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汴梁,皇城,宣政殿。

日光带着几分温存,透过高达数丈的缕空雕花殿窗,在光洁如镜、能照见人影的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陆离、不断缓缓移动的光影。

空气中弥漫着顶级沉水香清冷而悠远的气息,与殿外廊下隐约传来的、象征着帝国心脏规律搏动的更漏滴答声交织在一起,共同营造出一种庄重、肃穆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仿佛连时间在这权力的核心殿堂中也放缓了脚步。

徐天,大吴皇朝的开国皇帝,并未身着那象征至尊、却沉重繁复令人窒息的十二章纹衮服,只一身玄色暗金云纹常服,略显慵懒却又不失天生威仪地靠坐在那张宽大得仿佛能容纳整个江山社稷的紫檀木蟠龙御座之中。

他微微闭着双目,面容平静,看不出喜怒,唯有那修长的手指,在御座光滑冰凉的扶手上,无意识地、带着某种独特韵律地轻轻敲击着,嗒…嗒…嗒…仿佛在聆听着某种无声的、只有他自己能理解的时空脉搏。

连日来,来自帝国四面八方的政务奏疏、军情塘报,如同永不停歇的雪片,昼夜不息地飞入这座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大殿。

虽大多已由张谏、高郁等心腹重臣先行披阅处理,拟定了初步意见,但最终的权衡、拍板与那关乎千万人生死的决断,仍需他这位帝国的唯一掌舵者,在这御座之上亲自完成。

精神的疲惫,如同细微却坚韧的蛛丝,悄然缠绕,在他那看似平静的眉宇间,留下几许难以察觉的痕迹。

殿内,如同泥塑木雕般侍立在御阶之下的,是大太监李肆。他穿着一身深紫色的内侍监袍服,低眉顺目,气息收敛得几乎与殿中那些巨大的蟠龙金柱融为一体,唯有一双保养得极好的手,正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姿态,稳稳地捧着一份刚刚由风尘仆仆的驿卒送来、以火漆密密封缄、封口处甚至还隐约可见驿马疾驰时溅上的泥点与汗渍的加急军报。

他敏锐地察觉到御座上的君王似乎正借此批阅奏章的空隙小憩,更是将呼吸放得轻了又轻,连手中那份沉甸甸、仿佛承载着北方万千将士生死与帝国气运的战报,也下意识地捧得更加平稳,生怕一丝一毫的声响,会惊扰了这权力顶峰难得的片刻宁静。

殿外,风拂过宫苑内的树,发出沙沙的轻响,更衬得殿内一片寂然。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只是一瞬,又或许是漫长的一刻钟,徐天那一直平稳敲击着扶手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他并未睁眼,只是唇齿微启,淡淡地吐出一个字,声音在空旷高邃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念。”

如同被无形的丝线牵引,李肆立刻从那种极致的静默中“活”了过来,躬身应道:“老奴遵旨。”他的动作流畅而精准,小心翼翼地用指甲划开那坚硬的、代表着最高紧急程度的火漆封缄,展开那卷还带着驿站尘土与远方风霜气息的军报卷宗。

他先是快速扫了一眼开头的格式与印鉴,确认无误后,清了清嗓子,用一种经过特殊训练、既不高亢刺耳也不低沉模糊、足以让御座上的人清晰听闻却又绝不会显得聒噪冒犯的平稳语调,开始一字一句地诵读:

“臣,燕云总兵官、靖边侯李莽,顿首再拜,谨以八百里加急,奏报陛下天听:赖陛下神武天威,将士忘身用命,三军感奋,我军兵不血刃,克复北都晋阳。晋阳伪留守,慑于我王师赫赫之威,见城内军民皆无战心,士无斗志,遂率阖城文武,开城纳降,俯首称臣。现晋阳四门、瓮城、武库、粮仓、各官衙要地及府库,皆已在我军严密掌控之下。城内秩序井然,百姓初安,市井未惊,臣已遵陛下平日训诫,张榜安民,申明律法,并开仓赈济贫弱,以显陛下仁德……”

