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所有人被迹部景吾带到了别墅后山一处更为陡峭的山坡前。这片山坡并非训练场,而是天然的草坡,坡度大约有三十多度,长度近百米,杂草丛生,地面凹凸不平。
“啊?在这里训练?”向日岳人看着陡坡,苦着脸,“迹部,你不会是想让我们爬山吧?”
“爬山?”迹部抚着泪痣,嘴角勾起一抹带着挑战意味的弧度,“啊嗯,太不华丽了。今天的项目是——斜坡冲刺折返击球训练!”
众人一愣,看向迹部。
“规则很简单。”迹部指向坡顶,那里已经由佣人用醒目的标志物设置了底线和发球线。“两人一组,一人站在坡顶,负责发球和击球;另一人从坡底全力冲刺至坡顶,在身体处于运动状态和呼吸急促的情况下,接住来自坡顶的来球并回击,然后立刻折返跑回坡底,再冲刺上来,如此循环。每组进行十个回合。”
“在斜坡上冲刺……还要接球回击?!”宍户亮皱紧眉头,这难度可比平地上高太多了。冲刺本身就对心肺和腿部力量是巨大考验,还要在极度疲劳、重心不稳的情况下完成高精度击球!
“很有趣的设计。”忍足侑士推了推眼镜,分析道,“极度疲劳状态下的技术稳定性,以及心肺功能的极限挑战。”
“以下克上……需要克服地形的劣势。”日吉若眼神锐利,跃跃欲试。
慈郎打了个哈欠,似乎还没完全清醒:“听起来好累啊……”
凤长太郎深吸一口气,握紧了球拍:“我会努力的!”
凌羽真默默观察着斜坡的斜度和草皮情况,计算着冲刺的最佳路线和击球时可能的身体姿态。
“第一组,忍足,向日!”迹部下令。
“诶?!第一个就是我?!”向日哀嚎。
忍足无奈地笑了笑,拿起球拍走向坡顶:“岳人,加油吧,别被我打出的球累趴下。”
训练开始。忍足在坡顶打出一记势大力沉的平击球。向日从坡底全力冲刺,坡度让他的双腿如同灌铅,呼吸急促,心脏狂跳。他好不容易冲上坡顶,球已经飞到面前,他勉强侧身,在身体重心还未完全稳住的情况下挥拍回击,球又高又飘,毫无威胁。
“太慢了!回球质量太差!”迹部在场边毫不留情地批评,“折返!继续!”
向日咬牙,转身踉跄着冲向坡底,然后再度拼命向上冲。如此反复三四次后,他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回球更是失误频频,有一次甚至差点因为脚下打滑而摔倒。
“岳人!调整呼吸!注意脚下!判断落点要更早!”忍足在坡顶一边稳健地喂球,一边提醒。
“我……我知道……呼……呼……可是……好累……”向日喘得话都说不连贯。
“第二组,宍户,凤!”
宍户亮和凤长太郎上场。宍户的耐力出色,冲刺顽强,但坡度的确带来了巨大困难,他的回球虽然拼劲十足,但精准度下降。凤长太郎在坡顶的发球和喂球力量十足,但也给宍户的接球增加了难度。两人配合,更多是靠意志力在支撑。
“第三组,日吉,慈郎!”
这一组形成了鲜明对比。日吉若将这次训练视为对古流武术下盘力量的绝佳磨练,他冲刺时步伐诡异而稳定,即使在极度疲劳下,回球也带着一股狠劲,试图“以下克上”地反击坡顶的慈郎。而慈郎……则状况百出。他迷迷糊糊地站在坡顶,发球软绵绵,喂球也漫不经心,有时甚至打出了毫无威胁的“糖果球”,让全力冲刺上来的日吉若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郁闷感。
“慈郎!认真点!”迹部呵斥。
“zzZ……哦……”慈郎揉揉眼睛,稍微认真了些,打出的球变得飘忽不定,反而让日吉若更难判断。在一次折返中,慈郎似乎真的有点进入“睡眠状态”,打出了一记看似随意、落地后却带着强烈侧旋的短球,让已经冲到坡顶的日吉若狼狈地滑步去救,虽然勉强救到,但动作极其难看。
“噗……”场边的向日忍不住笑出声。
日吉若黑着脸,瞪着又开始打哈欠的慈郎,眼神更加凶狠了。
“最后一组,凌羽,桦地!”迹部看向凌羽真,眼神中带着审视和期待。
凌羽真平静地拿起球拍,走向坡底。桦地崇弘则沉默地站上坡顶。
训练开始。桦地在坡顶打出的球势大力沉,如同炮弹。凌羽真在坡底启动,他的冲刺动作并不像日吉那样充满爆发力,也不像宍户那样纯粹靠毅力,而是有一种独特的、高效的流畅感。他巧妙利用坡度的变化,控制着呼吸和步频,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第一次冲刺上坡,呼吸已经变得急促,腿部肌肉酸胀。桦地的重炮球迎面而来。凌羽真眼神专注,在身体尚未完全站稳的瞬间,通过极佳的核心力量稳住上身,手腕微调,一记精准的切削球,将球的力道卸掉,回出一个又低又平的球,落在桦地脚下附近。
“哦?”迹部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在这种极端条件下,还能保持如此冷静的处理和精准的控制力。
第二次,第三次……凌羽真每一次冲刺后的击球,都显示出惊人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他不再追求力量,而是用角度、旋转和落点来弥补体能的下降。他甚至开始尝试利用斜坡的特性,打出一些上旋球,让球过网后下坠更急,给坡顶的桦地制造麻烦。
“Game,凌羽,桦地,十回合练习结束!”迹部宣布。凌羽真虽然也浑身大汗,呼吸粗重,但眼神依旧清明,身体控制力明显优于其他人。
“怪物……”向日看着只是微微喘气的凌羽真,小声嘀咕。
“惊人的身体控制和意志力。”忍足记录着数据。
“以下克上……需要更强的体能和技巧。”日吉若紧握拳头。
迹部走到场地中央,环视着气喘吁吁的队员们:“啊嗯?这就到极限了?斜坡,不过是增加了些许难度。真正的比赛,环境、体力、压力,远比这复杂!凌羽的表现,你们看到了?在逆境中,技术、头脑和意志,比盲目的力量更重要!休息十分钟,然后进行斜坡上的截击反应训练!”
队员们或坐或躺,大口喝着功能饮料,感受着肌肉的酸痛和肺部的灼烧感。山坡训练的痛苦是真实的,但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不服输的光芒。他们知道,这种超越常规的磨练,正是通往更高舞台的阶梯。