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出发杭都前一周时**
她在生机勃勃的岛上溜达,看着菜畦里长势喜人的各种蔬菜,果园里挂满枝头的水果,心里满满的成就感。
走到新建的公共食堂附近,看到王婶她们正指挥着年轻小伙搬运一袋袋……大米?
“王婶,这米是镇上买的?”云栖月走过去问道。
“可不是嘛,月月。”王婶擦了把汗。
“咱们岛上以前自己种的那点米,产量低不说,味道也一般,还费地。现在地都拿来种菜种水果了,哪还有地方种稻子?只能靠船从镇上买了。现在人多了,这米消耗得也快,三天两头就得去买一趟。”
云栖月心里一动。是啊,光有菜有海鲜,没有香喷喷的米饭,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而且长期依赖外购,不仅成本高,运输也麻烦。她想起之前,自己有买回来的一些海稻幼苗啊!
“陈叔!陈叔在吗?”云栖月立刻掏出手机联系陈真伟。
很快,陈真伟就小跑着过来了,手里还拿着个记录本。“月月,你找我?”
“陈叔,咱们之前买回来的海稻幼苗,现在怎么样了?能移栽了吗?”云栖月急切地问。
陈真伟翻了下本子,脸上露出笑容:“正要跟你说呢!那些海稻苗在育苗棚里长得特别好,根系发达,苗壮叶绿,抗盐碱的特性非常明显,完全达到移栽标准了!我估摸着,就这几天就能下地了!”
“太好了!”云栖月眼睛一亮,“那咱们岛上,哪里适合种海稻?我记得买的时候商家有介绍说过,海稻耐盐碱,可以在滩涂、盐碱地种植?”
“对!”陈真伟点头,指向岛屿东面,“你还记得东边那片海湾旁边的滩涂地吗?听村长说以前是盐碱荒地,长不了庄稼,只能长点耐盐的杂草。后来咱们清理了垃圾,用土壤活化剂改良过土壤,但种普通作物还是差点意思。我观察过,那片地靠近海边,潮汐能带来微量海水浸润,盐分适中,排水性也好,阳光充足,简直是给海稻量身定做的!”
“走!去看看!”云栖月来了精神,带上阿璃和糖豆,跟着陈真伟就往东滩涂走。
路上正好碰到扛着锄头准备去菜地的云海和刚从码头回来的云川、林航。
“小妹,你们这是去哪?”云海好奇地问。
“去看地!准备种稻子!”云栖月兴奋地说。
“种稻子?”云川挑眉,“咱们岛上有地方种吗?以前那点水田不是都改种菜了?”
“去东边滩涂!种海稻!”陈真伟解释道。“一种能在盐碱地、滩涂上长的稻子!”
“海稻?能在盐碱地长?这么神奇?”云海这个农大高材生立刻来了兴趣,“走走走,一起去看看!”
一行人来到东面月牙湾旁。眼前是一片开阔的滩涂地,经过前期的清理和净化海水(有稀释灵泉水)的滋养,原本的荒芜景象已经改善很多,土壤呈现出健康的深褐色,但还能看到一些白色的盐霜痕迹。远处是蔚蓝的大海,潮水有节奏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
“就是这里了!”陈真伟蹲下身,抓起一把土,仔细捻了捻,又尝了一点(专业动作),“嗯,盐分大概在千分之五左右,比普通农田高,但完全在海稻的耐受范围内(耐盐极限8‰)。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日照时间也长。”
“地方够大!”云河环顾四周,“这面积,少说也有几十亩吧?要是真能种出稻子,咱们以后吃米就不用愁了!”
“不止吃米,”云栖月想起买的时候商家介绍,眼睛放光,“海红米营养价值极高,富含花青素和膳食纤维,口感也好!以后说不到我们还能酿酒呢!”
