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意式艺术与中华刀功
联队食戟的赛场如同一座被灯光点亮的巨型剧场,穹顶悬挂的数百盏聚光灯齐刷刷地聚焦在中央的比赛台上,将台面照得如同白昼。巨大的电子屏幕占据了赛场后方整面墙壁,当第二轮对战名单以流光般的特效弹出时,原本嘈杂的观众席瞬间陷入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海啸般的骚动——“塔克米·阿尔迪尼&雷军 VS 深夜料理人·骸”的黑色字体在屏幕上格外醒目。
观众席的议论声如同潮水般涌来,前排几位熟悉地下料理界的老饕脸色骤变,纷纷交头接耳:“是骸!那个把料理做成‘视觉猎奇品’的家伙!”“他上次把活龙虾的虾壳剥成镂空雕塑,结果虾肉煮老得嚼不动,评委直接判了零分!”“塔克米和雷军这次麻烦了,骸最擅长用诡异的手法转移注意力,万一评委被他的‘艺术’迷惑了怎么办?”担忧的情绪在观众席中蔓延,连原本支持塔克米的意大利料理爱好者都忍不住攥紧了拳头。
比赛台被一道半透明的钢化玻璃屏障分成左右两区,既能让观众清晰看到双方的操作,又能避免食材气味互相干扰。左侧区域,骸缓缓走上台,他穿着一身泛着冷光的黑色皮质围裙,围裙边缘缀着银色的金属链条,走动时发出细碎的“哗啦”声。他脸上戴着一副遮住上半张脸的银色面具,面具上刻着扭曲的藤蔓纹路,只露出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睛,眼神冰冷得如同结了冰的湖面。
骸没有急于动手,而是慢悠悠地走到食材架前,目光扫过琳琅满目的食材,最终停留在一个半人高的银色冷藏箱上。他弯腰抱起冷藏箱,箱身与地面接触时发出沉闷的“咚”声,显然重量不轻。打开箱门的瞬间,一股带着海水咸涩的寒气扑面而来,白雾缭绕中,一条通体银亮的蓝鳍金枪鱼静静躺在里面——鱼身长达一米五,鱼眼饱满得如同琥珀,鱼鳃呈现出新鲜的鲜红色,鱼皮上还残留着深海的水珠,显然是当天清晨刚从太平洋深海捕捞上来的顶级货,单条价值就超过十万日元。
“本轮主题是‘食材的本真’?”骸拿起话筒,声音经过面具过滤后变得沙哑而冰冷,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他从随身的工具箱里取出一把细长的手术刀,刀身只有手指粗细,刀刃却锋利得能反射出冷冽的寒光。“那我就用‘艺术’,重新定义所谓的‘本真’。”
话音刚落,他便将金枪鱼平放在案板上,左手按住鱼身,右手持刀,毫不犹豫地将刀尖刺入鱼腹。令人震惊的是,他没有像常规料理那样先去除内脏与鱼骨,反而让刀尖沿着鱼肉的肌理游走,划出细密如蛛网的纹路——每一刀的深度都精确到毫米,刀刃划过的地方,鱼肉微微翻起,边缘卷成波浪状,远远看去,竟像是一朵正在绽放的金属色花瓣。
但熟悉金枪鱼料理的人都知道,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食材处理的基本原则。蓝鳍金枪鱼的鲜味主要来自肌间脂肪,一旦肌纤维被破坏,脂肪会迅速氧化流失,肉质也会变得干柴。塔克米站在对面的操作区,眉头紧紧皱成一团,他下意识地拉了拉身旁雷军的衣袖,压低声音说:“他在故意破坏食材的结构,把料理变成猎奇的展品。这样的‘艺术’根本没有尊重食材,我们必须用最正统的技法,证明‘本真’不是扭曲的装饰,而是让食材的原味得到最大释放。”
雷军点点头,眼神变得愈发坚定。他从背包里取出一个古朴的深棕色木盒,木盒表面刻着精致的云纹,边角处包着铜片,显然有些年头了。打开木盒的瞬间,一道寒光闪过,照亮了周围的空气——里面躺着一把黑色的菜刀,刀身狭长,长度约三十厘米,刀柄是深棕色的檀木,上面缠着黑色的棉线,握感十足。刀身靠近刀柄的位置刻着两个小篆字:“玄铁”。
“这是我家祖传的‘玄铁刀’,用千年玄铁混合精钢锻造而成,历经十二道工序,刀刃薄如蝉翼,却能斩断直径三厘米的钢筋。”雷军将菜刀握在手中,手腕轻轻一抖,刀身便发出轻微的“嗡鸣”声,像是在回应主人的召唤。他目光扫过食材架,最终落在一块A5级和牛上——那块牛肉色泽鲜红得如同玛瑙,肌间脂肪如同雪花般均匀分布,形成漂亮的大理石纹路,放在案板上时,还能看到肉质因新鲜而微微颤动,轻轻按压,肉面能迅速回弹。
雷军站在案板前,深吸一口气,原本温和的眼神瞬间变得专注,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与手中的刀、案板上的牛肉。他左手掌心朝下,轻轻按住牛肉,指尖微微弯曲,与刀身保持着一厘米的距离——这是中华料理“片刀功”的标准姿势,既能固定食材,又能避免手指被刀刃划伤。右手持刀,手腕轻转,菜刀便如蝴蝶般在牛肉上飞舞起来。
刀刃划过牛肉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春雨落在青瓦上,没有丝毫滞涩感。只见一片片薄如蝉翼的牛肉片从刀下飘落,每一片的厚度都精确到0.5毫米,边缘整齐得如同用尺子量过一般。透过肉片,甚至能清晰地看到案板上的木纹,阳光透过赛场的玻璃窗照在肉片上,泛着淡淡的粉色光泽。台下的观众纷纷站起身,拿出手机拍摄这惊人的刀功,惊叹声此起彼伏:“这就是中华料理的‘片刀功’吗?太厉害了!”“每一片都一模一样,简直像用机器切割的!”“我之前在中华料理店见过师傅片烤鸭,也没这么精准啊!”