徐天依旧保持着后仰靠坐的姿势,面容平静无波,甚至连眼睫都未曾颤动一下。

仿佛晋阳这座北方重镇、李嗣源老巢的收复,早已是棋局中注定落下的一子,是预料之中的必然结果,激不起他心中丝毫的涟漪。

李肆的声音如同平稳的溪流,继续在殿中流淌,内容开始转向更为关键的动态:“……据我军多方精锐哨探反复核实,并综合晋阳留守官员口供,伪唐逆首李嗣源,自魏州遭刘承珪将军重创,遭遇……呃,其所部称之为‘妖雷’轰击惨败之后,仅率残部骑兵约数千,步卒万余,合计不足两万之众,丢弃所有重械辎重,正沿潞水、汾水河谷一线,仓皇向北鼠窜。其部溃不成军,士卒惊魂不定,沿途劫掠乡里以充饥肠,状极狼狈。观其动向,显是妄图遁回其所谓‘龙兴’之地晋阳,欲凭借此城高池深,负隅顽抗,作困兽之斗……”

听到“李嗣源”、“向北逃窜”、“晋阳”这几个关键词串联起来,徐天那一直平稳敲击扶手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停滞了刹那,虽然短暂得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但一直用眼角余光小心翼翼关注着君王每一丝细微动静的李肆,心脏却猛地一跳。

随即,李肆的声音适时地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混合着笃定与对前线将领能力推崇的语调,这语调中更隐含了对御座上这位决策者的无限恭维:“然,彼辈昏聩,尚在梦中!彼不知陛下庙算无遗,李总兵用兵如神,行动果决!我大吴王师已先一步犁庭扫穴,克此坚城!李总兵已于接获魏州捷报之初,便料定李嗣源必走此路,故在克复晋阳之后,未及庆功,即刻部署。现已在晋阳以南五十里之雀鼠谷、汾水渡,以及晋阳以北之石岭关等数处必经之险隘要道,设下三重伏兵,深沟高垒,多备弓弩火器。更遣韩匡嗣将军,率麾下精锐燕云突骑,日夜游弋于溃兵外围,不断袭扰,断其粮秣补给,猎杀其斥候信使,使其如盲如聋。如今,这天罗地网早已布下,只待李嗣源此穷途末路之寇,自投罗网,便可收拢网口,一举合围,瓮中捉鳖!李总兵于奏报末言,此战必可尽歼残敌,绝其后患,使北疆永靖,以慰陛下圣心,安天下黎庶之望。”

核心内容已然念完,李肆的声音恰到好处地停下。

他恭敬地垂手而立,微微躬身,如同最谦卑的仆人,等待着那足以决定北方最终命运、乃至影响帝国未来走向的圣意裁决。

整个宣政殿,再次被一种更深沉的寂静所笼罩。那沉水香的青烟,依旧不屈不挠地袅袅婷婷上升,盘旋,变幻出各种难以名状的形态,最终无声无息地消散在殿宇那绘有日月星辰的藻井高处,仿佛象征着世间万物的生生灭灭,皆在这殿中人的一念之间。

徐天依旧保持着那个姿势,双眼紧闭,久久不语。御座下的金砖,光可鉴人,映出他模糊而威严的倒影,也映出李肆那谦卑到了极点的身影。

李嗣源……

这个名字在徐天的心湖中投下了一颗石子,荡开一圈圈复杂的涟漪。

这个在原本那条历史轨迹中,也曾于后唐庄宗李存勖之后登上皇位,虽在位时间不长却也算得上一代雄主,史书上留下过自己篇章的枭雄,如今,却被他这只意外闯入此间时空洪流的蝴蝶,用那看似微弱、实则足以掀起风暴的翅膀,彻底扇离了既定的轨道。

从拥兵自重,到趁乱称帝,再到如今如丧家之犬般向北逃窜……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向晋阳逃窜?他大概还在做着据坚城而守,等待契丹援兵,或者内部生变的迷梦吧?殊不知,他心目中那最后的堡垒,那唯一的生机,早已变成了一座为他精心准备好的、插翅难飞的巨大坟场。

对于李莽的布置,徐天很放心。

李莽此人,勇猛却不失沉稳,悍勇而兼具谋略,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方面大将,深谙用兵之道,知道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彻底、最完美的胜利。

