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城第九十日的清晨,新夏城东门的朝阳刚跃过城墙,就照见一支松散的巡逻队 —— 石肤族的石力扛着玄铁石锤走在最前,步子迈得又大又沉;青羽族的斥候小羽背着箭囊跟在后面,习惯性走得轻快,没两步就超了过去;人族的守卫赵河握着玄铁刀,时不时回头叮嘱身后的新归附同胞,队伍拉成了一条歪歪扭扭的线。
“要是真遇着魔潮,这样的队伍连阵型都站不稳!” 李猛站在城门楼看着,眉头皱了起来。自从接纳了狐人族、黑风岭同胞,新夏城的守卫从三十人扩到五十人,各族擅长的武器不同、步伐节奏不一,巡逻时全靠自觉跟队,上次有小股土狼靠近灵田,守卫们一哄而上,差点把自家的灌溉渠踩坏。“得让新夏军练队列!不光是走得齐,更要练出纪律性,以后不管是巡逻还是抗敌,都能拧成一股劲!”
当天上午,李猛就把各族守卫召集到城门前的空地上 —— 石肤族的壮汉、青羽族的猎手、人族的工匠、甚至狐人族里擅长近战的汉子,都握着趁手的武器站定。“石勇、青翎,你们俩当训练统领!” 李猛指着身边的两人,“石勇力气大、说话算数,负责教步伐;青翎眼尖、懂配合,负责校准队列,务必让大伙走得齐、听得令!”
石勇当即从地上捡起根长木杆,竖在空地中间:“咱们先分三组,按武器分 —— 石肤族扛锤的为‘盾卫组’,走前排;青羽族持箭的为‘哨卫组’,走中间;人族握刀、狐人族持骨刃的为‘锋卫组’,走后排!每组十个人,前后左右要对齐,不能像以前那样乱走!”
青翎则找来了三根粗灵草绳,分别系在空地两侧的木桩上,绳子离地面半尺高:“这绳线就是咱们的‘准星’!每个人的脚尖要对着绳线走,迈出的步子大小要一样,谁踩线、谁落后,就停下来重走!”
训练刚一开始,笑话就来了 —— 石肤族的石力习惯了扛锤大步走,没两步就把灵草绳踩得直晃;锋卫组的狐人族汉子狐山,常年在山林里踮脚走路,一按 “齐步走” 的口令,竟顺拐起来,引得旁边的守卫忍不住笑;连之前走得最轻快的小羽,为了跟上周围人的步伐,憋得脸通红,箭囊里的羽箭都跟着晃。
“别急!咱们一步步来!” 石勇走到石力身边,把自己的脚和他的脚并在一起:“你步子太大,按俺的脚印走,每步迈这么宽 —— 锤子扛在右肩,别晃,晃了就打乱节奏!” 青翎则走到狐山面前,握着他的胳膊纠正:“左手摆的时候往前提,右手往后甩,跟着俺喊的口令来,‘一’提左,‘二’提右!”
各族守卫也开始互相帮衬 —— 人族的赵河以前在黑风岭练过简单队列,他把 “一二一” 的口令喊得又响又稳,让身边的新同胞跟着节奏踩步;青羽族的小青擅长观察,发现谁的脚尖偏了,就悄悄用箭杆指一指对方的鞋尖;石肤族的石勇见大伙练得满头汗,还让人从驿站搬来灵草水,歇脚时给每人递上一碗。
学堂的孩子们也凑在空地边看热闹 —— 阿牛举着小木剑,在旁边模仿着走 “齐步”,步子迈得有模有样;丫丫拉着小狐,跟着赵河的口令拍手:“一二一!一二一!阿牛哥走得真齐!” 陈秀才站在学堂门口,看着整齐起来的队伍,笑着在石板上写了 “纪律” 两个大字:“队列不只是走得好看,是让大伙知道‘听令而行’—— 以后抗敌时,令行禁止,才能护得住城!”
正午的日头渐高,训练终于有了模样 —— 盾卫组的石肤族汉子,扛着石锤走得沉稳,每一步的间距都差不离;哨卫组的青羽族猎手,箭囊贴在身侧,手臂摆动的幅度一模一样;锋卫组的人族、狐人族,再也没有顺拐的,脚步声 “咚咚” 响,踩在地上像一个人在走。
“全体都有 —— 齐步走!” 石勇一声令下,五十人的队伍沿着灵草绳线往前走,影子在地上拉成整齐的一排,玄铁锤、羽箭、玄铁刀的寒光随着步伐轻轻晃,竟有了几分军威。城门楼的李猛看得眼睛发亮,对着身边的孙老药说:“你看,这样的队伍,再遇着土狼、甚至小股魔潮,咱们也能稳稳接住!”
傍晚时分,训练结束,守卫们虽累得胳膊发酸,却都笑着互相捶肩 —— 石力摸着自己的脚尖,说终于不用踩绳了;狐山晃着胳膊,说顺拐的毛病治好了;小羽则骄傲地说,自己的步伐能跟上石肤族的大长腿了。孩子们跑过来,围着赵河要学 “一二一” 的口令,阿牛还把小木剑举到石勇面前:“石勇叔叔,以后俺也要进新夏军,走整齐的队列!”
夜色中的新夏城,城墙下的空地上还留着灵草绳的痕迹 —— 石勇和青翎坐在石板上,商量着明天加练 “转向”“列阵” 的动作;守卫们巡逻时,不自觉就走成了上午训练的队列,脚步声整齐地绕着城转;李猛站在城门楼,望着远处黑沉沉的山林,心里踏实了许多。
所有人都知道,这整齐的队列不只是 “好看的样子”,是新夏城防御能力的升级 —— 从各族零散守卫,到令行禁止的劲旅,每一步整齐的步伐,都藏着 “护家” 的决心。而这日复一日的训练,终将让新夏军成为守护城邦的坚盾,为日后抵御更大的魔潮、向人皇城进阶,筑牢最坚实的防御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