雷军没有被外界的声音干扰,依旧专注地片着牛肉。直到将整块和牛都片成均匀的肉片,他才停下动作,将菜刀轻轻放在刀架上,随后小心翼翼地将牛肉片放入一个装满冰水的玻璃碗中。“冰水的温度能让牛肉的肌纤维快速收缩,锁住肉质中的水分,保持鲜嫩的口感,同时还能去除表面的血水,让肉片的颜色更纯净,吃起来也没有腥味。”他一边解释,一边用筷子轻轻搅动肉片,确保每一片都能均匀接触冰水,“浸泡五分钟就好,时间太长会让肉质变紧,影响口感。”
五分钟后,雷军将牛肉片捞出,用厨房纸轻轻吸干表面的水分,随后递给早已准备就绪的塔克米:“牛肉处理好了,接下来,就看你的意式调味了。”
塔克米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对料理的热情。他从特制的保鲜盒里取出几个圆润的番茄——这些是来自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地区的圣马扎诺番茄,表皮呈深红色,果形饱满,是制作意式肉酱的顶级食材。这种番茄的酸度低,甜度高,果肉厚实,籽少汁多,据说每一颗都经过手工挑选,在当地的市场上,一斤的价格能卖到普通番茄的五倍。
塔克米先将番茄放入沸水中浸泡三十秒,随后迅速捞出,放入冰水中降温。热胀冷缩的作用下,番茄皮轻轻一撕就完整地脱落下来,没有留下一丝果肉浪费。接着,他用小刀将番茄切成细小的丁状——每一粒番茄丁的大小都控制在一立方厘米左右,既不会太大导致煮不烂,也不会太小失去口感。切好的番茄丁放入玻璃碗中,他又取出新鲜的罗勒叶,用手撕成碎片——他从不使用菜刀切罗勒,因为金属会与罗勒中的精油发生反应,破坏独特的香气。
在不锈钢炒锅中倒入适量的特级初榨橄榄油,油是来自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百年庄园产品,打开瓶盖就能闻到淡淡的果香。塔克米将燃气灶调到小火,待油温升至六成热时,放入切碎的大蒜爆香——大蒜要切得细碎,却不能成泥,这样既能释放香味,又能在口中留下细微的颗粒感。当大蒜变成金黄色,香气弥漫整个操作区时,他将番茄丁倒入锅中,用木勺轻轻搅动,防止番茄粘在锅底。
番茄的汁液在高温下逐渐渗出,与橄榄油融合在一起,形成浓郁的红色酱汁。塔克米不时弯腰,将脸凑近锅口,用鼻子轻嗅酱汁的香气,判断火候的大小。每隔五分钟,他都会舀起一勺酱汁,放在唇边轻轻品尝——眉头微蹙,是觉得酸度稍高;嘴角上扬,是味道刚好。当酱汁的酸甜度达到完美平衡时,他加入适量的海盐与现磨的黑胡椒,最后放入撕好的罗勒叶,关火焖煮。“意式料理的精髓,就是让食材自己说话。”塔克米看着锅中咕嘟冒泡的酱汁,眼中满是敬畏,“不需要复杂的调料,只要把番茄的鲜、罗勒的香、橄榄油的醇发挥到极致,就是最好的调味。真正的意式肉酱,应该能尝到番茄本身的清甜,而不是被调料掩盖的味道。”
而此时,骸的“作品”已经完成。他将金枪鱼的鱼肉从鱼骨上剥离下来,经过刚才的雕刻,鱼肉被塑造成一朵巨大的“玫瑰”,每一片“花瓣”都薄如纸片,表面均匀地撒满了金色的可食用金粉,在聚光灯下闪闪发光,如同一件用贵金属打造的艺术品。盘子周围摆放着用墨鱼汁染成黑色的意面,意面被盘成螺旋状,上面插着几根银色的金属装饰针,针头上还挂着细小的黑色羽毛,整体风格诡异而黑暗,与塔克米和雷军那边温暖的香气形成鲜明对比。
当评审团的三位评委走到骸的操作区前,表情都变得有些复杂。一位擅长海鲜料理的评委拿起叉子,叉起一块金枪鱼肉,放入口中。咀嚼了两下后,他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脸色变得难看:“鱼肉的肌理完全被破坏了,肌间脂肪已经流失,吃起来又干又柴,像在嚼纸。金粉的金属味盖过了金枪鱼本身的鲜味,甚至还能尝到一丝因过度氧化产生的苦涩——这根本不是料理,只是一件没有灵魂的装饰品,完全感受不到‘食材的本真’。”
另一位评委也尝试了一口墨鱼汁意面,刚入口就吐了出来:“墨鱼汁的腥味没有处理干净,意面煮得太硬,咬起来硌牙,金属装饰的味道甚至渗到了意面里,太难吃了。”骸站在一旁,面具下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双手紧紧攥成拳头,指节泛白。
