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仪坐在书桌前,轻轻展开文件,昏黄的烛光在纸面摇曳,映出那些晦涩不明的字迹。她眉头紧锁,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出线索。阿福在一旁焦急地看着,不敢出声打扰。常仪喃喃自语:“这些代码和地点到底有何深意?背后又藏着怎样的阴谋?”片刻后,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地对阿福说:“走,我们去找能看懂这些的人。”说罢,便将文件小心收好,起身出门。
此时,天色已近黄昏,常家书房外,微风轻拂,吹得院中的树叶沙沙作响。常仪与阿福脚步匆匆,身影很快消失在蜿蜒的回廊尽头。
常仪深知,此事刻不容缓,她在心中迅速梳理着可能解读文件的人选。常家虽人脉广泛,但能接触到如此机密隐晦信息的人却寥寥无几。她首先想到了家中的几位长辈,然而,家族中部分族人对她仍存质疑,若贸然将文件示人,不仅可能无法得到帮助,反而会节外生枝。思索再三,她决定去寻求一位老学究的帮助。这位老学究,平日里深居简出,却博古通今,对各类隐秘之事多有涉猎。
常仪与阿福出了常府,沿着青石街道快步前行。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将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但常仪此刻无心他顾,心中只想着尽快解开文件之谜。
不多时,他们来到了老学究的居所。这是一处略显简陋的小院,院墙有些斑驳,柴门半掩着。常仪轻轻叩门,“吱呀”一声,门缓缓打开,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清瘦的老者出现在眼前,正是那位老学究。老学究看到常仪,微微一愣,旋即露出温和的笑容:“常姑娘,今日怎得有空来我这寒舍?”常仪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晚辈冒昧打扰,实是有要事相求。”老学究将他们迎进院内,走进屋内。
屋内陈设简单,一张木桌,几把椅子,书架上摆满了书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常仪与阿福坐下后,常仪从怀中取出文件,递给老学究,神色凝重地说:“先生,晚辈偶然得到这份文件,上面的代码和地点十分奇怪,晚辈绞尽脑汁也无法参透,还望先生能助晚辈一臂之力。”老学究接过文件,放在桌上,凑近仔细端详。他的眉头渐渐皱起,目光在文件上快速移动,时而轻轻摇头,时而陷入沉思。
常仪和阿福静静地坐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屋内安静得只能听到老学究轻微的呼吸声和纸张翻动的声音。不知过了多久,老学究终于抬起头,缓缓说道:“常姑娘,这些代码并非寻常之物,似是一种隐秘的暗语,要破解着实不易。不过,我曾在一本古籍中见过类似的记载,容我花些时间仔细研究一番。”常仪心中一喜,连忙说道:“有劳先生了,此事关乎重大,还望先生能尽快解开谜团。”
接下来的几日,常仪每日都会前来询问进展。老学究整日埋头于文件与古籍之间,废寝忘食。终于,在一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小院时,老学究兴奋地将常仪唤至居所。他指着文件,眼中闪烁着光芒:“常姑娘,我已破解了部分代码。你看,这些地点对应的是京城周边的几处隐秘仓库,而这批物资,极有可能是用于支持宫中某位势力发动政变!”
常仪听闻,心中大惊。她细细看着文件上被标注出的信息,一股寒意涌上心头。柳府竟然支持宫中势力发动政变,这背后的阴谋究竟有多深?又是否还有其他势力参与其中?若这场政变发生,必将引发大乱,百姓遭殃,家族也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常仪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她向老学究深深鞠躬,感激地说:“先生大恩,晚辈没齿难忘。如今局势危急,晚辈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老学究微微点头,语重心长地说:“常姑娘,此事关系重大,切不可鲁莽行事。你需从长计议,多方谋划。”
告别老学究后,常仪与阿福匆匆返回常家。一路上,常仪思绪翻涌。她深知,摆在自己面前的是一场巨大的危机,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回到常家,常仪径直走向书房。书房内,静谧依旧,可此时的常仪却无心欣赏这宁静的氛围。她坐在书桌前,再次展开文件,仔细研读着已破解的内容,试图从中找出更多线索。
柳府支持宫中势力政变,这背后是否还有其他势力参与?常仪又该如何阻止这场可能引发大乱的政变?这些问题如同沉重的巨石,压在常仪心头。但她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要想尽办法阻止这场灾难的发生,守护家族,守护这来之不易的重生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