雾,声音轻得像风:“长安好不好,要看对谁来说。对有些人,那里是锦绣堆成的天堂;对有些人,那里是吃人的地狱。”
那时我不懂他话里的意思,只觉得长安是个神秘又诱人的地方,像挂在枝头的野果,明知可能酸涩,却还是忍不住想尝一口。直到那年深秋,阿娘病重,老狐说只有长安城里太医院珍藏的千年人参才能救阿娘的命,我才背着沈砚,偷偷溜出了青丘。
初到长安时,我还没学会完全化为人形,只能顶着一对毛茸茸的耳朵,穿着偷来的粗布衣裙,缩在街角看往来的车马。城里的人都穿着华丽的衣裳,骑着高头大马,他们看我的眼神像看怪物,有人朝我扔石子,有人骂我是“妖物”。我躲在破庙里,抱着偷来的半个馒头,第一次觉得老狐说的没错——长安的人心,真的很冷。
就在我快要冻饿而死的时候,一个穿着粉色襦裙的小姑娘把我拉进了一座大宅院。她叫灵儿,是吏部尚书李大人的女儿,她见我可怜,便把我留在身边做了丫鬟。灵儿心地善良,从不嫌弃我古怪的模样,还会把自己的点心分给我吃。我渐渐学会了隐藏狐耳,学会了像人一样走路说话,也偷偷打听太医院的消息。
可太医院守卫森严,我几次想溜进去都被拦了下来。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在灵儿的生辰宴上,再次见到了沈砚。
他穿着一身绯色官服,站在宾客之中,温文尔雅,与当年在青丘时的落魄模样判若两人。我躲在柱子后面,看着他和李大人谈笑风生,心里忽然有些发慌。他看到我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仿佛我们从未在青丘相识。
宴后,他在花园的凉亭里叫住了我:“阿瑶,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攥紧了衣袖,声音有些发颤:“我来给阿娘找人参,先生,你能不能帮我?”
他沉默了许久,才缓缓道:“太医院的人参由陛下亲自看管,我无能为力。阿瑶,你不该来长安,这里不是你该待的地方,你快回青丘去吧。”
我没想到他会拒绝得如此干脆,眼泪一下子涌了上来:“先生,你忘了是谁救了你吗?你忘了你说过要护着我的吗?”
他的脸色变得苍白,转身背对着我:“我没忘,但我是朝廷官员,不能做违法乱纪之事。阿瑶,你走吧,就当我们从未相识。”
那天我在花园里哭了很久,直到灵儿找到我,她见我伤心,便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不敢告诉她我是狐妖,只说我想回家了。灵儿抱着我,说她会帮我找人参,还说她认识太医院的院判,或许能通融一下。
可我没想到,灵儿的好心,却给她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三天后,灵儿偷偷带我去了太医院的后院,她让我在墙外等着,自己进去找人参。我等了很久,都没见她出来,只听到里面传来一声惨叫。我冲进院子,看到灵儿倒在地上,胸口插着一把匕首,而站在她身边的,正是沈砚。
“先生,你为什么要杀她?”我冲过去,抱住灵儿渐渐冰冷的身体,声音嘶哑。
沈砚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手里还握着带血的匕首:“她私闯太医院,盗取皇家宝物,按律当斩。阿瑶,我劝你不要多管闲事,否则,我连你也不会放过。”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长安的锦绣堆里,藏着多少肮脏的勾当;也终于明白,沈砚口中的“身不由己”,不过是他为自己的冷漠找的借口。我看着他转身离去的背影,看着灵儿睁得大大的眼睛,心中的恨意像藤蔓一样疯长。
那天晚上,我在灵儿的坟前,吸尽了方圆百里的妖气,强行化出了九尾。我的白毛染上了灵儿的血,眼睛变成了深红色,我发誓,要让所有伤害过灵儿的人,血债血偿。
我先是杀了太医院的院判,他是当年构陷沈砚的主谋之一,也是他下令杀了灵儿。我在他的府邸里,把他折磨了三天三夜,让他尝尽了灵儿所受的痛苦。接着,我又杀了李大人,他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不仅没有为灵儿报仇,反而向皇帝请罪,说灵儿是被妖物迷惑,才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长安城里人心惶惶,人人都说有狐妖作祟,皇帝下旨让沈砚负责捉拿我。他带着士兵四处搜寻我的踪迹,可他怎么也想不到,我就藏在他的府邸里,藏在他当年在青丘时送给我的那支玉簪里。
我看着他日夜操劳,看着他对着灵儿的画像发呆,看着他在夜深人静时,偷偷擦拭着那把杀了灵儿的匕首。我知道,他心里是有愧疚的,可这份愧疚,比起灵儿的命,实在太廉价了。
终于,在一个月圆之夜,我现身在他的书房里。他看到我时,没有惊讶,也没有害怕,只是静静地看着我,眼中满是疲惫。
“阿瑶,你终于来了。”他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来,“我知道,你不会放过我的。”
我握着手中的剑,剑尖指着他的胸口:“先生,你还记得在青丘时,你说过要教我写‘长安’二字吗?你说过,长安是个好地方。可你看看,这里除了血腥和背叛,还有什么?”
