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堡兵工厂内,自行火炮的研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车间里弥漫着金属切割、焊接和调试的喧嚣。然而,就在这专注于“下一代”装备研制的热烈氛围中,一份来自前线的加急电报,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所有人心头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和难以抑制的狂喜。
电报是直接发到林烽办公室的,送报的通讯员小伙子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脸上却兴奋得通红。林烽接过电报,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字句,原本因为连日操劳而略显疲惫的眼神,骤然爆发出璀璨的光彩,他猛地站起身,甚至因为激动,手掌微微有些颤抖。
“好!好!好!”他连说三个“好”字,声音洪亮,震得办公室窗户都仿佛在嗡嗡作响。他大步流星地走到门口,对着外面热火朝天的厂区,用尽全身力气喊道:“同志们!暂停一下手里的活!听我说!前线捷报!我们的坦克!我们的‘太行-1型’!首战告捷啦——!”
这一声呐喊,如同具有魔力,瞬间让所有的机器轰鸣、榔头敲击、人员讨论声戛然而止。整个厂区出现了短暂的、近乎诡异的寂静,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竖起了耳朵,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林烽身上。
下一刻,林烽挥舞着手中的电报,用激动得有些变调的声音,大声念出了电报内容:
“致瓦窑堡兵工厂林厂长及全体同仁:今日上午十时二十分,我部新编第一装甲排,于晋西北黑云峪地区设伏,成功拦截日军一支加强运输队及伴随之坦克小队(辖九七式坦克三辆)。战斗中,我‘太行-1型’坦克(车号:太行-101)凭借优越之山地机动性,抢先占据有利射击阵地,在八百米距离上,以一发105毫米穿甲弹,首发命中,直接击毁日军先头九七式坦克!该敌坦克当即起火爆炸,车内成员无一生还!余下两辆敌坦克见势不妙,仓皇转向,依托地形狼狈逃窜,我部因地形限制及任务重点在于护卫,未予穷追。此战,‘太行-1型’坦克表现远超预期,机动灵活,火力精准且威力惊人!首战告捷,特此报喜!——八路军晋西北纵队前线指挥部。”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随即——
“嗷——!!!”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干得漂亮!打掉小鬼子的铁王八了!”
“哈哈哈!咱们的坦克!咱们造的坦克!”
整个瓦窑堡兵工厂彻底沸腾了!狂喜的欢呼声、激动的呐喊声、用力拍打机器和同伴肩膀的“砰砰”声,瞬间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直冲云霄,仿佛要将车间的顶棚都掀翻一般。工程师们、老师傅们、年轻学徒们,无论之前手里在忙活什么,此刻都抛在了一边,互相拥抱、击掌、跳跃,许多人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
杨勇一把抢过林烽手里的电报,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进脑子里,他用力捶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嘶哑着嗓子吼道:“八百米!首发命中!直接击毁! 老荣!老田!你们听见了吗?咱们的心血,没白费啊!”
荣克也是满脸通红,平日里沉稳的他此刻也像个孩子一样,挥舞着拳头:“听见了!都听见了!咱们的悬挂和传动,保证了它能快速抢占领阵地!咱们的火控和炮,保证了它指哪打哪!”
田方更是激动地直接爬上了一台机床,对着所有人大喊:“同志们!咱们的‘铁牛’,不是只能在厂里转悠的模型!它是真真正正能上阵杀敌的利器!它把小鬼子的九七式给揍趴下啦!”
“铁牛”是厂里老师傅们私下给“太行-1型”坦克起的爱称,因为它敦实、有力、耐操。此刻,这个充满乡土气息的绰号,却显得无比亲切和自豪。
王老铁抹了一把眼角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咧着嘴大笑:“哈哈,小鬼子的薄皮棺材,哪经得起咱们105大炮的问候!一炮就送它回老家炼铁去了!”
老周则更关心细节,挤到杨勇身边追问:“杨工,电报上说直接击毁?起火爆炸?咱们那穿甲弹的效果这么好?”
杨勇兴奋地解释道:“当然!咱们的105毫米线膛炮,发射的可是被帽风帽穿甲弹(Apcbc)!这玩意儿,我跟你们说,工艺可不简单!”
他索性跳到一块稍微高点的台子上,对着下面聚拢过来、眼巴巴望着他的人群,开始了即兴的“技术讲解”,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在课堂上给大家授课的时候:
“这穿甲弹的弹芯,是王老铁他们用咱们最好的合金钢,经过多次墩粗-拔长锻造,消除内部缺陷,再经过特定工艺的热处理,得到的高硬度、高韧性的‘身子骨’!外面包裹的‘被帽’,是相对软一点的钢材,作用是什么?是优化穿甲力学!碰到倾斜装甲,它先‘啃’上去,让主弹体更容易‘转正’(Normalization),减少跳弹几率!”