“那还等什么?开干啊!”云川是个行动派,撸起袖子。
“这么大一片地,靠人工翻得翻到什么时候?我记得我之前有买过重型农机啊应该都送过来了呀?”。云栖月翻翻手机记录。
“找到了!被拉到仓库去了!”云栖月也想起来了。那台大家伙自从拉回来,都没有用过呢。
她立刻联系三哥云河让他把重型农机那台庞然大物开过来。
银灰色的金属外壳在阳光下闪着冷光,履带式底盘,前方是巨大的可调节深松犁和旋耕刀组。
“哇哦!每次看到这大家伙都觉得帅!”云河吹了声口哨。
“这东西……耕田?”云海推了推眼镜,一脸学术探究,“效率得多高啊?”
陈真伟则是满眼放光,作为老农人,他对这种神器毫无抵抗力。
云栖月跳进驾驶舱(得益于修仙带来的神识,操控这种高科技设备对她来说小菜一碟)。启动引擎,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声,仿佛一头沉睡的钢铁巨兽苏醒了。
“都让开点!”云栖月通过外放喇叭喊道。
她设定好耕作深度(30厘米)和宽度(8米),选择了“深松+旋耕+平整”模式。
只见巨大的犁头轰然落下,轻松切入土壤,如同热刀切黄油。后方高速旋转的刀片瞬间将翻起的土块打得粉碎。
履带稳稳推进,所过之处,原本板结的滩涂地如同波浪般翻滚、破碎、变得松软平整,盐碱硬块在强大的机械力面前不堪一击。翻起的泥土带着湿润的气息,在阳光下泛着油光。
“我的老天爷……”陈真伟看得目瞪口呆,喃喃道。
“这……这比一百头牛加起来还厉害啊!这深度,这平整度……这土翻得也太漂亮了!”
“乖乖,这速度!”云川看着“这台大型农机”以每小时近十亩的速度推进,咂舌道。
“照这个速度,这片地天黑前就能搞定!这大家伙真值那个价钱!”
云河则掏出手机开始录像:“拍下来拍下来!发群里让大伙儿都看看!咱们岛上的‘铁牛’开荒!这效率,杠杠的!”
阿璃站在云海肩头,小爪子指着“农机”,嘤嘤叫。
糖豆也好奇地绕着飞了几圈,被扬起的尘土呛得打了个喷嚏,赶紧飞回云栖月肩头。
云青山和林月娘也被这边的动静吸引了过来。看着那钢铁巨兽势如破竹地改造着荒地,云青山感慨:“这大家伙,比当年我爹他们一锄头一锄头开荒强太多了!囡囡弄回来的都是宝贝啊!”
林月娘则更关心实际:“这地真能种出稻子?那以后咱们就能吃上自己种的米了?再也不用看镇上粮店老板的脸色了!”
“能!肯定能!”陈真伟斩钉截铁地说,他抓起一把刚翻出来的、松软湿润的泥土。
“月月,您看这土!经过深松和旋耕,透气性、保水性都大大改善!再配合咱们的净化水灌溉,我有九成把握,这海稻一定能丰收!”
夕阳的余晖洒在新翻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广阔田地上,银灰色的机器还在不知疲倦地轰鸣着。
云栖月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充满希望的景象,刚才厨房失利的郁闷一扫而空。
她仿佛已经看到,不久之后,这片曾经荒芜的滩涂将变成金浪翻滚的稻田,空气中弥漫着新米的清香。
“等海稻丰收了,咱们就用新米蒸饭,配上大舅舅做的菜,还有咱们岛上的海鲜……”
云栖月憧憬着,嘴角扬起满足的笑容,“想想都知道美味!”
“对!那才叫日子!”云青山哈哈大笑。
“到时候,我亲自给囡囡蒸一锅香喷喷的海红米饭!”林月娘也笑了。
云河收起手机,凑过来:“小妹,这‘铁牛’干活是快,但也油啊?咱们杭都这一票,可得赚够本啊!正好也卖些机油回来,我们还能自己保养!”
“ok!”云栖月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