他苦笑了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卷纸,纸上写满了“长安”二字,字迹潦草,像是用尽全力写的。“我从来没说过长安是好地方,我只说过,长安是我的宿命。阿瑶,我本想等扳倒了那些权贵,就带你回青丘,可我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我一剑刺了过去,剑尖却在他的胸口前停住了。我看到他的胸口,有一道疤痕,那是当年在青丘时,为了保护我,被猎人的箭划伤的。
他伸手握住我的剑,鲜血顺着剑身流下来:“阿瑶,杀了我吧,这样你就能解恨了。但你要记住,不要被仇恨蒙蔽了双眼,青丘才是你的家,你应该回去,过你该过的生活。”
我看着他眼中的真诚,看着他胸口不断流出的鲜血,忽然觉得很迷茫。我杀了那么多人,以为这样就能为灵儿报仇,就能解恨,可到头来,我得到的只有无尽的空虚和痛苦。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士兵的脚步声,有人大喊:“狐妖在这里,快抓住她!”
沈砚把我推到窗边:“阿瑶,你快走吧,从这里跳下去,就能离开长安了。记住,不要再回来了。”
我看着他,眼泪又一次涌了上来:“先生,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笑了笑,笑容里带着一丝释然:“因为我欠你的,欠灵儿的,只能用这条命来还了。阿瑶,好好活下去,替我看看青丘的桃花,替我看看,没有仇恨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我咬了咬牙,转身从窗户跳了下去。身后传来了士兵的厮杀声,传来了沈砚的惨叫声,我不敢回头,只能拼命地跑,跑向城外,跑向青丘的方向。
回到青丘时,阿娘的病已经好了,她看到我满身是伤,心疼地抱着我哭了很久。我把长安的经历告诉了她,告诉了她灵儿的死,告诉了她沈砚的死。阿娘听后,叹了口气说:“孩子,仇恨只会带来更多的仇恨,只有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沈砚用他的命,教会了你这个道理,你应该珍惜。”
后来,我再也没有离开过青丘。我每天都会去当年和沈砚一起待过的桃树下,看着桃花开了又谢,看着晨露凝结又消散。我学会了放下仇恨,学会了平静地生活,学会了像沈砚希望的那样,好好活下去。
有时候,我会坐在桃树下,拿出沈砚当年教我写的“长安”二字,看着那两个方正的字,想起长安城里的月光,想起灵儿温暖的笑容,想起沈砚最后释然的眼神。我知道,长安的那段经历,会永远刻在我的心里,它让我明白,世界上最珍贵的不是仇恨,不是报复,而是爱,是善良,是放下仇恨后的平静与自由。
如今,青丘的桃花又开了,漫山遍野,像燃着的霞。我蹲在桃树下,看着爪子上沾着的桃花瓣,忽然觉得,这样的生活,真好。没有血腥,没有背叛,没有仇恨,只有温暖的阳光,只有盛开的桃花,只有平静的幸福。
或许,这就是沈砚希望看到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