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棵由纯粹能量与信息构成的“生命之树”静静地矗立在空间核心,枝叶间流转的亿万生命景象如同无声的史诗。苍老的意念消散后,遗迹内部恢复了那种深沉的宁静,只有能量流动带来的、若有若无的嗡鸣在空气中回荡。
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太久。一种不同于之前高原缺氧的“反应”,开始在所有队员身上显现。这并非生理上的不适,而是精神层面受到的巨大冲击与洗礼。
一名负责地质勘探的队员,原本性格沉稳理性,此刻却痴痴地望着生命之树根系部分流转的一幅地壳运动影像,时而喃喃自语,时而抱头痛哭。他仿佛在那一瞬间看穿了亿万年的地质变迁,感受到了星球脉搏的宏大与无情,自身存在的渺小感几乎将他吞噬。
另一位年轻的生物学家,则对着一片展示着细胞完美分裂与凋亡过程的“叶子”陷入了呆滞。她脸上交替浮现出极度的喜悦与深沉的悲伤,口中念念有词,似乎在质问生命的意义,又在赞叹其设计的精妙。过于庞大的生命信息冲击着她原有的知识体系,引发了认知上的剧烈动荡。
即便是那些意志坚定的安保队员,也被那些演绎着战争、和平、爱恨、牺牲的生命场景所震撼,有人面露迷茫,有人眼含热泪,显然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这就是冈仁波齐遗迹的“高原反应”——并非对身体,而是对灵魂的考验。过于庞大和本质的生命与哲学信息,如同高压氧仓,强行将人的意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若心志不够坚韧,认知框架不够稳固,极易在其中迷失自我,甚至精神崩溃。
木冰媚的情况最为特殊。她体内的“龙钥”本就与此地同源,此刻更是如同海绵般,疯狂地吸收、理解、融合着从生命之树和智慧之种传来的信息洪流。她的脸色微微发白,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并非痛苦,而是精神高度集中和运算带来的负荷。她的眼眸深处,仿佛有无数生命的影像在飞速闪过,时而清澈如溪,时而深邃如海。
她看到了上古文明如何与万物沟通,如何引导物种进化,如何利用生命能量治愈创伤、延缓衰老;她也看到了他们因过度追求精神完美而一度忽视物质基础导致的危机,以及在面临“大过滤”灾难时,为了保护生命火种而做出的艰难抉择……
这些信息并非冰冷的资料,而是带着强烈的情感印记和哲学思辨。她需要以自身的精神为核心,去梳理、去理解、去承载。这过程,如同一次精神的锻造与升华。
许木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星盘”更偏向于逻辑推演与宏观架构,而此地充斥的却是感性的、微观的、充满不确定性的生命哲学。他试图用“星盘”的能力去解析、去量化那些生命能量的流动规律,却发现许多现象无法用纯粹的数学和物理模型来解释。
他看到了生命能量如何跨越物种界限形成共鸣网络,看到了集体意识如何影响现实世界的概率,看到了“信念”本身如何成为一种可观测的、能影响物质的力量……这些都与“羲和”遗迹中那套严谨的、决定论式的科技体系大相径庭。
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遗产在他脑海中碰撞,试图融合,却又彼此排斥。这让他感到一种思维上的撕裂感,头痛欲裂。他必须找到那个平衡点,那个能让“星盘”的理性与“冈仁”的感性共存共荣的支点。
他望向木冰媚,看到她虽然疲惫,但眼神却越来越清明、坚定,仿佛在信息的洪流中逐渐抓住了核心。她的存在,本身就像是在演绎着那种理性与感性的完美融合。许木深吸一口气,不再强行用“星盘”去解析一切,而是尝试着去“感受”,去理解木冰媚所领悟的那种与万物共鸣的状态。
他放松心神,将一部分意识沉入“星盘”,另一部分则跟随着木冰媚身上散发出的、那种与生命之树同频的和谐波动。
渐渐地,那种撕裂感开始减弱。他“看”到了生命能量如同宇宙弦理论中的弦,以不同的频率振动,构成了万千生命形态;他“理解”了“冈仁”的科技并非不科学,而是建立在另一套更复杂、包含了意识变量的超维物理模型之上。
“我明白了…”许木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羲和’探索的是‘器’,是宇宙的规则与力量;‘冈仁’探索的是‘道’,是生命的意义与和谐。器以载道,道以御器。二者合一,才是完整的文明之路。”
就在许木初步理顺了思绪,木冰媚也渐渐从信息洪流中稳定下来,开始有能力引导和安抚其他队员时——
异变陡生!
并非来自遗迹内部,而是来自外部!
轰隆——!!!
一声沉闷的、仿佛来自地底深处的巨响隐隐传来,整个遗迹空间都随之轻微震动!生命之树的光芒出现了瞬间的紊乱,墙壁上流动的图案也出现了短暂的扭曲。
“怎么回事?!”一名刚刚从精神冲击中缓过神来的安保队员惊呼道。
许木脸色一变,立刻通过加密通讯设备联系留在山谷外警戒的小队。
“报告许总!山谷外发生剧烈雪崩!规模巨大!疑似…疑似由爆炸引发!我们与外界营地的通讯受到强烈干扰!”通讯频道里传来焦急的声音,伴随着滋啦的电流杂音。
爆炸?雪崩?
许木和木冰媚对视一眼,心中同时升起不祥的预感。
劳伦斯·范德比尔特!他们竟然追踪到了这里?!而且如此果断,不惜引发雪崩也要将他们埋葬在神山之下!
“所有人立刻集结!向出口移动!”许木当机立断,沉声下令。
精神的洗礼尚未完全结束,外部的致命危机却已降临。高原的反应,从来就不止一种。
---
第67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