“弹体头部那个流线型的‘风帽’,是减少空气阻力,保证远距离存速的!里面的高爆装药,李均他们反复调整了配比和压药密度,要的是延时引信在穿透装甲之后才起爆,在敌人坦克内部来个‘中心开花’!还有那铜制弹带,老周的精密加工保证了气密性,赋予了炮弹稳定的旋转……”
他越说越细致,下面的人听得如痴如醉。这些平日里枯燥繁琐的工艺细节,在此刻捷报的映衬下,变得无比生动和迷人。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最终化为了战场上那决定性的雷霆一击。
“所以说,”杨勇总结道,声音高昂,“不是小鬼子的坦克不禁打,是咱们的炮弹太厉害!是咱们从材料到加工,从设计到装配,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咱们能做到的极致!这一炮,打掉的不仅是一辆鬼子坦克,更是打出了咱们瓦窑堡的威风!打出了咱们中国工程师的志气!”
“说得好!”林烽也走到了人群中央,脸上洋溢着无法抑制的笑容和自豪,“这一战,虽然规模不大,但意义非凡!它证明了我们过去一年多的努力没有白费,证明了我们完全有能力制造出世界主流水平的装甲战斗车辆!证明了我们瓦窑堡出产的产品,经得起战火的考验!”
他目光扫过一张张激动而兴奋的面孔,声音沉稳而有力:“这是对我们全体人员,从设计师到锻造工,从装配员到调试员,最大的肯定和褒奖!前线将士用我们的武器取得了胜利,这就是我们最高的荣誉!”
“不过,”林烽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了他标志性的、带着点“狡猾”和幽默的笑容,“咱们也别光顾着高兴。我猜啊,这会儿前线装甲排的小伙子们,肯定在抱怨咱们给的炮弹太少了,不够他们敞开了揍鬼子!也说不定在嘀咕,这‘铁牛’跑起来动静还是有点大,埋伏的时候得离得更远点才行。”
这话引得众人一阵哄笑,气氛更加热烈。确实,胜利值得庆祝,但理性的工程师们立刻意识到,实战是检验装备最好的试金石,必然会暴露出一些在厂内测试无法发现的问题。
“厂长说得对!”彭家蒙大声接口,带着调侃的语气,“没准他们还嫌战斗室不够宽敞,磕了碰了胳膊肘呢!回头得让他们写个详细的使用报告,好的坏的都得记下来!咱们改进自行火炮的时候,这些可都是宝贝经验!”
李均也笑着补充:“我看啊,那俩跑掉的鬼子坦克,回去肯定得夸大其词,说什么遇到了咱们的‘巨型战车’,火力堪比舰炮!到时候,小鬼子怕是要睡不着觉咯!”
众人又是一阵畅快的大笑,空气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自信的幽默。
在这片欢腾中,林烽示意大家安静,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好了,捷报大家都知道了,喜悦也分享过了。现在,我命令!”
所有人立刻挺直了腰板,目光炯炯地看着他。
“第一,将这封捷报,抄写大字报,张贴在厂区最显眼的位置!让每一个进出瓦窑堡的人都知道,我们做了什么!”
“第二,今晚加餐!把咱们储备的肉罐头拿出来,庆祝一下!”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林烽的声音变得严肃而深沉,“庆祝之后,所有人,回到各自的岗位!自行火炮的研发不能停!坦克的生产线更不能停!我们要用更多的‘太行’,更猛的‘自行火炮’,把今天这样的捷报,变成常态!把小鬼子所有的铁王八,都送回他们的炼钢炉里去!”
“是!”震天的回应声再次响起,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信心。
欢庆的浪潮逐渐平息,但一股更加深沉、更加坚定的力量在每个人心中涌动。他们回到了车床前,回到了装配线,回到了绘图板旁。手中的工具似乎更加称手,眼前的图纸仿佛更加清晰。
车间的角落里,那台作为自行火炮改装平台的“太行”底盘,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荣耀与激励,在灯光下闪烁着更加沉稳厚重的金属光泽。
林烽回到办公室,再次拿起那封已经被揉得有些发皱的电报,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笑意。
首战告捷,只是开始。
瓦窑堡的钢铁洪流,已然露出了它锋利的獠牙。而这股力量,必将在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土地上,犁出一道通往胜利的深深轨迹。他知道,更广阔的未来,正随着这第一声炮响,轰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