晋阳易主,口袋阵布好,以逸待劳,对付一支惊魂未定、缺粮少械的溃军……李嗣源的覆灭,几乎已经是命中注定,板上钉钉的事情。这场战争的胜负,已然没有了悬念。

然而,此刻在徐天脑海中激烈翻腾、碰撞的,却并非仅仅是这场即将到来的、毫无悬念的军事收官之战,以及那个即将走入历史坟墓的对手。

他是一个穿越者。

这个深埋在他心底最深处、绝不容许第二人知晓的巨大秘密,是他所有超越时代眼光、看似离经叛道却又总能切中要害的行为逻辑的最终解释源,也是他身处这万人之巅,却时常感到一种源自灵魂深处、无人可诉的孤独感的根本原因。

他来自一个信息爆炸、科技昌明、秩序至少在表面上井然的时代,却阴差阳错,如同一颗偏离轨道的流星,坠入了眼前这个视人命如草芥、礼乐彻底崩坏、道德沦丧、武力至上的五代乱世。

从寿州城西乱葬岗那个挣扎求存、朝不保夕的溃兵“徐三郎”,到如今坐拥大半江山、定鼎汴梁、令四方诸侯屏息的大吴皇帝,他走过的这条路,是用无数敌人的尸骨和斑驳血迹,混合着自己殚精竭虑的心血与不容回首的抉择,一寸一寸铺就的。

其间艰险,不足为外人道。

结束了。

或者说,即将结束。

五代十国这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将煌煌华夏拖入血火深渊、几乎打断了文明脊梁的大混乱、大分裂时期,眼看就要在他的手中,被强行扭转,画上一个休止符。

李嗣源,可以说是最后一个具备相当军事实力、政治号召力和地盘影响力的割据者,扫平了他,剩下的马殷、刘?之流,或可传檄而定,或需稍加征伐,但已无法改变天下归一的大势。

他的思绪,在这一刻仿佛挣脱了时空的束缚,如同脱缰的野马,瞬间跨越了千年,又清晰地聚焦于未来的蓝图。

北方,草原之上,契丹,耶律阿保机那个老谋深算的雄主,虽然经历了幽州、渝关的惨败,暂时被打断了南下的脊梁,缩回了广袤的草原深处舔舐伤口,但其游牧民族的掠夺本性、以及那种松散的部落联盟结构所决定的扩张欲望,决定了他们永远是悬在农耕文明头顶的一把不知何时会落下的利剑。

他们内部的权力斗争不会停止,部落间的兼并整合也不会完结,一旦让他们缓过气来,内部达成新的平衡,那南下牧马、劫掠财富人口的欲望,绝不会熄灭。

辽东、渤海故地……那些地方,也需要纳入视野。

还有南方,马殷占据的楚国,刘?盘踞的南汉,虽然这些政权在如今携统一北方之势、兵锋正盛的大吴面前,已显得孱弱不堪,不足为惧,甚至很可能一道檄文下去,便能使其肉袒来降,但毕竟还是需要时间去消化、去整合、去真正地将这些土地和人民纳入大吴的有效治理体系之中。

但这都不是最关键的,最让他内心深处感到沉重与紧迫的。

最关键的是,仗打完了,乱世终结了,然后呢?

打仗,攻城略地,消灭一个个割据势力,他或许可以凭借超越时代的见识、对历史走向的模糊把握,以及那神秘“寰宇星图”知识库的帮助,能够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但治国呢?如何安抚那饱经战火摧残、十室九空、民生凋敝到了极点的亿万百姓?如何恢复那被连年战乱和军阀割据彻底摧毁的农业生产和基本经济秩序?

如何重建那早已崩塌殆尽、几乎需要从头再来的道德伦理、文化教育和社会纲常?

如何处置那些随着胜利而必然滋生的骄兵悍将、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以及潜藏在暗流之下的权力斗争与腐败苗头?……这千头万绪,种种比起真刀真枪的厮杀更加复杂、更加艰难、更需要耐心和智慧的麻烦事,如同无数条纠缠在一起的乱麻,等待着他去梳理,去解决。

他清晰地记得,来自现代的知识和历史教训无数次地告诉他,没有一个皇朝能够真正万世一系,永享天命。

强如横扫六合的秦汉,盛如开放包容的隋唐,最终都免不了在历史的周期律中走向衰亡,被新的力量所取代。

这冷酷的钟摆,周而复始,似乎无人能够打破。他无法,也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去创造一个永不落幕的帝国神话。

那么,他如此挣扎奋斗,双手沾满鲜血,殚精竭虑,甚至时常感到孤独的意义,究竟何在?