就在这时,塔克米与雷军的料理被端上了评审席。那是一盘意式牛肉千层面,盛放在白色的陶瓷烤盘中,底层铺着一层金黄酥脆的派皮,派皮上还带着烘烤后的细微裂纹,看起来就很酥脆。中间夹着三层柔软的意面、两层浓郁的番茄肉酱和一层融化的马苏里拉芝士,芝士经过烤箱的高温烘烤,呈现出诱人的焦黄色,表面还冒着细小的气泡,微微散发着热气。最上面撒着一层磨碎的帕玛森芝士碎,芝士碎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奶白色光泽,浓郁的香气如同无形的丝线,缠绕在每位评委的鼻尖。
一位来自意大利的评委迫不及待地拿起叉子,轻轻一叉,千层面便层层分开,没有出现粘连的情况——派皮的酥脆、意面的柔软、芝士的绵密,层次分明。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有番茄的酸甜、牛肉的鲜香、芝士的奶香,还有罗勒的清新,四种味道交织在一起,形成和谐的味觉交响曲,让人垂涎欲滴。
评委叉起一块千层面放入口中,首先感受到的是派皮的酥脆,牙齿咬下去时发出“咔嚓”的轻响,随后是意面的柔软,在口中轻轻咀嚼就能散开。接着,雷军切的牛肉片在舌尖化开,肉质鲜嫩多汁,没有一丝纤维感,仿佛在吃云朵般柔软,牛肉的鲜味与塔克米熬制的番茄肉酱完美融合——番茄的酸甜中和了芝士的厚重,罗勒的清香则在口腔中留下淡淡的余味,每一口都能尝到不同的层次,却又不会显得杂乱,反而和谐统一,让人回味无穷。
“这才是‘食材的本真’!”这位意大利评委眼前一亮,忍不住闭上眼睛细细品味,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牛肉的鲜嫩没有被过度烹饪破坏,每一口都能尝到肉质本身的鲜味;番茄的清香没有被复杂调料掩盖,酸甜度刚刚好;芝士的奶香浓郁却不腻,与其他食材完美搭配。每一种食材都在这道料理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没有多余的装饰,却让人感受到了料理最纯粹、最美好的味道——这才是对‘食材的本真’最好的诠释!”
其他两位评委也纷纷点头,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当评审团给出最终分数时,电子屏幕上瞬间跳出双方的得分——塔克米与雷军的总分是27分(三位评委分别给出9分、9分、9分),而骸的总分只有9分(三位评委分别给出3分、2分、4分),塔克米与雷军以绝对的优势领先。
“塔克米·阿尔迪尼&雷军,胜!”巨大的电子屏幕上亮起醒目的红色字体,台下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口哨声此起彼伏。雷军小心翼翼地收起“玄铁刀”,用干净的棉布轻轻擦拭刀身,对塔克米露出了真诚的笑容:“看来,中华刀功与意式调味的结合,效果还不错。”
塔克米也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成就感:“是啊,无论是中华料理的刀功,还是意式料理的调味,核心都是尊重食材。只要用心对待每一份食材,让它们的原味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就能做出最好的味道——这才是料理的真谛,也是‘食材的本真’真正的含义。”
而站在对面的骸,看着自己那盘被评委弃之不顾的“艺术品”,银色面具下的脸色愈发阴沉。他没有留下一句话,默默拿起自己的工具箱,转身离开了赛场,黑色的围裙在灯光下拖出一道冰冷的影子,很快消失在赛场的入口处。观众席上的议论声渐渐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塔克米与雷军身上,为他们的胜利欢呼,也为他们对料理的尊重与坚持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