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背山靠河的新城址,空地上就已聚满了人 —— 鹿鸣族猎手扛着骨铲、背着测绳,石肤族汉子挎着玄铁石、提着凿子,兔耳族斥候背着弓箭、揣着追迹粉,蕨叶族女子拎着竹篮、拿着植物标本夹,人族老周捧着木简、握着炭笔,孙老药则带着药箱和水质测试仪,连马大壮都扛着羊鞭赶来,想看看河边牧场的选址。
“大伙按分工来,别乱!” 李猛站在之前标记的空地中央,手里举着老周画的简易地形图,“鹿伯带猎手勘灵田和水渠,标记哪块地种灵草、哪块种粮食,顺便测灌溉渠的走向;石壮领族人测山体,找能凿窑洞、建哨塔的地方;兔山带斥候探外围三里地,看有没有妖魔踪迹或地形隐患;蕨蓝姐带族里人查植被,看哪些地方适合种凝灵草、哪些能种果树;老周跟着各组记数据,画详细图纸;孙伯再细验水源,看看能不能挖井,防着旱季河水少;马大壮你看看河边哪块平坦,适合建牧场和鸡窝。”
话音刚落,各族就分头行动起来。鹿伯领着五个猎手,先用测绳把空地分成了十二块 ——“这三块靠河近,土最肥,种肥羊草,给马大壮的羊群当饲料;那四块在中间,种灵草,给孙伯熬药、给箭簇淬汁;剩下五块种粟米,冬天能当粮食。” 他边说边让猎手用骨铲挖土样,每块地挖三个坑,看土层厚度,“土层都在三尺以上,没硬石,好耕种!” 猎手们还在河边选了个缓坡,标记 “建水车处”,“从这儿引水到灵田,不用费力挑水,省不少劲!”
石肤族那边更热闹 —— 石壮带着族人在山脚下敲敲打打,玄铁石砸在青石上,“咚咚” 声传遍空地。“这块山体最硬!” 石壮指着一处泛着青光的石壁,让族人用凿子凿了个小坑,“里面没空洞,凿窑洞最安全,能住十户人,还能存粮食!” 他们还在山顶选了个视野开阔的地方,标记 “主哨塔”,“站在这儿能看到河对岸和外围三里地,有妖魔来立马能发现!” 有个年轻的石肤族汉子还凿了块青石,刻上 “新城基” 三个字,立在山脚下,引得众人都来围观。
兔耳族的斥候们早已撒开队形,往新城址外围探去。兔灰带着两个斥候绕到河对岸,发现一片芦苇丛,标记 “防偷袭处”,“芦苇丛能藏人,得种上刺藤,防妖魔躲在里面;还有那边的土坡,容易有地穴妖钻土,得撒追迹粉,定期查看。” 他们还在一处发现了几株野生凝灵草,赶紧挖出来交给蕨蓝,“这儿的土适合种凝灵草,能围着新城种一圈,净化空气还能挡零星魔气!”
蕨叶族的女子们蹲在空地上,手里拿着植物标本夹,把不同地方的草叶、土壤都收起来。“这块地适合种果树!” 蕨蓝指着山脚下的一片缓坡,土壤湿润还向阳,“种上苹果树、桃树,明年就能结果,孩子们有果子吃!” 她们还在河边发现了一种能净水的水草,“把这草种在蓄水池里,能让水更干净,熬药更放心!”
老周跟在各组后面,忙得脚不沾地 —— 鹿伯勘完灵田,他立马在图纸上画分区,标上 “灵草区”“粮食区”“牧场区”;石壮测完山体,他记下窑洞和哨塔的位置;兔山探完外围,他画隐患点标记;孙老药验完水源,他标注 “水井位”“蓄水池位”。没一会儿,图纸上就密密麻麻画满了符号,连住房的排数、道路的宽度都标得清清楚楚。
孙老药不仅验了河水,还在空地中央挖了口试井,挖了五尺深就渗出清水,“这地下水足得很!旱季河水少了,就靠井水,够新城所有人用!” 他还在水里滴了灵草汁,水泛出淡青,“水质比旧据点的井水还好,没杂质,直接喝都没事!”
孩子们也没闲着 —— 阿牛领着几个孩子,帮着鹿鸣族捡石头做标记,每块标记石上都用炭笔画个小哨子;丫丫则跟着蕨叶族女子,帮忙采水草,还把自己编的灵草兔放在水井边,说 “保佑井水永远甜”。马大壮看着河边平坦的空地,笑得合不拢嘴:“这儿能建个大牧场,养三十只羊、二十只鸡,以后孩子们天天有鸡蛋吃,战士们有羊肉补身子!”
夕阳西下时,勘探才算结束。各族代表围着老周的图纸,个个眼里发亮 —— 灵田分区、窑洞位置、哨塔点位、水井蓄水池、牧场作坊、学堂操场,都标得明明白白。李猛看着图纸,拍了拍大伙的肩:“多亏了各族帮忙,勘探得这么细!明天就按这图纸开工,先建临时住房和哨塔,再挖水渠、开垦灵田,一边建一边守,等打赢鹰嘴谷,咱们就能搬新家!”
众人齐声应和,收拾工具往回走时,还在讨论着新城的样子 —— 石肤族汉子说要把窑洞凿得宽敞点,兔耳族箭手说要在哨塔上搭箭台,蕨叶族女子说要在学堂周围种满花,孩子们则盼着快点建操场,好在上面练吹哨、学射箭。
夜色降临时,新城址的标记石还在月光下泛着微光,河水缓缓流淌,山体静静矗立,仿佛都在等着各族同胞用双手,把这里建成安稳的家园。李猛站在烽火台上,望着新城址的方向,心里满是笃定 —— 有这样同心协力的各族同胞,有这样细致完善的勘探蓝图,新城一定能建好,家园也一定能守住,所有的期待,都将在一砖一瓦的建设中,慢慢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