他的目光,仿佛拥有了穿透一切物质的能力,越过了宣政殿那厚重华丽的屋顶,投向了那无尽苍穹与浩瀚星海。

意义就在于,他要给脚下这片多灾多难、却又孕育了伟大文明的土地,打下一个尽可能坚实、尽可能牢固的基础!

他要给未来的华夏子孙,留下一个足够辉煌、足够强盛、足够让后代在面对任何内外挑战时都能有底气、有资本、有回旋余地的“盛世”开局!

他要将五代十国这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一页,用自己的力量,彻底地、干净地翻过去,用一个崭新的、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宏伟篇章来覆盖它!

这个盛世,不需要承诺永远,但它必须曾经存在过,并且其光芒、其制度、其文化遗产,要足够深远,足以福泽数百年,甚至更久。

他要让科学技术的火种在这个时代得以保留,甚至在某些领域能够有所发展;要让文化的血脉在战火的废墟上得以延续,并焕发出新的繁荣;要让政治制度的框架尽可能的合理、有效,以最大限度地延缓腐败与僵化的滋生;要让天下的百姓,无论是中原腹地,还是新附之民,都能够获得喘息之机,休养生息,真正做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他要做的,是那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下一个漫长稳定时期奠定基石的“奠基者”。

至于这个由他亲手开启的盛世,究竟能持续多久,几十年?一百年?两百年?未来的子孙后代,是会牢记创业维艰,励精图治,还是不可避免地会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醉生梦死,最终导致官僚体系的腐败、土地兼并的加剧、社会矛盾的激化,以至于王朝的倾覆……

那不是他能够完全掌控,也无法去奢求掌控的。

他只能竭尽自己这一生的智慧、权谋与力量,将最好的基础、最完善的制度框架、最繁荣的文化氛围、最强大的国力根基,交到下一代,下下一代的手中。

剩下的路,需要他们自己去走,去奋斗,去面对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他能做的,就是在这有限的生命里,不留遗憾,无愧于心。

想到这里,徐天心中那因为即将到来的、标志性的彻底胜利而产生的一丝虚无和茫然,渐渐被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宏大、也更加坚定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所取代。

结束乱世,统一天下,仅仅只是他宏伟蓝图的第一步,是万里长征走完了最初的、也是最关键的一段。

而开创并奠定一个足以光耀千古、福泽后世的盛世根基,才是他,这个来自后世的灵魂,穿越时空壁垒,真正需要穷尽此生所有去奋斗、去实现的终极目标。

思绪如同奔流的长河,最终还是要回归现实的河道。

他的心神重新收敛,目光聚焦于眼前的现实,那封摊开在李肆手中的军报,仿佛再次清晰地呈现在他的眼前。

李嗣源,必须尽快、干净、彻底地解决掉。这颗在北方最后的、也是最大的毒瘤不除,河北、河东就谈不上真正的安定,他就无法全身心地、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那更加宏大、却也更加繁琐艰巨的建国大业与民生恢复之中。夜长梦多,迟则生变。

他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那双曾经在战场上如鹰隼般锐利、能洞察敌阵最细微破绽,在朝堂上如寒潭般深邃、能看透人心最隐秘角落的眸子,此刻显得异常平静,平静得像是一片无风无浪的浩瀚大海。

但这平静之下,却是一种洞悉了未来漫长道路、明确了自身使命与责任后的决断与无可动摇的坚定。

“李肆。”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质感,仿佛能穿透一切阻碍,清晰地烙印在听者的灵魂深处。

“老奴在。”李肆立刻应声,腰弯得更深,姿态谦卑虔诚到了尘埃里,仿佛恨不得将自己缩成一团,以承受这即将到来的天语纶音。

徐天的目光似乎没有焦点地落在前方的虚空处,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讨论晚膳用些什么点心,但其内容,却冰冷如铁,足以决定数万人的生死,决定北方最终的格局,影响帝国未来的气运:

“传朕旨意。”

李肆的呼吸几乎停滞,耳朵竖得如同最警觉的猎犬,不敢遗漏哪怕一个最轻微的音节。

“给刘承珪,和李莽。”徐天语速平稳,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清晰无比,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告诉他们,晋阳已下,门户洞开。李嗣源,已成瓮中之鳖,网中之鱼,釜底游魂。”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殿内的空气仿佛也随之凝固,连那沉水香的青烟都似乎停滞了飘动。

“朕,不管他们用什么法子。”他的声音依旧平淡,却透出一股铁血的味道,“是正面强攻,是设伏诱敌,是长期围困,断其粮水,还是设法劝降,许以虚名……这些具体方略,朕一概不问。朕,只要一个结果。”

这短暂的停顿,比之前更长,带来的压力也更为巨大。李肆甚至能感觉到自己后背的衣衫,已经被冷汗微微浸湿。

“务必,”徐天的声音陡然加重了一丝,虽然依旧不高,却如同重锤敲击在心头,“全歼李嗣源残余之所有人马!不接受任何成建制的投降,尤其是其核心的沙陀兵马,以及那些冥顽不灵的死硬将领,必须予以彻底消灭,以绝一切后患!不得以任何理由,存妇人之仁!”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极其淡漠、近乎冷酷的光芒,那是一种居于食物链最顶端的生物,对于即将被彻底清除的、阻碍前进道路的障碍物,所流露出的纯粹漠然。

“至于李嗣源本人……”

徐天的语调再次回归那种令人心悸的平淡。

“死活不论。”

四个字,轻飘飘地,从他口中吐出,没有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却带着千钧的重量和冰封万物的杀意。

活捉,可以押解至汴梁,或许还能在太庙前举行一场盛大的献俘仪式,彰显新朝的武功与威德;击毙,则更为干脆利落,避免后续一切可能的麻烦,比如政治上的利用价值,或是其旧部的救主心思。

对于徐天而言,这两种结果,他都可以接受。

重要的是,李嗣源这个人,以及他所代表的那个旧时代、那股旧势力,必须从物理上和政治上,被同时、彻底地抹去,不能留下任何死灰复燃的可能。

“具体怎么打,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朕不遥制,依旧赋予他们临机专断之全权。”他再次强调了最关键的核心,“让他们自己看着办。朕常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朕,只要结果。”

他将最大的自主权,和与之相伴的、同样巨大的压力与责任,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前线的将领。

“李肆。”

“老奴在!”李肆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是承受巨大压力和执行重大使命时的自然反应。

“命司卫监,启用八百里加急最快通道,以此令为最高优先级,即刻发出,沿途任何关卡、驿站,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必须用最快速度,送达刘承珪与李莽手中,不得有误!”

“老奴遵旨!即刻亲自去办,绝无延误!”

李肆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躬身,双手极其郑重地、如同捧着传国玉玺般,将那份刚刚念完、墨迹似乎还未干透的军报卷宗小心翼翼地合拢,然后迈着与其年龄和身份不符的、迅捷而异常沉稳的步伐,几乎是悄无声息地、倒退着移出了宣政殿那高大的门槛。

他深知这道看似简短旨意的分量,这是对伪唐势力最后的、也是最彻底的终结指令,关乎北方能否真正平定,关乎陛下能否安心地开始他心中构想的那个宏大“盛世”。任何一丝耽搁,都可能产生无法预料的变数。

殿内,再次恢复了那种极致的宁静。

徐天重新缓缓地靠回宽大的御座,目光掠过殿中那巨大的、描绘着万里江山锦绣舆图的屏风,最终落在了御案一角,那里摆放着一份由张谏主持草拟的、关于战后恢复农业生产、招抚流民、鼓励垦荒的初步条陈。

他的手指,再次无意识地、轻轻地敲击起了光滑的紫檀木扶手。

嗒…嗒…嗒…

节奏,缓慢,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乾坤定鼎,廓清环宇,已在眼前。

而盛世之谋,安邦定国,方初露端倪。

脚下的路,还很长,很长。

但这第一步,必须走得稳稳当当,干干净净。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高铭远传奇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蟠龙谜局大明神医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